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4
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7年老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2年新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决定______与______。
2.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一般面临两种选择,即劳动参与决策与______。
3.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______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4.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成员是否参与劳动,以能否取得______为决策条件。
5.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交点为______的最大值。
6.在固定技术系数的条件下,企业劳动需求的决定根本上取决于______。
7.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其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必须遵循______等于_____的原则。
8.刘易斯的经济增长模型是二元经济发展过程的简单而又准确的描述,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劳动力供给具有______。
9.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存在着重大差别,其表现之一是供给与需求的______。
10.垄断性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包括______和劳动力能力结构的自然特征。
11.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是______。
12.一般说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以______为主要目标。
13.收入政策的措施主要有工资-物价指导线,工资-物价管制和______。
14.职业技术培训投资收益主要表现为经过培训投资而提高的______。
15.劳动力市场卖方垄断的存在,使工资率______,就业______。
16.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社会仍然存在的失业率为______。
17.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供给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 )。
A.相对的
B.绝对的
C.既不相对也不绝对的
D.既相对也绝对的
2.个人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 )。
A.边际替代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
C.工资率 D.利息率
3.无差异曲线较为陡峭的人更加( )。
A.偏好收入 B.偏好闲暇
C.没有偏好 D.不确定
4.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是( )劳动力。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5.与横轴平行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劳动力需求弹性为( )。
A.无弹性 B.无限弹性
C.富有弹性 D.缺乏弹性
6.总互补的两类劳动力的交叉工资弹性( )。
A.小于零 B.等于零
C.大于零 D.不确定
7.工资率下降时,长期劳动力需求比短期需求( )。
A.增加得更少 B.增加得更多
C.减少得更少 D.减少得更多
8.静态均衡分析方法抽象掉( )因素。
A.成本 B.价格
C.数量 D.时间
9.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供给也增加,则均衡工资率(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10.从折现公式看,利率与现值成( )关系。
A.正比例 B.反比例
C.等比例 D.无关
11.实行计时工资,工人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 )承担。
A.企业 B.工人
C.政府 D.社会
12.产品市场卖方垄断的存在,使社会就业和产出的变动为( )。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13.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是( )。
A.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间呈负相关关系
B.物价变化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间呈正相关关系
C.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间呈正相关关系
D.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间呈负相关关系
14.进行专门培训的成本,在形式上通常采用( )。
A.企业负担原则 B.员工个人负担原则
C.企业和员工双方负担原则 D.社会负担原则
15.奢侈品与生活必需品相比较而言,其劳动力需求弹性( )。
A.为零 B.大
C.小 D.相等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无差异曲线随主体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
B.同一主体的无差异曲线绝对不能相交
C.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低
D.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恒为负值
E.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为凹向原点
2.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导致需求降低
B.工资率上升的规模效应导致需求增加
C.工资率上升对劳动力需求所造成的两种效应为同向
D.工资率上升对劳动力需求所造成的两种效应为反向
E.工资率上升对劳动力需求行为的长期影响大于短期
3.下列属于计件工资的优点的是( )。
A.企业易于预算人工成本,雇员有固定收入
B.按工作成果计酬,较为公平合理
C.易于计算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
D.促进雇员自觉改进工作方法
E.可以免税
4.下列关于收入政策的正确论述有( )。
A.收入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工资和物价的管理政策
B.收入政策最普遍的做法是实行工资-物价管制
C.收入政策的强制形式很少被采用
D.收入政策最极端的做法是制定工资-物价指导线
E.收入政策可以以税收手段来保障实施
5.各国都将降低失业率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政策,其原因是( )。
A.失业的存在对经济效率的不良影响大
B.失业是对失业者本人的打击
C.失业使劳动者生活水平迅速下降
D.失业使劳动者丧失生活来源
E.失业能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劳动力供给弹性
2.蛛网理论
3.总需求
4.基本工资
5.最低社会保障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劳动力的特点有哪些?
2.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有哪些?
3.人力资本的特点是什么?
4.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企业在支付劳动报酬时为何选择福利这一形式。
2.失业的类型与成因。
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投入收益理论是揭示______与______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
2.我国规定劳动年龄的下限为______岁。
3.在一个封闭区域内,劳动力供给量的上限是该区域的______。
4.等效用曲线的形状是______原点的。
5.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______。
6.企业的资本数量越大,则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的转折点出现得______。
7.等产量线上端较陡直,下端较平缓,体现劳动与资本的______规律。
8.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绝对值越大,工资率变化对就业量的影响就______。
9.工资率变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包括______和______。
10.单一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条件是______等于______。
11.职业培训的形式有______和______。
12.职业流动是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调整,是一国______变动的具体反映。
13.斯密认为,工资差别产生的原因是由于______和______。
14.二元论者把整个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非竞争部门:______和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假定中,( )不是西方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
A.“理性人”或“经济人”假定
B.完全信息假定
C.资源稀缺性假定
D.生产力发达假定
2.一般而言,每增加一单位的闲暇所增加的效用是( )的。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3.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是( )。
A.正向
B.负向
C.没有
D.不确定
4.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无差异曲线随主体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
B.同一主体的无差异曲线绝对不能相交
C.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为凹向原点
D.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恒为负值
5.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 )。
A.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B.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C.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D.工资率
6.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______,形状______。( )
A.大,陡峭
B.大,平缓
C.小,陡峭
D.小,平缓
7.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绝对值较小时,若工资率提高,该类劳动的工资总额(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不确定
8.其它生产要素供给价格弹性越大,该种劳动力的自身工资弹性(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9.下列关于垄断条件下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的工资率下,垄断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比竞争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大
B.在相同的工资率下,垄断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比竞争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小
C.垄断企业的支付的工资率高于竞争企业
D.两者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差别
10.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11.贴现率高,则未来收益流量的现值( )。
A.大
B.小
C.不变
D.不确定
12.文体明星的高收入属于( )。
A.补偿性
B.竞争性
C.平均性
D.垄断性
13.在我国,下列( )不属于在业人口。
A.休假人员
B.劳动教养人员
C.在校大学生
D.农民工
14.从世界各国看,工会的基本类型不包括( )。
A.职业工会
B.企业工会
C.地区工会
D.产业工会
15.我国实行的最低工资制度是( )。
A.统一数额的最低工资标准
B.不同行业中规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C.只在某些部门中实行最低工资标准
D.按地区规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劳动力参与率
2.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
3.特殊培训
4.洛伦茨曲线
5.结构性失业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有哪些?
2.劳动力资源的特征有哪些?
3.从宏观经济角度考察,劳动力的流动有哪些趋势?
4.亚当•斯密认为工资差别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5.工会的功能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人力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的特征。
2.试述失业的类型与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