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部2007年第7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2007年第7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3-22
  议程:一、请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介绍一年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2007年教师节活动有关安排;二、请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介绍2007年全国教育系统奖励表彰工作有关情况;三、请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杨志坚同志介绍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情况;四、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领导: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杨志坚  

    发布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收看中国教育电视台直播的广大观众朋友们,收看人民网、中国政府网新闻网、中国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和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直播的广大网民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并且在全国各地通过电视、通过网站收看、关注着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是教育部今年第8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例行的新闻发布会应该每个月25号下午3点与大家见面,这个月25号是周六,为了不打扰大家的休息,我们就推迟到了周一,就是今天下午来举行。  

  想一下,上次和大家见面的时间是7月的例行发布会,已经一个月有余了。由于这段时间也是北京最热、最难熬的季节,所以尽管特别想和大家见面,但是还是采取了通过网上小范围发布等形式,来发布教育部这一个月以来的有关政策和信息。说特别想念大家是真话,因为几年前第一次主持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心里确实特别的紧张,从心里来说也特别不情愿,因为我不知道大家要问一些什么问题,心里没有底儿。几年下来,我自己感觉锻炼成长了,另外在这几年的经历当中,深深感到新闻发布会这种形式确实像国务院新闻办领导同志所说,有覆盖面最广、受众人最多、直接性最强、宣传效果最好的特点。

  几年下来,教育部举行了100多场各种类型的新闻发布会,我觉得每一次参与、主持或者发布各种新闻,都像是一场老朋友的聚会,也像是教育政策信息的一次传播会,当然,更像是媒体与官员的见面会。所以,刚才说特别想大家是真的。

  有一天我看到一篇评论特别有意思,说"王旭明哪儿来的那么大自信心"。这篇评论又指出我的一个让记者回答问题的手势,说这种手势和样子,像杜鹃山里党代表的形象。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自信心确实是有,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自信心?我想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要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特别是通过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制度实现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要求。大家知道,明年5月1日起《国家信息公开条例》将正式实施,我想通过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来贯彻《国家信息公开条例》,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第二,来自教育部党组和教育部所有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中外发言人从来不是孤立的,在他们背后都有强大的支撑部门。作为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我最强大的支撑后盾就是教育部党组和教育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大家看到,今天主席台上来了三位非常重量级的人物,一位是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一位是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一位是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杨志坚。他们是我作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坚强后盾之一。当然,第三来自新闻界的广大朋友们的理解支持。没有大家热情参会、提问、报道以及各种形式的鼓与呼,新闻发言人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人喝彩。在这里,我深深地感谢大家。 

  今天是8月27日,新的学期即将开始,所以我们首先利用这次新闻发布会的机会,向全国即将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学习的学生们,或者即将进入新的年级,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的学生们送上祝福,祝同学们思想好、学习进步、身体强健。同时向老师、家长及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敬意,大家付出了辛苦,我们的孩子又长了一岁,又将开始新学期的学习。 

  说到学生,在开学之初有两类情况:一类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上大学。大家知道,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迈入新校门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我们就此召开了多次新闻发布会,就有关政策向大家做解释。大家也知道,教育部在8月15日到9月15日这一个月开通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热线电话,为了让大家记住,我再重复一下:010-66097980。这部电话开通以来,受到了家长、学生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热烈响应,开通以来到上一个礼拜三,一周的时间里,值班人员共记录了1000多个有实质内容的电话。从这1000多个电话记录的内容来看,反映学校没有按照要求或者没有落实好政策的投诉电话有248个,占24.8%。相比去年同期的数字,就是我们今年开通电话一周和去年开通电话一周的同期相比,去年同期是390个,占46.2%,相比之下今年这方面的咨询还是下降了一些。另外资助政策咨询电话有478个,占74.8%。同时,在电话里面反映各种问题,没有落实好资助政策的有248个电话;反映学校没有寄送政策材料或者没有随着录取通知书加入高等学校资助政策的有136个,占54%左右;反映学校没有落实好助学贷款政策的有101个,占40%左右。反映学校没有开通绿色通道和其他资助政策的有11个,占4%左右。

  对这些电话和反映的问题,我们教育部有关部门都采取了各种方式,及时把问题通知了有关部门加以解决。我们对咨询电话的处理是,首先有关部门对咨询政策耐心宣传和解释,使学生和家长消除对经济困难的顾虑,动员学生按时报到入学。同时,对投诉电话的处理,教育部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教育部所属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投诉处理工作的通知》,专门就如何处理投诉问题向各个高校发了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部属高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特别是按照分级负责、对口办理,谁负责、谁主管的办法积极协调,认真核实。要做到对所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坚决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教育部有关部门每隔三到五个工作日将一般性的投诉问题传送给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校,要求这些部门在一周内对所反映的问题处理完毕。对于紧急性投诉问题,比如学校没有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绿色通道为学生及时办理报到手续,这个时候教育部有关部门会立即联系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校,要求这些学校立即处理,按照绿色通道的要求不得拖延,不得延误给学生报到的时间。目前第一批248个投诉电话,已经在23日前转给各级资助中心和各部属高校。

  教育部现在已经抽出15个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24小时昼夜值班。所以,希望所有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和我们及时沟通,加强这方面的联系。同时,我们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专门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这个过去是没有的,我们今年在8月初下达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成立县一级资助困难学生的机构。这个机构主要负责完成生源地学生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学生助学贷款后的管理工作,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助学管理工作和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等等,采取这样一些新的措施,积极推进了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的落实。 

  据我了解,各地都有了非常多的好经验和做法,来推进这项工作。比如说河南省今年应计划发放国家助学贷款6亿元,凡是在河南就读的本科生和专科生、研究生和第二学位的困难学生都可以获得国家贷款;每个学生贷款总金额可以达到6000元。辽宁省30所公办高等学校都成立了由学校主管领导任组长的学生助学贷款工作组。甘肃省把解决生源地贷款作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一个重要补充,截至去年年底甘肃全省已经发放国家助学贷款7个亿资助困难学生。浙江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他们把国家政策宣传延伸到了高中,就是关于在高中生当中做好高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宣传工作。很多记者在采访报道当中反映了这个问题,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大学这个层面没有问题,但是很多学生在高中的时候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政策,所以他们在高三毕业的时候,考上大学就常常因为经济上的问题而发愁,因为他们不知道有这个政策。所以,浙江省把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延伸到高中,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大连市除了国家资助政策以外,还专门由市财政拨了近300万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部很多直属高校也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等。中南大学的做法特别的值得提倡,他们采取的措施不仅帮助贫困大学生入学,还采取一系列的方式确保大学生上好学,而且上学以后可以就业,他们一条龙式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经验和做法尤其好。另外,中国矿业大学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的工作机制实现了百分之百的目标。特别是南京师范大学,把资助工作和育人更好地结合起来。

  最近有一个讨论,有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好心人资助以后,没有去报答、没有报恩,有些好心人断绝了对他们的资助,很多媒体进行了讨论。我说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的教育功能最为明显,效果也是最好的,我觉得这些学校资助困难学生的一系列做法会充分地说明这一点。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教育部2007年第7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