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留学路上,一千个放弃的理由

留学路上,一千个放弃的理由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1-25

    与前几年相比,出国留学的人数开始呈下降趋势了。家长和学生认为价无所值是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学无所成、空手而返的个案增加,无疑也严重打击了原本空前的出国热情。撇开官方的统计数字不说,仅我身边所认识的留学生当中,中途回国的就占了一半以上,其中有进学校继续学业的,也有直接参加工作的。前几天还在论坛看到有人问要如何书写委托信以办理退房、消户等有关手续,这种事情每年都在留学生中间上演。少数人是一副满不在乎、来去无所谓的样子,而大多数都有着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结局却都一样:在红酒和香水之外,没能出示众人期盼的法国学历。也有个别人倒能拿出一纸法国文凭,不过只在众人面前晃了一下,吱吱唔唔地一直没去认证——学历倒不是假的,只是比在出国前国内所获还低。但这已经是中途回国的人群中最好的分子了,好歹还有一张洋文凭。

 如果说这种笔调带着嘲讽和鄙视的话,其实本人也是其中被讽刺的一个。在此之前,我也放弃过,也曾拿出一大堆理由,试图搪塞亲人朋友的疑惑,试图安慰自己勉强自安的失落。论年龄,绝对是大龄青年;论经济条件,家里已是不堪其负;论工作,好歹已是CEO一族……与其他人相比,我有着更多需要放弃和能够放弃的理由。特别是回国实习的时候,看到父母姐妹们,因为我而过着窘迫拮据的生活,那份沉重,压得我在实习行将结束之时,根本无心再收拾行李重返法国。我有责任也有能力改变这种状况,为什么不马上行动呢?为什么还要倒过来向亲人们伸手呢?虽然还有半年毕业,但我不想再等了,不想再开口问家里一分钱。我自信,即使没有那一纸文凭,也一样能用实绩证明自己。 
 

带着对亲人的负罪感、放弃留学的“坦然”和重回职场的兴奋,我瞒着大家,到人才市场为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在一家民营的网络开发公司担任总经理。我以为,我职业经理的生涯就此开始,而留学之梦永远留在法兰西了…… 
 

但是,等工作安定下来之后,我却一次又一次地,向众人解释他们的疑问和面对他们显然的失望,一次又一次地,用无数个理由来堵塞内心那不断冒出的怅然。当父母亲人得知我中途辍学时,他们并不领情,并不因为我参加工作能挣钱了而感到高兴;相反,他们却觉得失望且没面子。以前虽然熬得辛苦,但有希望和骄傲;现在虽然看样子不用再受穷吃苦了,但也没有了那份荣耀和期盼。 
 

在我的心灵深处,也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回绕:不管怎样,你终究是放弃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你竟然自甘认输了,不管以后你会有多么辉煌的成功,放弃的阴影将永远刻在你的心里。 
 

而归国的第一份工作也并不如意。虽然任职前双方已经反复交流,但我的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却与公司股东格格不入,他们一方面寄希望于我在最短的时间内重组公司、开拓业务,另一方面却又不愿按现代的公司管理模式进行操作,我每天做到两眼发黑,却苦于内部消耗而无法施展。其间,也曾联系过一些心仪的大公司,但回复者寥寥,更别说面试了。虽然人家不说,我也知道,终究是少了一个“敲门砖”。在洋文凭满天飞的年代,出国留学却没有学历在手,人家心里始终是个问号——即使有洋文凭都要怀疑是不是真的呢。 
 

当一份又一份的沉重再次堆集在心里时,以前自以为是的那些理由便无以为立、崩溃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将学业继续下去的念头和决心。虽然学历本身对我来说意义不大,因为很有可能我会改变将来的事业方向,不再从事法律工作;但这毕竟是当初留学之初衷,是三年苦读的象征与总结,如此就此放弃无疑是功亏一篑。我决定再做一次努力,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拿到学历,哪怕到手之后转身扔到垃圾桶里,也要把它拿到手以有个结果。 
 

在国内那家公司工作两个月之后,我借口法国这边有事要办,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留学路上,一千个放弃的理由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法语毕业生 (2008-11-25)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