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北京大学1999年宏观经济学考研试题

北京大学1999年宏观经济学考研试题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2-19
一、解释概念(每题3分) 

1、拉弗曲线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无效论”

4、通货膨胀的“菜单成本”

5、闲暇的跨期替代

二、简答题

1、试说明货币幻觉对消费支出的可能影响。(4分)

2、简述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哈伯勒-皮古效应)。(7分)

3、试说明鲍漠-托宾“平方根公式”的含义。(7分)

4、试说明J-曲线现象。(7分)

5、请借助图示说明IS曲线在R-Y空间的位置如何决定。(10分)

三、论述题

1、中国从短缺经济迅速过渡到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原因是什么?采取什么战略能保持经济高速、稳定和持续发展?(15分)

2、什么是“东亚模式”?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模式对中国有哪些启示?(15分)

四、证明题(20分)

假定政府的目标函数为:

U(T,y)=-cT*T-(y-k?),c>0,k>1 (请注意:T*T表示T的平方)

其中T是实际通货膨胀率,y是实际产量,?是自然失业率下的均衡产量。解释政府目标函数的含义。

现在假定产量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由如下含有预期通货膨胀的菲力普斯曲线给出:

y=?+?(T-t),?>0

其中t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解释该产出函数。

(1)政府最优的通货膨胀率如何依赖于公众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2)假定公众具有理性预期,什么是均衡的通货膨胀水平?在均衡通货膨胀水平,政府的效用水平是多少?

(3)假定政府宣布零通货膨胀政策,公众是否会相信?为什么?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北京大学1999年宏观经济学考研试题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