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第四届MBA成就奖颁奖盛典文字实录(二)

第四届MBA成就奖颁奖盛典文字实录(二)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3-24

  为了不辱我们的使命,培养上我们突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招生。招生中笔试是一部分,光华最早采用面试来决定MBA录取的院校。为什么要通过面试呢?通过笔试可以看到你的学习能力,能力看到你的牵制,但适不适合做领袖,有未来商业领袖的潜质,我们只有个通过广泛沟通才能确认。我们招生时给一个明确的信号,什么样的学生可以进来。什么样的学生可以进光华呢?有理想、有抱负,愿意做一番事业的人,但要有比较好的社会责任干,不要唯利是图。当然,作为商人来讲,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中国有句古话:君子爱才取得有道,所以我们筛选时会采用这集中方法,通过推荐信、个人陈述,过去个人经历做一个辨别,同时通过面试做一个判别。

  我们招生时强调你的背景,包括职业背景(过去做过的事情,这个事情你做得怎么样)、教育背景(在什么学校读的什么书)、专业,未来作为商界领袖来讲必备的素质,包括过去学生的活动,能表现学生品质的东西我们都很在意。

  招生时,我们还特别强调,给更多有经验的同学,由于你没有考试我们给更多的机会,我们采用A线制和B线制,A线是你够一定分数我们给你一个资格,在此之下我们跨一个比较大的分数段,根据你的背景、陈述发现缺乏不错的同学,给你一个格外的面试机会。这是B线。几年下来我们发现A线、B线对我们挑选人才有很大的帮助。招生角度讲,我们把具有领导潜质的人才招进来。从培养的角度来讲,我们试图把教学方案和计划,与时俱进进行一些改进。早期进来的东西,基本按照美国的模式拷贝下来的。所以过去的课程基本上是国外的教材翻译版,老师照本宣科给学生灌输。最近我们发现这些办法对学生,尤其对培养商界领袖来讲有局限性。进到商学院不光是学到知识,而是我们希望能给你营造一种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你有机会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我们之前给你一些东西做准备,上课给你一些充分的参与时间,课后有充分的时间参与研究的项目、案例分析、案例写作等等。

  第二,我们给同学建立很好的平台,同学进来之后可以由很好的交流平台和交流机会。我们把同学和过去的校友之间建立联系,同学建立了很多学生自己的团体,比如说我们有房地产协会,同学组织的投资协会等等各种各样的协会,把过去在这个领域做得不错的同学请回来,甚至把MBA过去的做得不错的校友给MBA学员担任辅导员,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同学之间,同学和校友之间,不同学科的同学,MBA和本科生、博士生、硕士生广泛的联系,让学生在学校期间能有很好的机会可以互相学习。

  当然,在北大的同学有一个更深切的体会就是我们有一个所谓“第二课堂”。你到北大看到的讲座,每天的讲座不下十场,你有很多机会了解你原来并不知道的领域,现在在MBA系列里,我们除了开设和企业高管之间的讲座,我们还准备开设一些人文方面的讲座。北大之所以是北大,是因为它有很强的学科,很深的背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会有一批大师在那儿,我们会把这些人的力量发掘出来,给同学提供机会,让同学在短暂的两年时间内,让他们与高人相处,让高人请教他们学了多少年的经验和感悟,让同学达到很好的训练。当然,训练不单纯是上课,还包括方方面面的事情。

  第三,我们对学生的出口,我们会给各种各样的帮助。第一个帮助是职业服务,我们是全国设立职业服务最早的学校。职业服务可以让全日制同学和其它项目同学有比较多的机会和企业界,从实习招聘到工作招聘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今年暑假我们同学平均年薪约15万。这是我们很好的开局。

  在这个基础上,除了把你推出门,找到比较不错的起点,我们还有终身的校友网络关系,我们会定期通过校友会和同学沟通,通过校友网络帮助你不断往前走。这一点北大同学应该有体会。如果你还没有和我们的校友联络,为了你以后更好的发展,我希望你抓紧联系,我们会给同学终身的校友帐号。现在的同学从毕业开始,我们把你从毕业生转成校友,你有终身的信箱,我们会通过终身信箱和你保持联系,如果你有什么事情,需要向学校反映我们可以帮助你,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其它校友给你提供机会。我们还会定期组织校友返校或者请你回去和在校的同学做深入的交流。

  我们想通过这些方式,招生、严格的培养到把你送出去(出口)让你不断成长。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借助北大的品牌,借助北京大学一百多年的积累,借助我们到目前为止十几届校友的网络,借助同学子自身的能力和同学不断的努力,我们希望未来从光华毕业的学生能更多成为商业领袖。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姜教授,接下来有请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郭雪萌女士为我们做精彩的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构建全球的MBA教育”。有请郭院长!

