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公考”引发经济大战 转向大学课程或成趋势

“公考”引发经济大战 转向大学课程或成趋势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1-6

培训机构自称首选品牌难以服众

专家表示,公务员考前培训将由社会培训转向大学课程学习,公务员考试课程的教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大学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

随着报名工作的结束与考试时间的临近,报考公务员的考生们“备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日前,2009年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开始网上确认,今年共有134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计划招考人数超过1.3万人。杭州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随之逐渐升温。被称为“国考”的公务员考试本次报考人数又创历史新高,统计结果显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97万余人。在“国考”大热的背后,是一场同样持续高温的经济大战。

培训机构为夺生源出“高招”

日前,记者在杭城几所高校的BBS“公务员考试”版和校内信息公告栏看到,公务员考试辅导班“风头”大有盖过考研(Q吧) 辅导班的趋势,连学生宿舍楼门口、餐厅门口公告栏上,也张贴着公务员考试辅导的招生海报,有的辅导班广告甚至直接送至学生宿舍信箱。高校俨然成了各种考试辅导机构争夺考生资源的“战场”。

记者在部分招生广告上看到,几家培训机构都称自己是“国内公务员考试培训第一品牌”,另有几个培训机构则自称是“首选品牌”。还有的培训机构称自己“规模最大”、“最具公信度”、“最权威”、“最受欢迎”、“权威专家”、“一流师资”等。

一个报名参加培训的学生告诉记者,虽然不同培训机构打出的招生内容不太一样,但其实所讲的内容都差不多,“我跟班里的很多同学都报名参加了培训,上课的人非常多,大家挤在一间大教室里。上了几节课,并没觉得学到什么,只是觉得大家都在参加培训,我也就报名了。”这位男生说。

另外,在杭州几家较大的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网站,记者看到,目前的培训大致可分为“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模考串讲班”等,费用多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

专家建议选择研究型辅导机构

据了解,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的进入“门槛”较低,考虑到实际培训成本,一些招生效果不理想或请不到名师的辅导机构,往往会将招来的培训生转手“批发”给其他辅导班,然后进行利润分成。

对于目前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公务员考试辅导班,杭州一家专业公务员考试培训学校负责人认为,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缺乏知名品牌,浓厚的功利色彩和短视行为直接导致了一定范围内市场的混乱。“总体上讲,拥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有固定的专职研究人员,能独立开展研究并提交或发表研究成果,这样的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少之又少。”

他建议,选择公务员考试辅导班,最好选择一个研究型的辅导班,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的特点。这样的辅导班,教师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的可能性较大。其次,要看辅导机构有没有辅导教师精心编辑的辅导材料,这些辅导材料有没有独创性和新颖性。最后,要看辅导班的课程服务是否到位,比如有没有课后答疑、有没有模拟考试等。

社会培训市场监管乏力

事实上,庞大的考试人数意味着庞大的培训市场和巨额利润,一些机构正是看上了这块“肥肉”,才将其作为生财之道。由于社会培训的进入“门槛”较低,监管起来相对比较困难,所以整个市场就出现了一些混乱的情况。据了解,在社会培训这一领域,不仅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较混乱,其他如考研培训、司法考试培训等市场也程度不同地存在此类情况。

按照规定,所有社会力量办学机构都要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机构进行登记备案,获得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但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虽然杭州有许多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但很少有培训机构在该部门备案。

据记者了解,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97万余人。“现阶段报考公务员人数虚大,原因在于很大一部分人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浙江大学一位专家说,“预计公务员考前培训将由社会培训转向大学课程学习,将有更多大学开设相关课程,公务员考试课程的教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大学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

“师资力量不够、研究能力不强、缺少场地、缺少管理经验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机构多数将在最近几年内被淘汰。”专家预计,随着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的日趋成熟,公务员培训将会出现以下趋势:师资力量和生源将相对稳定。教师将由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并具有教学资格的教授、博士、专家、学者、官员担任。在考生中,仅仅想“试一试”的报考者将大大减少,因为公务员考试需要投入相当时间、精力、体力和一定费用,应避免盲目报考。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公考”引发经济大战 转向大学课程或成趋势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