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浙江省04年10月教师考试-教育学(中学)试题

浙江省04年10月教师考试-教育学(中学)试题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2-2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   )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2.现代教育的(   )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经验的束缚。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终身性

  3.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

  A.学校的产生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有了国家                                              D.创造了文字

  4.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制订计划                                              B.营造校园文化

  C.更新管理硬件                                       D.顺畅沟通渠道

  5.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

  A.学校校园文化                                       B.学校教师文化

  C.学校制度文化                                       D.学校物质文化

  6.学校按政策就近入学,各校办学是有计划按需进行,适龄者都可享有教育权利,校际之间不受竞争影响。体现了学校组织的哪一种特征?(   )

  A.程序性                                                        B.垄断性

  C.非自愿性                                              D.公益性

  7.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8.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   )的认识。

  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9.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

  A.教劳结合活动                                       B.社会经济活动

  C.社会文化活动                                       D.社会政治运动

  10.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体育的功能?(   )

  A.教育功能                                              B.娱乐功能

  C.健体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11.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

  A.直接育美功能                                       B.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

  C.超越性美育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

  12.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   )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13.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

  A.陈述式                                                        B.例举式

  C.概括式                                                        D.二维图表式

  14.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   )。

  A.教学模式                                              B.教学原则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过程

  15.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   )。

  A.研究—探讨法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16.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   )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7.由卢扎诺夫创立的(   )注重强化联想,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与无意功能统一,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有效的更多的信息。

  A.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B.发现法

  C.探究法                                                        D.暗示教学法

  18.纠正认识中不合理的绝对化要求、过度泛化、夸大后果等症状通常用(   )的方法。

  A.着重调整情感                                       B.着重训练行为

  C.着重改变认知                                       D.游戏

  19.1942年罗杰斯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出“(   )”的观点。

  A.问题中心                                              B.社会中心

  C.教师中心                                              D.当事人中心

  20.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表现在法律上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或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权益得到补救,即为(   )。

  A.学校事故                                              B.法律救济

  C.法律责任                                              D.法律义务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以下几种经典的观点(     )。

  A.神话起源说                                                 B.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

  2.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3.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目的只能是社会目的的观点是“社会功能学派”的教育社会本位目的观,下列哪些人物代表这一派别?(     )

  A.裴斯泰洛齐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卢梭

  E.诺笃尔普

  4.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     )。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5.课程管理有审定制、固定制和多样化自由选择几种模式,统整各自优势,课程一般结构发生了变化,体现在(     )。

  A.保持原有特色的优势

  B.强调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

  C.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

  D.采用导向式管理

  E.建立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相一致的课程结构

  6.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在(     )。

  A.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B.借助工具认识事物

  C.认识对象的间接性                                D.认识方式的间接性

  E.学生是不成熟的认识主体

  7.学校咨询与辅导会谈过程有以下哪几个阶段?(     )

  A.建立咨访关系                                       B.澄清和评估问题

  C.确定改变目标                                       D.促成改变实现

  E.结束咨询及追踪效果

  8.教学实践中评价的激励功能可采用哪些方法达成?(     )

  A.将课程分成小单元,即时激励

  B.扩展评价范围,各显长项

  C.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

  D.记录学生学业之外的突出表现,增加学生成就感

  E.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

  9.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具有的特征是(     )。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合法权益

  B.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和物权

  C.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D.按过错责任追究

  E.受害人过错承担与加害人的责任共同分担

  10.学生申诉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以对学校和教师侵权行为进行维护。(     )

  A.提起申诉的人必须不服处分或学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B.必须针对特定的被申诉人

  C.提出申诉事项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等规定受理范围之内

  D.在规定的期限内

  E.以上说法都对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浙江省04年10月教师考试-教育学(中学)试题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