  郭雪萌:各位MBA的精英们,各位从事MBA教育的我的同事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站在这里代表北京交通大学阐述我们关于MBA教育的一点观点。

  正像刚才张夕勇同学说的,MBA教育在中国经历了从起不到很热到大家很理性地考虑这个问题,不能完全叫理性,是有失偏颇的考虑MBA教育问题。目前MBA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存在着和市场的匹配问题。有一些障碍在哪儿呢?症结在哪儿?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MBA教育理念?发展什么样的MBA教育?发展什么样的MBA教育平台?这都是MBA教育者,MBA学员,甚至MBA使用者应该综合考虑的问题。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随着宏观经济不断完善,宏观或者微观层面上的制度安排日益合理。中国的市场仍然对MBA教育存在大量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目前对MBA的培养,与美国、日本、英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不光是培养体系、教育质量、教育理念上的差距,从最基础的、低层面上的比较,毕业生人数以及市场对MBA需求人数上都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甚至我们和韩国、印度这样的国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还有非常大的MBA教育市场扩展的潜力和空间。

  中国的MBA教育市场需求特点是一个高速成长的个性化市场,在这样的前提下,市场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同时,也愿意为这样的MBA人才付出努力。供给方来讲,高等院校对MBA培养在市场大量需求刺激下,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开发MBA教育市场,形成目前相对繁荣的MBA教育市场。但要维持这种繁荣市场的关键,提供方(高等院校)对MBA人才是否能满足企业高质量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MBA教育发展存在着潜在危机,只有结合潜在的发展需求,从各个不同方面不断创新,创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培养机制才有可能使中国的MBA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以及结合北京交通大学MBA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国目前MBA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MBA教育管理者、师资队伍、学生这几方面的利益有关体共同构成的MBA人教育平台。这个平台现在还不能够与市场,与各个产业达成良性的互动机制。也就是我国的MBA障碍存在于MBA教育体系、内在的资源配置和市场经济体制、产业发展的需求相互脱节。

  针对这个问题,在北京交通大学MBA教育培养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中,除了日常工作,也研究了MBA教育的管理机制。我们提出了“MBA人”的概念,它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基本是由MBA管理者、MBA教师、MBA学生三者之间成功搭建起来的有机综合平台,这三方缺一不可。这个MBA综合平台构筑的是全世界对MBA培养的关注。

  广义而言,“MBA人”还包括了市场经济中的需求者,国内外关注和从事MBA教育的主体,甚至还包括了在座各位的媒体朋友、企业家、政府官员,我们更可以细化到MBA学员的家庭。“MBA人”平台是由上述我所说到的综合教育体系。MBA人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

  从模式、形态上理解,“MBA人”的教育平台是全新理念下的组织结构;是全新的资源组织方式,是对市场资源、MBA管理资源、师资资源、学生资源等等这些内外部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MBA内在需要与行业需求为指导,整合优化MBA教育管理队伍和师资资源,需要培养激励、创新、动态培养的MBA人才。这是我们对MBA教育的一个全新理解,由于人力资源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结合企业和社会边际效应较高,现在社会重视人力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的需求,教育平台或者我们称为MBA人综合体是非常理想的,能够达成MBA教育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实践的可能。

  “MBA人”在实践方面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MBA人”各个要素的接口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市场、企业、院校以及MBA管理者、师资队伍、学生的整合和再组织。

  第二,建立科学的MBA教育模式,也是教育目标的实现问题。这要从教学模块的设计、课程设置、MBA实习基地、MBA论坛等等实现创新。

  第三,全方位、综合动态的MBA人考核体系,通过一系列考核指标定性或者定量评价我们MBA教育的运行绩效。

  其中,各个要素的相互接口问题是基础和关键。我们之所以说教师对学生有需求,就是MBA学生也是从实践中来,从事过相应的中高级管理工作,教师在授课、培养中就对MBA学生有非常高的心理需求。MBA学生到这里来学习的想法,我已经有这么多的学习经验、市场博弈经验,老师能给我什么?他有很高的需求。市场对MBA的需求是,你有实践教育,你又受过高等教育,能给我带来什么。这两方面不能达成一直这是我们目前MBA教育存在的最关键问题。

  我们结合MBA管理者、师资队伍、学生三个方面的因素,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体制,不断优化校企共建办学模式,在教学管理等方面采取中西结合策略,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教学和管理理念,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在教学、管理和课程设计上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市场服务的宗旨。具体而言,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全社会培养MBA机制上做了如下的探讨。

