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于“危机环境”下航空公司客户管理的思考

关于“危机环境”下航空公司客户管理的思考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1-12

    试论危机环境下的航空公司客户管理

  一直以来,围绕着航班延误、救死扶伤、客票超售等话题,人们对航空公司的对与错评论不休,甚至是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指责与谩骂。而航空公司,除了委屈之外,只是一味地保持着沉默,以致于这种风潮得到更大的蔓延。就在这个2月,民航的两件事成为了大众的又一热烈讨论的焦点。一是2月14日的民航新闻发布会,关于航班正点率的准确性,引起网友的一片质疑;二是在同一天,发生在海航(Haina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班机上的拒载事件,导致14岁少女延误医治时间而截肢的事件,更是引来大范围的指责。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天,面对这种普遍的质疑与指责,无论是政府,还是航空公司,没有一个部门站出来就这些发表任何意见。由此说明,我们的航空公司在危机面前,缺乏快速的应变能力,更进一步说明他们对危机环境下的客户管理重视不够。

危机环境并不是指重大事故

  或许人们一谈到危机,就会马上想到飞行事故,其实不然。所谓危机环境,是指在航空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能够对旅客的认知发生较大影响的事件,这些事件处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旅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小的可以是航班延误、航班取消、航空公司拒载等事件,大的可能是重大的飞行事故等。

  近年来,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关民航运输的危机事件也时有发生。曾几何时,人大代表的打人事件、旅客拒绝下机事件、旅客强行登机事件等闹得沸沸扬扬,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抛开热闹,我们静下来思考,这些事件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越闹越大?我们该如何去面对?

危机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

  回顾每一次危机事件的发生,除了重大的事故之外,那些类似于航班延误、航班拒载等事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航空公司为什么要拒载?什么情况才算是航班延误?在航空公司与旅客之间有着严重的概念误差。航空公司很清楚什么是航班延误,拒载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旅客更大的人身安全。但是,旅客却对此不能理解,因为他们不知道多长时间才算是航班延误?客观环境对航班延误的影响有多大?飞机的飞行会对病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即使是航班误点几分钟,他们也会焦躁不安,即使是病人在空中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他们也不会去考虑,而只是想到病人失去一条腿的可怜与航空公司的冷酷。

以旅客为中心解决危机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究竟该如何去面对?又该怎样解决呢?

  着名的投资人沃伦·巴菲特有一句话,准确的定义了危机环境下的客户管理:“首先清楚地说明你并不了解全部情况,然后迅速将你知道的说出去。你的目的是正确对待、迅速处理、公布消息,最后将问题解决。你一定要懂得,问题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自行得到改善。”这句话首先告诉我们的就是,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以旅客为中心,而不是强调自我;其次是告诉我们该如何处理危机。

  旅客是航空公司服务的直接客户,不管你的运营管理技术水平有多高,没有了旅客,也就没有了市场,你就只能“等米下锅”。因此,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与服务必须以旅客为中心,不管你所处的环境如何,始终要记住,旅客满意了,才会有更多的忠诚,才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价值。我们要获得利润的前提是让旅客感觉到价值,让旅客感觉到满意。在强调服务制胜的民航业,我们可能会说我们有多好的管理技术,我们有多高的服务水平,但是,那只是你自己拥有的,不是旅客感受的。只有旅客认可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强调过程与质量,而不是技术水平。

快速响应的原则

  危机往往都是不期而至的,令人措手不及。当危机出现时,企业对危机做出的反应和处理的时间同样十分紧迫,任何延迟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快速响应的原则。在一般的行业,人们经常会提到“24小时”原则,即在24小时内对危机作出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反应。然而,在民航业,我们必须更多的强调“1小时”原则,这是由民航业的特点决定的。

  也就说,当危机降临时,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危机事件作出说明,即使是简单的说明,也表明了我们对事件的“紧张”与重视的态度。随即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查原因,找准危机的根源,并尽快将真相公之于众。但是,我们强调快的同时,也要注意解释的准确性与一致性,避免由此产生新的矛盾焦点。譬如说航班延误,有的航空公司的作法是很快就作出解释,但是,由于与机场方协调的不够,导致航空公司与机场的解释不一致,又产生了信任危机;也有的则是根本不进行解释,任由事态的发展,导致更大的危机。

坦诚相待的态度

  危机是每个航空公司都不愿面对的事件,但是在发生后,如果刻意隐瞒或消极对待,将会直接影响旅客对航空公司的认知,将更深地影响航空公司的未来发展。因此当危机不幸来临时,千万不要只是一味地强调客观环境,怨天尤人,而是应该诚意地去面对。

  危机的出现不可避免会对旅客的利益带来影响,甚至是更大的损失。航空公司必须勇于承担这个责任,给予旅客一定的精神补偿和物质补偿。只要旅客是由于购买了航空公司的服务而受到了伤害,航空公司就应该在第一时间向旅客公开道歉以示诚意,并且给予旅客相应的物质补偿。在当前发生的航班延误危机中,个别航空公司推诿责任,拒绝补偿的作法,虽然在表面上没有给公司带来财务上的损失,但是在长远利益上,却会由此导致市场份额的下降,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面对危机环境,航空公司的客户管理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他们需要各方面的协同作业,尤其是在管理上协调好机场、公司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在服务上,协调好员工与旅客的关系,既要相信员工,也要坚持旅客利益。更为重要是的是,我们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从政府管理部门,到具体的服务企业,都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向我们的旅客宣传民航运输的政策,制度与规定,消除旅客对民航运输认识的神秘感,消除民航企业与旅客在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提高危机环境下的客户管理效率。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关于“危机环境”下航空公司客户管理的思考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