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0-30
获得实力的基础是回归到最基本的层面,将工作做实做好。正确理解管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十个问题——管理、组织、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企业转型、企业领袖、经理人、企业特性、战略、中国企业未来,对中国企业的经营至为重要。
不少人认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商业和企业的成长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并非在于它摧毁了一个旧传统,而在于它建立了一个新世界。但是,在这个新的商业世界里,有没有切实地对管理进行真实的理解,有没有系统运作企业管理的能力却是至关重要的。最近的20年,是中国企业靠实力经营的年份,获得实力的基础就是回归到最基本的层面去做工作。因此,管理中最重要的十个问题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思考和分析。这十个问题依次是管理、组织、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企业转型、企业领袖、经理人、企业特性、战略、中国企业未来。在本课程中,我们将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分析。
管理解析。
如何理解西方成熟的管理理论,一直是中国企业管理遇到的困惑,为什么在西方能够成功运用的理论到中国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就变了味道?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没有准确地理解管理本身,所以管理概念下的所有西方理论都无法合理而有效地得到运用。
如何理解管理
我们可以从五个角度来理解管理。
一、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最重要的意思就是要让下属明白什么最重要。除了这件事,管理不需要做任何决策。
做管理其实没有什么大事,每一层级的工作界定清楚就可以了。
管理不需要沟通,只需要服从。而大部分的企业把管理当沟通,结果内部、外部都得不到认同。
二、管理是一门学问
如果管理是一门学问,就有规律可循。我认为,在管理的规律中有三点非常重要:一是管理只对绩效负责;二是在管理体系中人与人并不是平等的;三是管理不谈对错,只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三、管理是一个过程
管理跟人没什么关系,主要是管事。管理是一个过程,表现管理就要做活动。举个例子,日本最著名的管理实践是品质管理。品质怎么才能做好?这就关系到现场管理。所有的员工进入现场一定要做一个活动,就是整理各种各样的东西,整齐划一。通过类似这种活动来确保自己的品质。
四、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而为一
评价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其实只有一个,即是否能够通过管理,让组织里每一个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的目标合而为一。
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资源并可运用资源
在目前所见的管理架构中,管理者因为处在结构的上层,因此拥有资源和资源的分配权,而处于与顾客接触的一线员工反而没有资源以及运用资源的权力。其实,真正的管理应该是能让一线员工得到资源并运用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