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0-9
学习目标 掌握通货膨胀的定义、原因和类型。 熟悉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破坏作用 掌握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并能具体掌握控制需求、改善供给的具体措施。了解我国三次较严重的通胀;了解近期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要从根本上治理通胀我国金融企业必须实行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一) 掌握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世界各国都曾面临的经济难题,那么对于通货膨胀的解释,各国学者的观点很不一致。目前取得了的较为一致的看法,那就是在货币符号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量过多,使得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大于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二) 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 西方学者的见解:凯恩斯主义的“需求拉上说”和“成本推进说”;货币主义的见解 1.银行超额发行货币弥补财政赤字 2.银行信用膨胀 3.基本建设投资过度(结构性通胀) 4.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 (三)掌握通货膨胀的类型 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可以将通货膨胀划分为四种类型,考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的定义和原理 1.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作为一种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通货膨胀理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较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从而导致了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原因是国民收入的超分配,即国民收入分配额超过了国民收入生产额,体现在企业初次分配、财政再分配和信用再分配三个环节。 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这种通货膨胀的时候,把求大于供划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和生产能力未充分利用的前提下,货币数量的增加会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产量,但是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另一种是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时,货币数量的增加只会带来通货膨胀。 2.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是从供给方面来寻找通货膨胀的根源,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而推进了物价水平的上涨。而生产成本之所以上升,是由于强大工会迫使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以及垄断组织为了追逐高额利润而人为抬高物价水平两方面原因。 这套理论主要是凯恩斯学派所倡导。 例题:单选 倡导“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是()。 A.货币学派 B.银行学派 C.凯恩斯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答案:C 3.结构型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主要是由经济结构因素引起的,它由北欧学派最终成型的,因此又称为“北欧模型”。其核心思想是鲍莫尔的“不平衡增长模型”,考生应该理解这个模型的推导过程。 例题:单选 在通货膨胀理论中,“北欧模型”探讨的是( )。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结构型通货膨胀 D.体制型通货膨胀 答案:C 4.体制型通货膨胀 体制型通货膨胀是指某些国家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通货膨胀现象,它强调从体制方面寻找通货膨胀的原因。 以上四种通货膨胀类型都是从一个角度出发来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但是,一国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在实际中我们必须结合具体经济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例题:单项选择题 结构型通货膨胀理论又称( ) A平衡增长模型 B北欧模型 C米德冲突 D特里芬难题 答案:B 分析:注意区分各通货膨胀类型 (四)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破坏作用 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持续的过度的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体现在 1.破坏生产发展 2.扰乱流通秩序 3.引起国民收入盲目分配 4.引起货币信用危机。 (五)掌握反通货膨胀的对策 归根到底,治理通货膨胀还得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出发。 1.控制需求 (1)紧缩性货币政策——抽紧银根(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2)紧缩性财政政策(增收节支) (3)紧缩性收入政策(温和办法与强制措施) (4)指数化方案(把收入水平、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挂钩) 2.改善供给 (1)降低税率,促进生产发展 (2)实行有松有紧、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 (3)发展对外贸易,改善供给状况。 在实际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往往是结合多种措施综合治理通货膨胀。 例题:多选 改善供给的一般措施有()。 A.增加货币供给B.调节货币供给结构 C.降低税率促进生产D.实行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 E.发展对外贸易增加进口。 答案:C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