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0-9
外债管理 三)外债管理 1.外债与外债管理的概念 (1)外债是指在任何特定时间内,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责任的债务,包括本金的偿还和利息的支付。 根据我国外汇管理局的定义,我国外债包括: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外国政府贷款 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 买方信贷 外国企业贷款 发行外币债券 国际金融租赁 延期付款 补偿贸易中直接以现汇偿还的债务 其他形式的对外债务 (2)外债管理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债及其运行加以控制和监督。 2.外债管理的内容 外债管理主要包括外债总量管理、外债结构管理和外债营运管理三方面的内容。 (1)外债总量管理 其核心是外债总量适度,不超过债务国的吸收能力。外债的吸收能力取决于债务国的负债能力和偿还能力两个方面。 目前世界各国用来监测外债总量是否适度的指标主要有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三个。 国际通行的标准是20%的负债率、100%的债务率和25%的偿债率是债务国控制外债规模的警戒线。 例题:单选 用来衡量外债总量是否适度的偿债率指标是( )。 A.(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00% B.(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100% C.(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100% D.(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00% 答案:C .用来衡量外债总量是否适度的债务率指标是( )。 A. B. C. D. 答案:C (2)外债结构管理 外债结构管理的核心是优化外债结构,具体包括外债种类结构的优化、外债期限结构的优化、外债利率结构的优化、外债币种结构的优化、外债国别的优化和外债投向结构的优化。 (3)外债营运的管理 是对外债管理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包括外债借入管理、外债使用管理和外债偿还管理。 例题: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外债范畴的是( ) A.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B. 我国商业贷款 C. 发行国际债券 D. 外国直接投资 答案:D 解析:外国直接投资不纳入外债的范围。 (四)我国的外汇和外债管理 1.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与外汇管理 主要了解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主要的成就: (1)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1996年底); (3)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我国的外债管理 (1)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不借外债,也不接受外国投资,改革开放以后才积极利用外资和举借外债,但是偿债率、负债率和债务率等指标都在国际公认警戒线以内。 我国外债存在的主要问题:外债结构不合理;来源过分集中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外债投向不尽合理 (2)了解我国外债管理的部门分工 l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编制利用国外贷款的计划; l 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中资企业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融资条件的审批;短期国际商业贷款余额指标的核定;外商投资企业发债、项目融资借款条件的审批;外债的登记、监测、开户以及还本付息、相关结售汇的核准;对外担保的登记和审批等等; l 财政部负责主权债务的对外签约和债务资金的使用管理。 例题:单项选择题 某国2001年的有关经济指标如下:出口1600亿美元,进口1300亿美元,未清偿外债余额为460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占15%,国民生产总值为3820亿美元。该国的负债率为( )。 A.12.0% B.15.3% C.28.8% D.35.4% 答案:A 分析:掌握各种外债管理的指标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