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省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产品收益率是产品收益与产品产量之比,可用公式表示为( )。
A.Y/L
B.R/Y
C.C/L
D.Y/C
2.下列不属于互惠交易的情形是( )。
A.所有人都受益
B.部分人受益,但也没有人受损
C.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所受之益不足以补偿受损者之损
D.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所受之益可以足够补偿受损者之损
3.以下关于人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就是指劳动适龄人口
B.人口指有劳动能力的人
C.在我国,人口是指年满16周岁的一切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人
D.人口是全部社会行为的主体
4.人口总量增多,则劳动力资源( )。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5.家庭生产理论认为家务劳动时间属于( )。
A.市场工作时间
B.闲暇时间
C.非市场工作时间
D.有酬工作时间
6.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商品市场价格提高,劳动力需求将( )。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7.以下会抑制企业扩大对劳动力需求的政策是( )。
A.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B.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C.鼓励就业的政策
D.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8.首次尝试有关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测度的西方经济学家是( )。
A.亚当•斯密
B.丹尼森
C.李嘉图
D.索罗
9.关于教育收益率,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
B.高等教育投资成本较高,会导致收益率降低,从而不再接受高等教育
C.如果教育投资的私人和社会收益率低于其他投资的收益率,则说明教育投资过度
D.发达国家的初等教育收益率比发展中国家高
10.如果S表示劳动者主观价值实现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S值为零时,表明劳动者的个人价值得到了完全的实现
B.S值较大时,劳动者个人价值实现率较低,职工趋于流动
C.S值较小时,劳动者主观价值的实现率高,职工趋于稳定
D.在能够自由流动时,劳动者总是遵循S由小变大的流动规律
11.对生产部门来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直接体现在( )的提高上。
A.产量
B.利润
C.利润率
D.工资水平
12.经济学家一般用( )来衡量收入平等程度。
A.恩格尔系数
B.基尼系数
C.工资级差
D.工资等级
13.亚当•斯密认为,在工资契约中,通常是( )。
A.劳动者居于有利地位
B.雇主居于有利地位
C.劳动者与雇主地位相当
D.无法确定何者处于有利地位
14.工会能够从事集体谈判以缔结团体协议,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增强谈判力量,这表明工会的( )。
A.经济性功能
B.政治性功能
C.社会性功能
D.心理性功能
15.一般情况下,个人成为工会会员的需求和他对成为工会会员所得到的净利益的预期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劳动力的质量可以概括为技能、知识、_____________三者的统一。
17.工资率的变化将引起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作用。
18.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时间密集的_____________消费主要发生在早年和晚年。
19.适度增长目标形成的制度基础是财产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分离。
20.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分为_____________和非完全竞争两类。
21.在职培训分为_____________和特殊培训。
22.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在工资增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
23.马克思的工资理论认为,工资在本质上是_____________的价值或价格。
24.就业理论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问题的出现。
25.失业率=失业人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26.劳动力市场歧视产生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偏见、_____________偏见和对垄断权力的追求。
27.集体谈判是指雇主或雇主团体与工会之间为达成关于规定_____________的协议所进行的协商。
28.最低工资法的类型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型和_____________型。
29.失业风险是由于失业而给个人或社会带来的损失,它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又取决于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0.劳动参与率
31.人力资本
32.工资水平
33.劳动力市场歧视
34.最低工资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5.简述等产量线的特征。
36.关于劳动力流动的外部成本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7.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资也是劳动力的价值”?
38.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如何克服需求不足以达到充分就业?
39.简述工会的目标。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0.试论述人力资本的特征。
41.以妇女歧视为例,论述劳动力市场歧视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