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45
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6年老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3年新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 企业生产经营的四要素是人力、物力、财力和__________。
2. 企业的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和__________合称企业三大经济核算。
3. 按企业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统计报表制度与__________。
4. 劳务产品是与__________相对应的产品。
5. 农业标准实物量的传统约定俗成的名称是__________。
6. 企业总产出的价值构成是__________。
7. 企业货运总产值是企业在报告期通过货物运输追加到__________中去的价值。
8. 企业农业总产值采用__________计算。
9. 衡量产品质量水平高低的基本依据是__________。
10. 企业制品可分为合格品、废品和__________。
11. 企业劳动力数量指标一般有两类,即期末人数和__________。
12. 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每道工序规定所消耗的劳动时间称为__________。
13. 反映原材料储备的周转速度有周转次数和__________两种。
14. 固定资产总量计价方式有三种,即按原始价值计价,按净值计价和按_______计价。
15. 净流动资产=流动资产-__________。
16. 企业建设过程的投资效益指标包括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建设阶段投资占用期和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简称为( )。
A. SNA B. MPS
C. GDP D. GNP
2. 下列各项属于经济存量的有( )。
A.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B. 产出量
C. 劳动报酬
D. 折旧投入
3. 商业部门向其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商品称为( )。
A. 国内纯销售 B. 国内总销售
C. 商品调出 D. 供应出口
4. 建筑业总产值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
A. 企业法 B. 产品法
C. 收入法 D. 支出法
5. 计算品种计划完成程度指标须遵循的原则是( )。
A. 不抵补原则 B. 计划性原则
C. 市场原则 D. 可比性原则
6. 下列指标中用于反映经营质量的统计指标有( )。
A. 品级率 B. 废品损失率
C. 产品质量分 D. 平均等级
7. 可用于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统计指标有( )。
A. 合格率 B. 废品率
C. 返修率 D. 品级率
8. 能够比较精确反映工人实际用于生产活动上的劳动时间总量的指标是( )。
A.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B.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
C. 实际工作工日数
D. 实际工作工时数
9. 月劳动生产率与日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
A. 月劳动生产率等于日劳动生产率乘时劳动生产率
B. 月劳动生产率等于季劳动生产率减去日劳动生产率
C. 月劳动生产率等于日劳动生产率与实际工作月平均长度的乘积
D. 月劳动生产率等于日劳动生产率与实际工作日平均长度的乘积
10. 下列各项中,不计入职工工资总额的是( )。
A. 津贴 B. 奖金
C. 劳保福利 D. 加班加点工资
11. 企业原材料消费量与企业原材料消耗量的关系是( )。
A. 企业原材料总消费量大于企业原材料总消耗量
B. 企业原材料总消费量小于企业原材料总消耗量
C. 企业原材料总消费量就是企业原材料总消耗量
D. 企业原材料总消费量可能大于也可小于企业原材料总消耗量
12. 原材料周转次数指标的分母为报告期( )。
A. 日历天数 B. 原材料定额储备量
C. 原材料平均库存量 D. 原材料消费量
13. 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指标的分子是( )。
A. 年初生产能力 B. 年末生产能力
C. 年平均生产能力 D. 本年实际产量
14. 为考察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可使用的指标是( )。
A. 流动比率 B. 速动比率
C. 资产负债比率 D. 货币资产比率
15. 反映活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是( )。
A. 资金利税率 B. 劳动生产率
C. 成本费用利税率 D. 单位生产能力投资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企业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费用包括( )。
A. 退休退职费
B. 医疗生活费
C. 农副业生产补贴
D. 职工的文娱、体育、宣传经费
E. 津贴
2. 企业原材料储备定额包括( )。
A. 期初储备定额
B. 经常储备定额
C. 保险储备定额
D. 季节性储备定额
E. 期末储备定额
3. 反映生产设备数量利用的指标有( )。
A. 现有设备使用率
B. 现有设备安装率
C. 已安装设备完好率
D. 完好设备使用率
E. 设备作业率
4. 企业流动资产包括( )。
A. 现金和银行存款
B. 长期投资
C. 在建工程
D. 短期投资
E. 存货
5. 反映物化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有( )。
A. 原材料利用率
B. 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
C. 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产值
D. 生产净值率
E. 成本费用利税率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 国民核算
2. 能源
3. 固定资产投资额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企业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 企业产值指标的统计原则是什么?
3. 统计中反映产品品种的主要统计指标有哪些?