  MBA管理上实现项目管理制,借鉴西方商学院的管理办法,不断加强教学环节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强化培养过程的管理,形成严格的、系统的保障MBA教育的管理制度。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转变观念,加强服务意识,积极为学生提供服务。管理环节上,结合中国文化特色,针对不同的MBA教育,设置相应的专职人员提供相应的平台,使得管理者的经验放在相关的项目管理上,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MBA管理经历。我们和澳大利亚设置的AMBA,引进国际教师为学生讲解国内先进管理理念,这样能避免很多国内商学院院长遇到的问题,大致的时间限制在行政管理上。由于我们这样的管理机制,使得院长能有更多时间把教学培养当做项目管理方式来运作。

  其次,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加强了师资的培训,我们和国内著名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科研单位建立了经常稳定的教育交流和科技合作的关系,不断公派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做访问学者,到大型企业去实践,使MBA80%任科教师有时间操作经验,或者在国外超过两年学习的经历。这是我们在师资队伍上做的尝试。

  由于我们有这样的师资队伍的培养,使得我们的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双语教学和英文原版教材使用。在MBA学生方面,由于有利益上的驱动,使得MBA教育市场有鱼龙混杂的现象出现。这不免会造成企业对MBA学生含金量提出置疑。这种因素的形成是多因素的,主要是教育市场的不规范和学生背景的复杂。

  学生来读MBA有希望获得收益上的回报,比如说职位,薪金等等,这种预期过高,没有把它当做职业发展的提升渠道。

  我们在对MBA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多采用市场需求的不同模块的划分,比如说我们有金融工程、物流,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专业在全国评估中排在第一位,我们强制优势学科和特色,模块划分增加了物流模块,相应突出我们的专业特色,以适应学生对于将来就业或者再就业的专业背景需求特色。

  经过了15年的努力,北京交通大学MBA教育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在近期排行上,比方说世界最具影响力的MBA排行上,我们学院的MBA教育荣登中国最具影响力的MBA排行第15名。在2004年首届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的EMBA排名中我们学校名列第13名。这和我们多年对MBA教育的不断努力,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分不开,也和社会各界,包括媒体、MBA教育管理者,MBA教育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支持和关怀分不开。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在今后的教育中能够更加凸显全社会、全方位对MBA培养教育理念,把我们MBA教育乃至中国MBA教育推向更新的高度。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郭院长的精彩演讲,接下来为我们演讲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BA中心主任赵贞女士,她演讲的题目是“高品质MBA教育打造商业领袖”。有请!

  赵贞: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MBA中心主任赵贞,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样的活动。也体现我们可以看到MBA教育的蒸蒸日上。MBA成就奖到今年已经第四届了,很多学校都榜上有名,我很高兴又看到MBA的毕业生。感谢主办方为MBA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做了这么多工作。

  作为商学院,他是培养商界精英的摇篮,我们的责任就是使我们的学生更加优秀,做到这一点,我想高质量的教育品质成为打造商界精英最重要的条件。我今天想从商学院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其实有远见的商学院院长们都已经认识到未来商学院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教育品质、教育上。中国的MBA教育、商学院竞争还体现在学校品牌竞争之上,MBA品牌和商学院品牌在很多情况下都被淹没在学校品牌之下。从长远来看,这个项目和商学院品牌最终决定着他的教育品质。

  高质量教育品质上有几点跟大家分享:

  作为商学院需要有高远的目标,有愿景,有信心。作为我们商学院,我们始终以一流的标准要求自己,有了这样的目标,我们就设立了这样的标准,师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活动是否是一流的标准之下,很容易看到我们的差距,并且得到改进。除此之外,保持高质量的教育品质,我们主要靠制度解决问题,这里主要指用人制度和考核制度。我们商学院院长张新民(音)教授说过用人要用生产力标准,谁的能力强就用谁,不能因私废公。保持这样的标准,在商学院培养良好风气,能者上、平者下,庸者废。设立统一的标准非常重要。我有很深的体会,在我们学院对我们的教师、管理人员都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考核标准,在我们每学期末都有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工作人员80分以下,就是良好以下的工作人员将不再聘用,这套制度实行了很多年,也成为保证我们高质量教育品质的非常有效的制度。

  除了教育品质之外,我们还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MBA教育到底能给学员提供什么,近十年来,西方的教育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去年年初伦敦商学院的院长和哈佛商学院的院长在北京高校做了这样的演讲,演讲中不约而同提到的文化,MBA教育到底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这两位是西方MBA教育的代表,很巧他们把MBA教育分为三个层次:

