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喜欢老舍

新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喜欢老舍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1-25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 )。勒·克莱齐奥曾3次来过中国,非常喜欢老舍的小说。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10月9日当地时间13时左右(北京时间19时左右),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 )。克莱齐奥将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奖金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颁奖词中称,他是文学新领域的开拓者,他的作品具有诗意般的神秘,它是旧习俗的死亡,新生命的诞生,探索着在当代文明掩盖下的人性,他的作品标志着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交融。

勒·克莱齐奥,1940年生于法国尼斯,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1963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并获得勒诺多文学奖。此后他相继出版了三十余部作品,包括小说,随笔,翻译等。1980年,勒克莱齐奥获得保尔·莫朗文学奖。1994年,他在法国《读书》杂志作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被评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之一,是当今法国文学的核心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

 


勒-克莱齐奥作品多以边缘人为主角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多以漂泊不定的边缘人物为主角,这些人物的存在,以一连串的迁徙建构起来,漂泊则是他们自由的标记。他的作品也常反映出他对原始部落、消逝的古老文化的关注,他认为这些原始文明远比建立在理智上的欧洲文明来得强烈、热情,对世界也有更为感官性、直觉性的认知。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勒·克莱齐奥在他的小说《沙漠》中做出了突破,在这部小说中,他把北非沙漠地区宏伟的文化影像与移民眼中的欧洲进行了强烈的对比。

  勒·克莱齐奥于一九四0年出生在法国尼斯,一九六三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并获得法国四大文学奖之一的勒诺多文学奖。此后他相继出版了三十余部作品,包括小说、随笔和翻译作品等。一九八0年, 勒·克莱齐奥以《沙漠》一书获得法兰西学院颁发的保尔·莫朗文学奖。一九九四年,他在法国《读书》杂志做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被评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之一。

勒·克莱齐奥曾三次来过中国 特别喜欢老舍的小说

2008年1月28日,勒·克莱齐奥在北京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授予2006年度最佳外国作家奖。他的很多作品都被翻译成中文,例如《诉讼笔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金鱼》(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流浪的星星》(花城出版社,1998)、《少年心事》(漓江出版社,1992)、《战争》(译林出版社,1994)、《乌拉尼亚》(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勒·克莱齐奥曾经三次来过中国。他说自己一直保留了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兴趣,"对我来说,它代表了东方思想的摇篮。阅读中国的古典文学,鉴赏中国的京戏和国画对我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我尤其喜欢中国现代小说,比如鲁迅和巴金的小说,特别是北京小说家老舍的小说。我发现老舍的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国界的。"

按照传统,2008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今年12月10日举行。除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以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今年诺贝尔奖每项奖金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新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喜欢老舍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