4. 企业期间费用及其构成是什么?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某工业企业2001年生产成品的价值为1200万元,对外工业性加工收入80万元,企业自产半成品,在产品年初结存价值为500万元,年末结存价值为550万元。该企业同期固定资产折旧为32万元,劳动者报酬240万元,生产税净额120万元,营业盈余150万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企业2001年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工业中间消耗。
2. 某市2001年职工平均工资为12848元,比上年平均工资增加1168元,当年职工生活费价格指数为102.3%,试计算该市2001年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平均货币工资指数和实际工资指数。(保留两位小数)
3. 某机床厂2001年生产某种机床1000台,实际消耗钢材100吨,该厂钢材单耗定额为0.11吨/台,根据上述数据,要求计算:(1)单耗定额指数;(2)单耗降低所引起的钢材节约量;(3)单耗降低可实现的产品(机床)生产增长量。(保留二位小数)
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企业经济运行的内部条件包括人力要素、物力要素、财力要素和__________。
2.企业经济统计分析包括生产经营条件的分析、生产经营过程分析和__________的分析。
3.企业产品劳动量指标=报告期合格品产量×__________。
4.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原则上采用__________法计算。
5.工序能力指数是指技术要求或产品__________与工序能力(B)的比值,一般用CP表示。
6.劳动生产率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以用__________来表示,或用单位劳动成果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7.企业原材料总消耗量是以__________为对象计算的。
8.劳动技术装备程度统计指标其分子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计算,分母在实行轮班制工作的企业,采用__________计算。
9.企业利润总额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10.综合评价企业效益的指标是资金利税率,其指标分解式为:资金利税率=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企业的三大经济核算不包括( )。
A.统计核算 B.会计核算
C.业务技术核算 D.国民经济核算
2.企业经济活动条件指标体系是( )。
A.各种占用存量指标
B.物化劳动消耗指标
C.活劳动消耗指标
D.综合投入流量指标
3.下列哪种形式中所记载的资料不是原始记录?( )
A.个人生产记录表 B.领料单
C.产品入库单 D.生产日报
4.标准实物量折算方法不包括( )。
A.按产品价值的高低折算
B.按产品使用价值的高低折算
C.按产品耗用劳动量的多少折算
D.按单位产品消耗原材料的多少折算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产品实物量指标反映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B.企业产品劳动量指标不能直接用于企业之间的横向对比
C.企业产品标准实物量指标能综合反映不同类产品的总量
D.企业产品价值量指标能综合汇总不同类产品的总量、便于企业间的对比
6.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内容不包括( )。
A.生产成品价值
B.本期对外加工费收入
C.本期对外卖出废品的收入
D.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差额价值
7.企业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中不包括( )。
A.企业本期商品流通费用 B.本期应纳税金
C.本期应得利润 D.本期对外支付的运输费和邮电费
8.反映企业生产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不包括( )。
A.一等品率 B.合格率
C.废品率 D.返修率
9.全年合同交货量不包括( )。
A.本年订货的供货数
B.上年结转在本年的供货数
C.上年及以前合同任务本年实际完成供货数
D.本年预交下年合同数
10.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工资总额指数=平均工资指数×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
B.工资总额指数=平均工资指数×劳动力指数
C.工资总额指数=平均工资结构影响指数×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
D.平均工资可变指数=平均工资指数×劳动力指数
11.原材料周转次数指标的分母为报告期( )。
A.原材料消费量 B.日历日数
C.定额储备天数 D.平均库存量
12.企业原材料储备定额不包括( )。
A.经常储备定额 B.在途储备定额
C.保险储备定额 D.季节性储备定额
13.固定资产总量统计,采用的计价方式不包括( )。
A.按原始价值计价 B.按净值计价
C.按可比价值计价 D.按重置价值计价
14.企业的期间费用不包括( )。
A.间接费用 B.营业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15.经济效益用公式表示为( )。
A.经济效益=经济效果+经济效用
B.经济效益=经济效果÷经济效用
C.经济效益=经济效果×经济效用
D.经济效益=经济效果-经济效用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企业统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 )。
A.企业经济活动条件统计 B.企业投入统计 C.企业产出统计
D.企业经济效益统计 E.企业综合统计
2.原始记录的设置原则是( )。
A.满足统计、会计和业务三种核算的需要
B.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应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状况
C.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相结合,成为管理制度中的组成部分
D.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
E.准确、及时、全面、系统
3.产品实物量计量单位有( )。
A.劳动时间单位 B.货币单位 C.自然单位
D.度量衡单位 E.复合单位
4.企业原材料消耗总量包括( )。
A.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
B.次品所消耗的原材料
C.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性损耗
D.生产过程中的边角余料
E.废品所消耗的原材料
5.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有( )。
A.综合指数法 B.综合指标评价法 C.评分法
D.功效系数法 E.ABC分类法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企业
2.商品流转
3.企业工业生产净值
4.原材料
5.所有者权益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企业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企业产值指标的统计原则有哪些?
3.在我国企业中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的作用有哪些?
4.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统计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按哪三种口径计算?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
1.某工业企业2003年12月有如下资料
产品种类 单价(元) 计划产量(台) 实际产量(台)
甲 50 100 90
乙 40 50 50
丙 30 100 110
丁 70 — 8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1)按品种数计算品种计划完成率。
(2)按产值计算品种计划完成率。
2.某企业报告期和基期的资料如下:
指标 基期 报告期
工业总产值(万元) 300 400
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1000 1000
其中:工人人数(人) 750 8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1)计算该企业基期全员劳动生产率、基期工人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全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工人劳动生产率。
(2)分析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受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和工人占全部职工比重变动的影响。(从相对数上分析)
3.某企业2003年末现有设备为720台,其中已安装设备为684台,完好设备为670台,实际使用设备为615台。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的现有设备使用率、现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使用率指标,并说明各种未被使用设备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