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或就业见习,享受一定的补贴,有自主创业愿望的还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面对如此优厚的失业登记政策,响应者却寥寥。
登记者不多
太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指导处工作人员介绍,从2006年开始,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国家出台了为暂时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办理失业登记的政策,经登记的毕业生可在申请小额贷款、参加就业培训等方面得到一些扶持。然而两年过去了,全市申请办理失业登记的大学毕业生只有2000多人,今年1月份以来,到迎泽区办理登记失业的毕业生只有两三人。
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从2006年开始登记到去年年底,全省共有7943名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而从去年全省高校毕业生的统计可以看出:去年,全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3.9万余人,就业率为62%左右。这意味着,去年就有近5万名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照此推算,办理登记的占不到一成。
宁做待业者
刚出校门,就领取失业证明、接受就业援助,对于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骄子”来说很不好接受。对此,频繁进出各个招聘会的小王说,大学毕业半年来,虽然还没找到工作,但自己宁愿多赶几个场,也不想去登记。“办失业登记、领低保金?!根本想都没有想过,要是让朋友们知道了,肯定会笑话我的!再说了,未就业也只是暂时的,肯定会找到合适工作的。”
“肯定不去,登记了岂不是成了‘失业人员’了吗。”对于这个保障措施,毕业后一直在“漂泊”的小李并不看好。他认为:“为了供自己上大学,家里花了那么多钱,念了四年去登记失业,那别人会怎么看啊。”家住下元的大学毕业生小赵坦言,一旦办理了失业登记,社会就把我看做一个失业人员,失业和待就业是两个概念,我宁可做一个待业人员,也不愿意做一个失业人员。
优惠得不够
“我觉得失业登记政策还不够优惠,比如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还需要报创业项目,不是每个登记了的毕业生都能申请到。”山西大学的小帅去年曾经考虑登记,但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他认为,登记失业的大学生不多,除了对这项优惠政策了解不够,也觉得对下一步找工作没有多大实际帮助,倒不如多参加一些招聘会。
一位家长表示,自家孩子刚毕业就跨入“失业”行列,不好接受。
应转变观念
记者在部分高校走访时,许多毕业班学生表示,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政策。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失业登记没有多大用处,所谓就业培训、小额贷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同时,不愿接受“失业”的字眼。“高校毕业生应该尽量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失业登记。”省心理咨询师协会高青副秘书长表示,在求职过程中,政府给予的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而且,在街道或社区登记失业后,会多一条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魏薇 申毅敏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