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企业经济效益是满足人们需要的量与劳动消耗之( )
A.比
B.差
C.和
D.乘积
2.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
A.等于发电设备综合利用指标
B.小于发电设备综合利用指标
C.大于发电设备综合利用指标
D.与发电设备综合利用指标没有数量关系
3.用期末固定资产净值除以期末固定资产原值得出的系数是( )
A.固定资产磨损系数
B.固定资产有用系数
C.固定资产更新系数
D.固定资产拆除系数
4.企业生产设备按接近生产程度可分为( )
A.通和设备和专用设备 B.机械设备和热力及化学设备
C.带病运转设备和停机待修设备 D.已装完设备和实际使用设备
5.平均建设工期指标通常只能在( )
A.同行业内部比较 B.不同行业内部比较
C.比较时不受行业限制 D.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6.从能源供应的角度计算的指标称为( )
A.能源消费总量 B.企业收入能源消费量
C.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D.企业能源最终消费量
7.企业原材料最低储备定额等于( )
A.经常储备最高限度 B.经常储备最低限度
C.保险储备 D.季节性储备
8.企业工业增加值的价值构成为( )
A.C+V+M B.C1+V+M
C.C2+V+M D.V+M
9.工业商品产值中不包括( )
A.用订货者来料生产的成品加工价值
B.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C.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的价值
D.用自备原料生产的成品价值
10.增加值指标中不包括( )
A.劳动手段折旧价值 B.劳动对象转移价值
C.必要劳动价值 D.剩余劳动价值
11.在进行建筑工作量计算时,按分部分项工程完成量计算建筑工作量的方法是( )
A.单价法 B.扩大单价法
C.工序比重法 D.部位进度法
12.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划分是根据( )
A.产品的使用价值划分 B.产品的用途划分
C.产品的质量划分 D.产品的表现形态划分
13.下列活动属于非生产性服务的是( )
A.商品经营活动 B.货物运输业活动
C.教育服务 D.对机械设备的修理
14.劳动成果是指企业职工投入劳动所得的成果,包括( )
A.未经开发的农村资源 B.未经开发的天然矿藏
C.外购的机械设备 D.经过加工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品
15.统计调查按调查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
A.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一次性调查与经常性调查
C.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采访法与报告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决定企业生产能力的基本因素有( )
A.设备的数量
B.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
C.单项设备生产能力
D.全年平均生产能力
E.本年新增生产能力
17.原材料储备量( )
A.就是原材料库存量
B.计算以仓库实际库存为准
C.包括盘盈量
D.扣除盘亏量
E.是一个时点指标
18.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
A.分子是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B.分母是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C.是能源产出率的倒数
D.是能源转换率的倒数
E.分母是产值指标
19.下列不作为企业劳动力统计的是( )
A.本企业退休人员
B.本企业付工资的代培人员
C.停薪留职人员
D.参军人员
20.按“工厂法”计算的企业工业总产值( )
A.受物质消耗转移价值的影响
B.受企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
C.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
D.不能确切反映企业生产工作量的变化
E.不能用来反映企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21.下列指标中,用于反映企业生产工作质量的指标有( )
A.合格率 B.废品损失率 C.产品质量分
D.返修率 E.质量损失率
22.企业工业总产值包括( )
A.成品价值
B.本期完成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C.半成品期末期初结存量的差额价值
D.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的差额价值
E.已销售产品的价值
23.企业产品实物量的表示方法有( )
A.原始实物量计算 B.标准实物量计算 C.基期实物量计算
D.报告期实物量计算 E.以上都正确
24.在企业经济统计分析中,对生产条件、过程及成果的分析也就是投入一产出的分析,在产出方面有( )
A.产品产量、产值和品种分析 B.发展规模速度分析 C.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D.产品质量变动分析 E.产品销售预测分析
25.企业资本金很多表现为物质形态,故又称为资产,按它们在生产经营中周期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
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递延资产和其它资产 E.有形资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数量是按______计算的。
27.反映企业劳动占用最综合的指标是企业的______。
28.已安装设备完好率是反映______占交付使用设备的比重。
29.原材料消耗量是以产品为对象计算的,而原材料消费量则是以______为对象计算的。
30.经常储备的数量大小决定于原材料______的长短和平均每日原材料消费量的大小。
31.若原材料利用率定额指数______于100%,则说明原材料利用率提高,节约了原材料。
32.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交货______因未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损失的费用。
33.工业商品产值是指本期生产的可供______并能取得经济收入的产品价值总和。
34.产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不同企业产出成果不同,区别表现在品种、_____和数量方面。
35.原始记录是按照______三种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所做的最初的数字和文字记载。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企业生产能力
37.劳动生产率
38.生产税净额
39.企业生产定额
40.企业新增固定资产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应从哪几方面设置企业经营效益指标?
42.建筑企业建筑材料消耗总量由哪几部分构成?
43.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有什么区别?
44.按“工厂法”计算的企业工业总产值的作用是什么?
45.什么是企业,工业企业与工厂有何区别?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46题10分,47题7分,48题8分,共25分)
46.某企业附属劳动服务公司报告期经营情况如下:(1)销售商品45万元,已销售商品进价总额为19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2800元;(3)工资及奖金支出37500元;(4)运费支出23000元;(5)旅差费支出13680元(其中14%为个人生活补贴);(6)支付保险费280元;(7)邮费支出1800元;其他支出36400元(其中90%为物耗)。试计算其商业总产值,生产净值和增加值。(10分)
47.已知某地区某企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500万元,投资完成额按构成分组如下:
(1)建筑安装工程350万元;
(2)设备购置125万元;
其中:建筑单位管理费4万元;勘察设计费3万元;房屋和牲畜购置费7万元;新建筑单位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5万元;施工单位转移费6万元;
(3)建筑部门未完工程期末期初增加量5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建筑工业总产值。(7分)
48.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指标 上年 本年
企业总产值(按不变价计算) 1800 2000
产品销售收入 1456 1500
定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520 —
又知本年一、二、三、四季度定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分别为516万元、500万元、494万元、490万元。
计算:①本年定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1分)
②上年和本年定额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和天数;(4分)
③上年和本年百元产值占用额流动资金;(2分)
④加速流动资金周转节约金额。(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