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甲某为了杀害乙某,在乙某宿舍的热水瓶中投放了毒药。与乙某同宿舍的丙某倒水喝,中毒死亡。甲某对丙某的死亡结果属于: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2. 汤姆系甲国公民,他劫持了A国飞机后试图飞往B国,但在飞行中油料耗尽而被迫降落于我国,如果依据我国刑法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则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下列哪项原则?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3. 某国驻华商社工作人员阿姆杜拉策划、参与了国内犯罪分子的走私犯罪活动。对阿姆杜拉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当如何处理?
A.适用我国法律追究其走私的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适用其本国的法律追究其走私的刑事责任
D.直接驱逐出境
4.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远、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邻居在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
C.过失致人死亡 D.不构成犯罪
5.辛某与谢某素有仇怨,一日,谢某拦住辛某,百般辱骂,辛某挥舞拳头作势欲打谢某,谢某逃跑,辛某紧追不舍,谢某从屠户刘某处抢得一把杀猪刀,辛某不敢再追,谢某用言辞激辛某,辛某又追。待辛某追近时,谢某用杀猪刀捅了辛某一刀,导致辛某心脏破裂而死,谢某的行为属:
A.故意杀人 B.防卫过当
C.正当防卫 D.紧急避险
6.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的行为是: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7.犯罪未得逞是指:
A.未发生任何结果 B.未达到犯罪目的
C.未完成某一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D.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
8.张某、王某两人于某日以商谈生意为名将某私营主唐某从其工厂诱骗至市郊的一空房内,将唐某的双手铐在窗户铁栏杆上,强迫唐某答应亲手写下“请立即支取8万元货款交付给客户张某”的纸条,并盖上自己的印章。随后,张、王二人持该字据从唐某的私营企业财务室领走8万元。则张、王的行为构成何罪?
A.抢劫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非法拘禁罪与诈骗罪
9.甲唆使乙杀害丙,丁给乙一把快刀,但乙刀砍丙未中,丙逃逸,关于此案正确的说法是?
A.本案属于简单共犯,甲是教唆犯、乙是实行犯(正犯)、丁是帮助犯
B.对甲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属于任意的共犯,甲乙通常可认定为主犯,丁通常可认定为从犯
D.属于不能犯未遂
10.甲乙丙三人拦路抢劫砖厂老板丁,当场抢取现金首饰等价值5000元。仍然心有不甘,要他晚上8点在小石桥再交10万元,否则以后将杀害其全家。丁报案,然后带领警察在小石桥附近将等待丁前来交款的甲乙丙三人抓获。甲乙丙构成:
A.抢劫罪既遂 B.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未遂)
C.抢劫罪和绑架罪(未遂) D.敲诈勒索罪既遂
11.甲在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法院依法判处罚金并赔偿被害人损失,但甲的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罚金和承担民事赔偿。下列关于如何执行本案判决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刑事优先,应当先执行罚金
B.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C.按比例执行罚金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D.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后减免罚金
12.甲犯某项罪行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的,对该罪行的追诉时效期限为: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3.我国刑法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该条文属于:
A.叙明罪状 B.简单罪状
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
14.李某系国家机关保密工作人员,为达到出国的目的,李某主动将其所保管的国家事务中重大决策的秘密文件提供给境外某机构。
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A.间谍
B.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C.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15.被告人李某,出租车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当场撞死5人,撞伤20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A.交通肇事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故意杀人罪
16.甲某见村外新驾设的电力线路不带电,认为不会有危险,就爬上电线杆,割下100余米,价值3000余元。经查,该部分线路已经架设完毕并经电力部门验收合格,打算下个月通电。在审查中,某甲还交代,曾经在1998年5月盗割过一段国防通信线路,当时造成该线路通信中断3小时。1999年8月曾经盗割过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路,造成铁路调度工作中断,差点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某甲的行为:
A.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交通设施罪和破坏通信设备罪
B.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交通设施罪和破坏军事通信罪
C.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破坏军事通信罪
D.构成盗窃罪、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和破坏军事通信罪
17.某甲是某国有供销公司经理,为了牟取暴利,以单位的名义购进200吨工业用酒精(甲醇),掺水勾兑后冒充食用白酒出售,获款200万元,获利50万元,全部归个人所有。该假酒售出后,致数十人死亡或者伤残,幸亏发现及时,才避免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A.对某甲应当按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B.对某甲应当按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C.对某甲应当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D.对某甲应当按照投毒罪定罪处罚
18.甲为某会计事务所会计,在为G公司做上市资产财会报告时,故意提供严重虚假的财会审计报告,致他人遭受严重损失,为此,甲还收受了G公司5万元酬谢。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
A.以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一罪定罪处罚
B.以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一罪定罪处罚
C.以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数罪并罚
D.以滥用职权罪一罪定罪处罚
19. 刘某应聘到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半年内,刘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从公司财务部虚报冒领公款3000余元,供给朋友做生意用。刘某的行为:
A.构成贪污罪 B.构成侵占罪
C.构成挪用公款罪 D.不构成贪污罪、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
20. 甲与乙签订合同购买装卸机一台,价款20万元,收货后却以空头支票支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同诈骗
B.票据诈骗
C.金融凭证诈骗
D.合同诈骗与票据诈骗的法条竞合,是交叉关系,择重法条处罚
21.弹劾式诉讼的重要特点之一是:
A.法官主动追究犯罪
B.不告不理
C.当事人双方诉讼地位不平等
D.法官集控与审判职能于一身
22.某日一超市保安怀疑顾客小明在超市盗窃,于是将小明领到办公室扣留并搜身,要求其交代犯罪事实,这种做法违反了:
A.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
B.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C.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D.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23.某国驻华使馆一外交官,涉嫌犯罪且依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是该外交官依照有关国际条约在我国的有关法律享有外交豁免权,则对其涉嫌犯罪的问题,我国应当怎么处理?