  1、基础层面,就是知识层面。

  2、技能层面。

  3、人格和认知教育。

  知识告诉我们什么是什么,技能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人格层次我想就是帮助我们学生认识这个世界,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认识别人。我想延伸出去有很多的内容,告诉他们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快乐,为什么感到悲伤和无奈。认知层次更多是让学生能够快乐生活,能够快速地接受和融入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

  事实上,我一直在想我们的学院在以前更加重视前两个层面的教育,对于第三个层面的教育近乎于空白。我们现在也在这个层面上做思考,这不是我们工商管理教育问题,而是全世界工商管理教育思考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MBA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员能够快乐的生活,在此基础上能够努力,有所成就,我也愿意与大家共勉,让我们拥有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主持人:感谢赵贞女士,下面有请《IT经济世界》副主编胡明沛先生,他演讲的主题是:企业创新的管理基础和MBA的作为。

  胡明沛:大家好,来这儿是向今天或者以往各届获得各个奖项的优秀MBA毕业生表示祝贺的,我作为媒体人,从事商业管理媒体十几年,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应主办方的要求和大家进行分享。因为时间有限,很多地方说起来可能有失偏颇。

  刚才交流时,我看到很多获奖者已经是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CEO,非常优秀,已经获得非常好的成果。在座各位还有商学院的院长、教授,我说的不是的地方请大家批评。

  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人口多么丰富,人才总是稀缺的,能够持续创新,能够持续推动企业获得创新成果的管理团队更是稀缺的。《IT经济世界》是商业管理媒体,我们在十年时间里一直在研究企业,我们的目的就是推动中国管理企业的进步,这和商学院,和今天主办这个活动的机构目标是一致的,大家都非常关注企业的成长,企业的管理进步和企业里人的成长。

  《IT经济世界》非常关注企业的创新。创新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关键的事,《IT经济世界》长期关注企业的创新。我们报道了很多中国企业和在中国这片市场上经营、发展的企业,他们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在我们杂志上都有所传播。如果大家没有看过这本杂志,我建议大家去买一本或者订一本来看看。

  这是我们从2006年开始和清华企业创新中心做的中国企业杰出创新评选的活动。我们这届的评选主题是,贯穿企业发展生命周期各个过程中,企业都可以获得创新的成果。比如说在高速成长阶段,我们去年获奖的企业有如家,博乐尼,走向优秀阶段,有好孩子、烟台万华(36.85,-0.64,-1.71%,进入该吧)这样的企业,下一个阶段有招行、创维集团、摩托罗拉这样的企业。我们抓住企业在创新中的某一个特别突出的成果,分析他们的创新。今年我们刚刚发布了2006年的企业创新。我们从“创新使企业获得持续成长”的主题下展开的,我们做了这样的总结,有些企业通过创新使企业获得了蓝色竞争力,比如说BPG,卖衬衫最大的就是雅戈尔(21.64,0.29,1.36%,进入该吧),它也做得非常好,但像BPG这样的才两年的公司,加上全部的Call Center,席位不足500人的企业今年做到了20亿以上的人格。另外,通过局部突破成就相对竞争优势。战略企业像展迅,展迅在手机芯片有突出成就,全世界就几家,他抓住了中国3G TD—SCDMA崛起的契机。还有中兴手机、银联,银联现在成为银行业的第四大。我们有一套管理方法和手段,使企业的创新能够持续和有效。这些企业的创新对中国市场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现在有很多名词很时髦,大家谈论的也很多,企业创新听起来没有那么好听,这中间需要很多的工作要做,我们到企业跟企业的精英管理者进行交流,他们表达了这样的感触。每一个企业通过不断创新,进行不断变革,在不断变革中获得自身持续成长。我们企业为什么杰出,为什么优秀呢?可以看出,他们首先是创新的收获者,获得了很好的回报;他们是创新的实践者,经历了创新的过程,使创新不断进展;他们是创新的思想者和创新的传播者。

  企业的创新需要非常深厚的管理基础。创新需要融入企业的战略之中,创新要融入企业的文化当中,包括个体、组织要不断培育创造力。要融入企业的运营之中,就是注重实施和执行。

  在企业创新话题上,内部管理重于外部环境。这么说是基于我们和很多企业沟通过程中的体会:

  首先,这些企业都非常重视创新文化的传播,企业要做创新,要在企业里面做动员,让企业上下一体。

  第二,重视创新组织的建设。企业要做创新,如果没有组织管理方面的规范和有效,往往在很多阶段都可能会失败。

  第三,重视创新系统创新。创新本身有方法,创新的方式、方法和方向,要在各个方面不断做研究和调整。

  第四,重视创新绩效管理。很多企业通过创新获得新的市场地位,或者获得了很好的财务回报。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第四届MBA成就奖颁奖盛典文字实录(二)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