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四人的供述如下: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 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b. 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c. 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d. 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e. 说真话的是丙和丁。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
甲和乙的断定互相矛盾,因此,两人的断定必有一真一假。又四人中两人说真话,两人说假话,因此,丙和丁两人的断定亦必有一真一假。假设丙说假话,则事实是乙和丁两人都作案了,这样,丁也说假话,这与丙和丁两人的断定必有一真一假的结论矛盾,因此,丙说的是真话,据此可知,丁说的是假话,即事实是丁作案,据此又可知,乙说的是真话。这样,可推知说真话的是乙和丙,即b项成立。
(四)逻辑错误与推理缺陷
逻辑错误型考题较多地出现在早期的逻辑考试中,近来已不再考类似的考题。因为在大纲中已规定“不考察逻辑学的专门知识”,所以,直接判断逻辑错误的考题今后应该不会再出现。今后要考对逻辑错误的辨析,也只能考逻辑错误的类比,比如问你“题干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下列备选项中的哪一项最为类似?”也就是让考生比较题干和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的相同或不同。这类逻辑错误类比型考题本书已把其归到下一节“类比与推理结构比较”。
另外,要求考生指出推理缺陷的考题今后还是很可能出现的,这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69. 有一种观点认为,到21世纪,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将有更多的人死于艾滋病。其根据是:据统计,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却持续快速发展;到21世纪,估计全球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将达到4000万至1亿1千万人,其中,60%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观点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因为,同样权威的统计数据表明,发达国家的艾滋病感染者从感染到发病的平均时间要大大短于发展中国家,而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只有发展中国家的二分之一。
以上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上述反驳所使用的方法?
a. 对“论敌”的立论动机提出质疑。
b. 指出“论敌”把两个相近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
c. 对“论敌”的论据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d. 提出一个反例来否定“论敌”的一般性结论。
e. 指出“论敌”在论证中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范围。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b。
本题属于指出推理缺陷。
题干所反驳的观点的结论是:到21世纪,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将有更多的人死于艾滋病;其根据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却持续快速上升。
题干对此所作的反驳实际上指出:上述观点把“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和“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这两个相近的概念错误地当作同一概念使用;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虽低于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发达国家的艾滋病感染者从感染到发病,以及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要大大短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其实际死于艾滋病的人数仍可能多于发展中国家。因此,b项恰当地概括了题干中的反驳所使用的方法。其余各项均不恰当。
(五)类比与推理结构比较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的,而且知道其中的一个对象还具有另一种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这一属性的推理。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是,现实中的事物的各个属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如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似的,那它们完全可能在另外的属性上也是相似的。
推理结构比较是主要从形式结构上比较题干和五个选项之间的相同或不同,即比较几个不同推理在结构上的相同或者不同。其解题基本思路是,着重考虑从具体的、有内容的思维过程的论述中抽象出一般形式结构,即用命题变项表示其中的单个命题,或用词项变项表示直言命题中的词项,每一个推理中相同的命题或词项用相同的变项表示,不同的命题或词项用不同的变项表示。做这类题型只考虑抽象出推理结构和形式,而不考虑其内容的对错,例如:地球上一切事物都是生物,长城是地球上的事物,所以,长城是生物。该三段论虽然大前提有误,但推理结构是正确的。有时,甚至题干本身的推理结构就是错误的,由于要求我们从中找出一个推理结构与题干类似的选项,因此我们同样不要在乎题干推理结构是否正确,只要找到一个类似结构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70. 法制的健全或者执政者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是维持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y国社会稳定但法制尚不健全。因此,y国的执政者具有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
以下哪项论证方式和题干最为类似?