A.应当放弃对该案的管辖权
B.应当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应当通过联合国安理会解决
D.应当通过国际司法机构解决
24.某国有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王某,在签订一份商业合同的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而上当被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这一案件,应由哪一个机关直接受理?
A.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B.应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C.应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D.若案件事实清楚,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否则,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5. 王强在Q市空军某连队服役期间盗窃军属张红的手机一部,价值3000元,后被抓获并依法提起公诉。该案的管辖法院应当是:
A.Q市基层人民法院 B.Q市中级人民法院
C.军事法院 D.铁路运输法院
26.刘某是一名公安人员,在公安机关工作期间办理了一起组织卖淫案件的侦查起诉工作,后被调入同级人民法院工作,恰好其曾经办理过的这件组织卖淫案刚刚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刘某所在的刑庭庭长认为刘某参与了本案的侦查工作,比较熟悉案件,而且与本案没有什么利害关系,遂让其参与了此案的审判。对于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刘某参与该案的审判没有违背我国有关回避的规定
B.刘某可以回避,也可以不回避
C.刘某属于应当回避的对象
D.当事人没有申请刘某回避的,法院可以不让其回避
27.某被告人又聋又哑,受审判前要求其懂哑语的胞妹当辩护人和翻译人,法院应当:
A.允许当辩护人 B.允许当翻译人
C.既允许当辩护人又允许当翻译人 D.都不允许
28.在刘某故意伤害被害人李某一案中,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的父亲提出了附带民事诉讼。因为被害人还在医院,伤害赔偿的数额一时难以确定,法院先就刑事案件进行审判,第一审判决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5年,被告人没有上诉,检察机关也没有抗诉,案件生效执行。两个月后,法院再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进行审理。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是故意,而是过失,而且被害人也有过错,要求减轻赔偿数额。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则认为被告的行为是故意。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要求被害人就故意事项举证证明。他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A.正确,原告主张的事实,应当举证
B.正确,故意还是过失对于责任大小的确定影响很大
C.错误,附带民事诉讼中,应当由被告举证
D.错误,有关被告人的心理状态,已经生效的刑事判决中已经确定为故意,不用证明
29. 钟某因纵火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公安机关经实体审查,觉得其符合逮捕的条件,但又发现其已经有六个月的身孕,公安机关对钟某应当采取怎样的强制措施?
A.仍必须逮捕
B.应当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C.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D.不应采取强制措施
30.下列哪些人不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
A.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B.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
C.刑事被告人的配偶或子女
D.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31.某案,被告人在上诉期间内突发阑尾炎,住院手术治疗,因而耽误了诉讼期间,出院后,他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再进行上诉。那么,对于他的这项申请是否批准,如何处理?
A.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B.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C.准许,由人民法院判决 D.准许,由人民检察院决定
32.被害人展某家中被盗,丢失人民币现金4800元和一架价值2000元的照相机。
报案后,公安机关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线索,觉得案件的侦破工作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迟迟不予立案。后展某向检察院提出,要求检察院对该公安局进行监督,检察院应当如何处理?
A.要求公安机关将案件移交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B.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认为理由不成立的,建议其立案
C.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认为理由不成立的,通知其立案
D.要求公安机关立即破案
33.以下四项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①侦查人员讯问证人,可以到证人的所在单位或住处或指定的其他地点
②某强奸案件,被害人拒绝接受检查的,公安机关不应检查
③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过程中死亡,公安机关查明冻结在银行的存款,是从被害人那里盗来的赃款,公安机关只能申请人民法院裁定通知冻结该存款的银行,将该存款返还被害人
④某盗窃案,公安机关经查明扣押的物品与案件无关的,应在5日以内解除扣押退还原主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4.以下四项内容,不正确的是:
①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内容既包括实体方面,又包括程序方面;②某共同犯罪案件,有三名被告人,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13份起诉书;③某共同犯罪案件,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甲逃跑,乙在押,那么人民检察院可只审查乙,中止对甲的审查起诉;④某诈骗案,人民检察院决定提起公诉,并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那么人民检察院应向法院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5.关于合议庭的组成,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高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合议庭最多由5个审判员组成
B.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可以由5个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C.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应由审判员3人至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D.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应由审判员3人至5人组成
36.在公诉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合议庭在庭审过程中延期审理的情形:
A.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当庭逃跑,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
B.人民检察院变更、追加起诉而需要给辩护人必要的准备辩护时间的
C.公诉人要求进行补充侦查的
D.律师当庭拒绝为被告人继续辩护的
37.夏某于4月3日接到一审刑事判决书后,于5日提出上诉,9日撤回上诉,又于12日提出上诉,之后又于18日撤回上诉。对夏某撤回上诉的请求应当由哪个法院决定是否准许?
A.由二审法院决定 B.由一审法院决定
C.由一审法院同级检察院决定 D.由二审法院同级检察院决定
38.杨某因买凶杀人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处无期徒刑,该市人民检察院认为一审判决量刑畸轻,依法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二审将杨某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维持原判后再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B.第二审人民法院不能对此案改判死刑立即执行
C.本案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D.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39.下列原则表述中哪一组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罪行法定、高效便民 B.自愿原则、权责统一原则
C.合理行政、诚实守信 D.禁止权利滥用、罪刑相适应
40.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哪一机关对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公务员职位,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省级人民政府 D.地市级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