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2-1
0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围绕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粮食问题;二是,产业转移。此次申论命题特点如下: 一、给定材料篇章缩短,主题分散。根据考生所言,基本在半小时以内甚至用更少时间可以阅读完全部材料。但归纳主题是一大难点。主题分散,申论两大主题贯穿在给定的11段材料以内,需要考生阅读完材料后认真提炼才可以归纳出来。 二、申论主题时事性较强。给定材料一提出,胡锦涛在河南省焦作市农村调查时指出:解决粮食问题,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在安徽考察时指出,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保证农民土地经营权长久不变,提出土地流转有益农民的新方式。这与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内容密切相关。 而另外一个主题,围绕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转型面临的新瓶颈:初级产业加工企业面临的困境、以广东模式和东莞模式等沿海产业模式的问题、及各地仍处于克隆该模式的阶段为主线展开论述。 三、题目与材料结合紧密。我们在之前讲过,要学会把握、善于归纳每段材料的要义,如果我们把11段材料的要义都罗列一下,答案也就出来了。 根据题目一的要求:根据给定材料,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主要问题。一二三,也就是申论的主题了。 地市、行政执法类题目二,两个问题,都是围绕材料、明确主题后作答。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3,分析林老板的心理,并指出,这种心理本质上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第二小问,给定材料11,有作者文章指出提高粮食价格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所在,对这一问题你怎么看? 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题目,两个问题: 第一小问,引进沿海产业模式产生质疑,你对此看法,理由为何? 第二小问,针对四个论点展开讨论,评价正误,给出解释。 最后一个题目,写文章。分别对地市和省级考生作出要求,围绕申论主题作答。限定字数为:1000——1200。 申论考核的最终目的是选出,真正具有高水平的人才,即是否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归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运用的能力等综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