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列入录取“门槛”
改变三
【改革影响】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是为了保证学校开齐课程,促进高中学生基础知识全面发展,防止过早“偏科”。达到三门C级(50分以上)就能考一本,两门C就能报考本科,这样的设置是为了让文科生过物理、化学、生物基本关,也让理科生不丢掉政治、历史、地理的基础常识。这就适当地将选拔考试与水平考试分离,使水平考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减轻考生过重的心理和备考负担。
2010年后,我省高考录取将针对不同层次的院校,建立分层分类的录取模式。一般本科院校的录取,以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进行择优录取。重点高校的录取,除了上述3项依据,还会结合招生学校的测试(如自主招生考试),对考生进行择优录取,积极探索高水平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模式。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录取办法;一般高职院校以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为主,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进行择优录取。
建立分层分类录取模式
改变四
【改革影响】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高等学校教学实际和考生的适应程度,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特点高校的要求,分层次、分类别,逐步推进招生录取工作改革,以满足多元化的人才选拔要求和多样化的高校招生制度需求,既扩大了高校招生自主权,又为高考改革进一步深化设置了较高平台。
改变五
外语中的英语科考试,2010年笔试试卷仍然包括听力试题,但从2011年开始,笔试试卷不包括听力试题。笔试与听说考试将分别进行,参加英语科考试的必须参加笔试和听说考试。其他语种的考试内容与方式按教育部要求进行。
2010年英语科笔试(含听力)卷面满分值150分;2011年起英语科笔试与听说考试合计满分值150分,其中,听说考试占英语科总分的10%。以后,听说考试成绩占英语科总分的比例视实施情况适当调整,具体要求在考试大纲说明中规定。
2011年起英语听力与笔试分开
【改革影响】
为推动中学英语教学,使英语科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教学产生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将英语学科分为笔试、听说考试,分别组织考试,合并计算成绩,构成一个完整的测试体系。
■相关新闻
志愿填报方式改革将以提高考生满意度为目标
另外,本次出台的《调整方案》还提到:
1、高校将依据统一招生考试成绩确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2、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与学业水平考试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组织评卷、统一组织成绩评定和公布成绩。
3、《调整方案》首次把志愿填报方式作为改革内容统一考虑,提出了将以提高考生志愿满意度为改革目标。
4、综合素质评价可作为高校录取或退档依据。各高中学校要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如实反映考生的特点、特长和学习潜能。省教育考试院将制订具体办法,把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以写实性文字表述方式,分项目记入考生电子档案,为高校择优录取提供真实、全面、可靠的依据。
据悉,本方案将从2010年高考开始实施,学业水平考试从2009年开始实施。非普通高中毕业生、往届生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具体办法,由省教育考试院公布。
■链接
2010年高考考试时间与日期安排
语文:150分钟。
文科数学/理科数学:120分钟。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分钟。
外语(笔试):120分钟。
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具体考试日期按教育部统一要求。体育术科、音乐术科、美术术科考试一般在1-3月份;英语听说考试一般在3-4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