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2008年GCT语文考试历史复习指导--近代史五

2008年GCT语文考试历史复习指导--近代史五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0-22

(十七)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①电
                     a.电流的产生——法拉第
                      &nbs, p; ,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
                     b.电的应用——爱迪生
              ②石油
                     由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而发展
       2.内燃机的发明及其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
              ①内燃机
              ②柴油机
              ③汽 车
              ④飞 机
       3.通讯事业的发展
              ①有线:              电报——摩尔斯
                                   电话——贝 尔
              ②无线:              电磁波——赫兹
                                   无线电通讯设备——马可尼
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科技与生产的发展——财富的集中
       2.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
       3.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4.垄断阶段的各国基本状况
              ①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②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政权——对内镇压、对外侵略
三、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
              ①美国经济为世界第一
              ②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英国——殖民帝国主义
              ①英国经济发展缓慢及其原因
              ②海外殖民地对英国经济的重要影响
       3.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
              ①法国经济落后及原因
              ②信贷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4.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容克——贵族地主)
              ①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及其原因
              ②容克掌握政权——军国主义传统
              ③容克与资产阶级互相渗透——侵略扩张
       5.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①农奴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封建
                                                  对内镇压
              ②沙皇政权的反动政策                            侵略、扩张(日俄战争)
                                                  对外扩张
       6.日本——带封建性、军事性帝国主义
              ①政府对企业的大力扶植——在政府保护下产生垄断
              ②垄断资本家带有浓厚封建性
              ③垄断资产阶级与军阀集团相勾结——军国主义、侵略扩张
四、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1.根本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矛盾焦点——争夺海外殖民地
       3.核心矛盾——英、德
五、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1.土耳其帝国的瓦解与巴尔干地区民族国家的独立
       2.各国介入对巴尔干的争夺
       3.德奥结盟,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形成
       4.法俄协定、英法协约、英俄协约
                                   “三国协约”
       5.军备竞赛的加剧

(十八)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一、亚洲的觉醒
       1.朝鲜
              ①日本用武力打开朝鲜门户——江华条约(1876年)
              ②日本镇压全琫准领导的甲午农民起义
              ③日本吞并朝鲜——《日韩合并条约》(1910年)
              ④日本解散朝鲜军队——全国性义兵运动
       2.印度
              ①寇松的反动政策
              ②国大党左翼领导各阶层人民反抗
              ③提拉克被捕——孟买政治总罢工(标志)——武装冲突
二、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
       1.帝国主义瓜分非洲
              ①掠夺人口
              ②腹地探险
              ③瓜分及其结果(七国)
       2.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①背景——英的企图贯穿非洲
              ②特点——宗教——“圣战”
              ③一度解放全境(打死戈登)
              ④被英镇压
       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①意大利的侵略
              ②孟尼利克统一全国
              ③意军公然入侵——抗意战争开始
              ④阿杜瓦战役——意败,承认埃国独立
三、拉丁美洲反帝反封建斗争
       1.独立后的拉丁美洲状况
              ①大地主掌握政权              封建
              ②大地主仍存并扩大
              ③美英侵略势力渗入——帝国主义
              ④革命仍是反帝反封建斗争任务
       2.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投*帝国主义
              ①迪亚斯的反动统治
                                                 镇压、压榨
              ②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推翻迪政权    (农民二支力量)
              ③反动政权的重建与美国出兵支持
              ④人民再次斗争——取得胜利    (工人“红色大队”)
              ⑤以法律形式确定革命成果——1917年新宪法 (性质)

(十九)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
二、大战爆发(1917.7.28)
       1.奥匈对塞宣战
       2.各国加入战争——交战双方:协约——同盟
       3.大战的性质
              ①总体
              ②局部
三、大战的基本概况
       1.欧洲
              ①三条战线:
                     a.西线:英、法——德
                     b.东线:俄——德、奥
                     c.南线:俄、塞——奥
              ②西线的重要战役(决定战局):
                     a.马恩河战役——阵地战
                     b.凡尔登战役——攻守战
                     c.索姆河战役——英首次使用坦克
       2.亚洲——南高加索、巴勒斯坦、两河流域
       3.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①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作战
                                           民族国家独立
              ②奥匈帝国的瓦解
                                           前线拒绝作战
              ③美国参战(加入协约方)
                                    中立期——发财
                     a.原因:
                                    时 机——借口
                     b.雄厚实力
              ④俄国爆发革命,退出战争
              ⑤德国内爆发革命,宣布投降
       4.大战的历史总结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08年GCT语文考试历史复习指导--近代史五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金融(专科) (2008-10-22)
·财税(专科) (2008-10-22)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