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2008公务员考试考试分析及备考策略报告 八

2008公务员考试考试分析及备考策略报告 八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1-26

三、考生备考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报考人数这个表面现象分析,国家和北京市考试的竞争形势是比较激烈的。但实际上,北京市地区考生由于受到各种干扰,导致复习不到位,准备不充分,能够形成有效竞争的人数不足20%,即真正具备了争夺这些职位的实力的考生并不多,其中有很大部分考生是参加过第二次或第三次参加考试。影响考生充分准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准备时间不足

多数考生是招考公告发布后开始了解公务员考试,大部分人是在报名通过后才开始买书复习,复习时间仅有一个月左右,行测(除法律外)和申论,对所有第一次考试的考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内容,从未接触,所以复习也有一定难度,有的部分考生还需要准备专业课,加上在校生正值期末考试、四六级考试以及大型毕业生招聘会举办期间,考生可以使用的复习时间非常少;在职的考生限于平时工作的压力,复习时间也同样不宽裕。时间少的原因,一方面是考试机关留给考生的时间不多,公告发布到考试一般最多2个月,这和公务员考试作为人才素质测评工具的本质是一致的,人才测评并不希望考生事先准备,而是希望测试其未经专门训练即具备的潜能。另外一方面,和考生复习启动较晚有关,只有考试公告发布了甚至报名成功了才开始看书。很多考生认为公务员考试是背诵的内容居多,害怕早复习早忘记。这些复习思路都是非常不正确的。

解决办法:及早开始复习,不必等待公告、大纲发布,也不必等待新版本教材发布,可以先使用去年版本复习,待新版本出来后再做校正。

2、 对复习重点、难点认识不够

多数考生对考试到底考什么,考试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并不了解,或者没有做过认真的考试分析,加上社会上一些机构宣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要靠平时积累,短期无法复习,(主要指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些内容无法短期提高),而基础知识可以凭死记硬背短期突击可以提高分数,这就导致很多考生把复习重点放在了基础知识上面,而忽略了其它分值。

3、 对复习用书判断失误、选用失误

目前公务员辅导书很多, 2004年10月,李永新、邓湘树主编的人民日报出版社系列教材正式发布,部分考生开始使用,2005年,大量抄袭模仿李永新教材的版本出现,考生使用的教材进入混乱时期,2006年,多数考生开始使用李永新系列教材,当然,部分新考生不明情况,有的听信了书店老板的话,选择了那些给书店2-3折的劣质书籍,教材选不好,考生从一开始就落后于竞争对手,因为教材原因落榜的考生历年都很多。

(1) 低劣教材危害严重

泛滥的原因主要是这些教材成本低,是非专业人员以网站资料为主拼凑而成的,错误很多,没有系统规律总结,关键是编书作者的水准低,选用题目都是简单的,考生复习的时候感觉好,因为作题顺利,但到了考场却发现书上的题目和考试根本不是一个档次。这种教材一个显著特征是到处是假的东西,内容假,印刷粗糙,纸张质量差,影响视力,编书的机构号称“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命题研究组”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编写组”“国家人事考试命题研究中心”,实际上这几个机构都是子虚乌有,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书在外表上做文章,赠送光盘、网站卡,实际上光盘内容和网站内容很低劣,很多考生在这个方面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知道上当;这样的教材因给书店3折的进价,书店以75折销售,利润极高,所以书店经理一般向考生大力推荐。考生对这类低价教材、以及书店极力推荐的国家版教材要保持警惕。还有很多北京的一些出版社的国家版本,基本都是这个模式,内容、质量都不足以用以备考。

(2)参加的辅导班质量不高

劣质辅导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课程内容与考试严重不符

目前,多数辅导班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研究不足,课时安排很少,讲授难度不够,没有题型及其规律的深度总结,没有把握最新试题变化的能力。

这些辅导班的一个特点是避重就轻,对适合胡侃乱吹的申论和照本宣科的宣读教材的公共基础特别热中,而对于无法蒙混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则轻描淡写,有的甚至鼓动学生不要深入复习行测,而是先背诵公共基础,有的拿高中作文模式糊弄申论。

判断辅导的优劣,首先看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课程安排几天,少于2天的辅导班(除冲刺班)一定是有大问题的,一般应讲授3天,多数辅导班的老师根本无能力讲授3天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所以只好“行测不够公共凑”,六天的课程,有4天是讲授公共基础。公共基础只有30分,而行测其它部分有90分,申论100分。2天讲授190分的内容,4天讲授30分的内容,这样的现象是北京市很多辅导班的特点,所以,往年大批学员听课完了觉得辅导班没什么用处。

B:授课教师非职业化,研究深度不够

目前,多数辅导班为非职业化教师担任,而行测和申论,作为专门的考试工具和人才测评与选拔工具,大学里是不开这样的课程的,考试难度越来越大,除非职业化、专业化的研究团队常年专门研究,一般院校的老师业余时间的简单研究根本无法把握考试深度,也谈不上紧密跟踪考试。

C:不发辅导资料或所发的资料质量不高

     难度不够,题目陈旧,无最新真题。目前很多辅导班是拿着李永新多年以前的讲义在讲授,多年前的讲义已经严重落后当前的考试。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08公务员考试考试分析及备考策略报告 八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