a. 一个影视作品,要想有高的收视率或票房价值,作品本身的质量和必要的包装宣传缺一不可。电影《青楼月》上映以来票房价值不佳但实际上质量堪称上乘。因此,看来它缺少必要的广告宣传和媒介炒作。
b. 必须有超常业绩或者30年以上服务于本公司的工龄的雇员,才有资格获得x公司本年度的特殊津贴。黄先生获得了本年度的特殊津贴但在本公司仅供职5年,因此他一定有超常业绩。
c. 如果既经营无方又铺张浪费,则一个个将严重亏损。z公司虽经营无方但并没有严重亏损,这说明它至少没有铺张浪费。
d. 一个罪犯要实施犯罪,必须既有作案动机,又有作案时间,在某案中,w先生有作案动机但无作案时间。因此,w先生不是该案的作案者。
e. 一个论证不能成立,当且仅当,或者它的论据虚假,或者它的推理错误。j女士在科学年会上关于她的发现之科学价值的论证尽管逻辑严密,推理无误,但还是被认定不能成立。因此,她的论证中至少有部分论据虚假。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b。
题干的论证结构是:只有p或者q,才r。r并且非p。因此,q。
a项的结构是:只有p并且q,才r。非r并且p。因此,非q。
b项的结构是:只有p或者q,才r。r并且非q。因此,p。
c项的结构是:如果p并且q,则r。p并且非r。因此,非q。
d项的结构是:只有p并且q,才r。p并且非q。因此,非r。
e项的结构是:r,当且仅当p或者q。非q并且r。因此,p。
显然,在各选项中,b项和题干的结构最为类似。
小结
纵观本章对历届GCT联考逻辑考题的分类,所有题型可以进一步归结为两大类:
一是,具有gmat特色的逻辑推理题,这是主流题型,包括假设、支持、削弱、评价、归纳和解释六类题型;
二是,具有国内特色的非主流题型,包括逻辑相关、逻辑分析与逻辑应用三类题型。各类题型占整个逻辑卷面的比例大致如下表所示:
题 型 主流题型 非主流题型
(具有gmat特色的考 (具有国内特色的考
题,主要包括假设、支持、 题,主要包括逻辑相关、
削弱、评价、归纳和解释 逻辑分析、逻辑应用
六大类题型) 三大类题型)
直接从国外考
题翻译过来或 40% 0
略作汉化处理
国内最新命制 40% 10%-20%
以前的考题再考 0-10%
从中得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供考生参考:
1、GCT逻辑题的主流题型是逻辑推理题,而且其中有相当比例的考题直接来源于国外考题,显然,熟悉一下gmat等国外考题有利于备考。不过,从2003年起数学、语文、逻辑三科综合之后,由于题量减少了一半,估计直接考gmat原题的比例会减少,更多的题应该是借鉴其命题精神而命制的新题。因此,熟悉gmat逻辑的命题思路更为重要。
2、作为主流题型的逻辑推理题一般不需直接套用逻辑学知识,大部分逻辑试题总体上将结合题目内容来进行,注重的是题干和选项、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语义关联。也就是说,逻辑考试的发展趋势是逻辑知识的隐蔽化、潜在化,很少出现一般形式逻辑学意义上的考题,大量的考题只与逻辑学知识有间接的联系,凭直觉和经验就能解出来。因此,复习备考的关键是做题,并在实践中得到解题的感觉。
3、仅有少量的逻辑应用型考题于形式逻辑学直接相关,适当熟悉一下与mba逻辑考试直接相关的形式逻辑学知识(主要是指对当关系、复合命题推理等)有利于对这部分题型的解题。
4、也有部分考题来源于以往考题,因此,熟悉历届考题不仅有利于解题思路的确立,而且对以防考过的题再考这点来说也很有必要。
5、GCT联考的非主流题型基本上均是国内自行命制的,从gmat等国外考题找不到类似影子,因此,这类题的备考重点是研习历届GCT考题。
6、gmat等国外考试的逻辑推理题对GCT逻辑的备考确实有参考价值,但由于存在文化差异和语言上的问题,对一些翻译过来的gmat考题,由于存在翻译的准确性问题,考生最好能在逻辑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7、在GCT联考的所有科目中,逻辑是同等复习时间内提高最快,收效最明显的科目,在逻辑上适当多花些时间是尤其值得,特别是数学、语文、英语四科综合之后,考试时间更为紧张,因此,快速、准确的逻辑解题能力对提高综合科目整体乃至联考总分的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