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0-11
采集常规设备: 1. 照相机 2. 高倍望远镜 3. 钢直尺、卷尺、涂料及毛笔 4. 放大镜、裂缝观测仪及保护层测定仪 5. 检查专用梯 6. 常规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平仪等 7. 有条件还可配备各种更为先进的检查设备如:桥梁监测车、红外线测距仪等 3.2.6桥梁定期检查的步骤 桥梁外业检查小组到达桥位后,对每一座桥应按顺序逐构件对其进行检查,以免发生遗漏。具体检查部位如下: (1)到达桥位首先面向桥梁右侧拍一张全桥正面照(第一次时) (2)检查桥面系统,顺序为:桥面铺装、伸缩缝、人行道、栏杆、排水系统。检查同时要填写好相应的检查表格。 (3)检查下部构造,从0号桥台右侧翼墙开始逐墩(台)依次按顺时针方向检查,每个墩台的检查顺序为:支座、台帽(盖梁)、墩台身、基础可见部位。检查同时要填写好相应的检查表格。 (4)检查上部构造,从第一跨开始逐跨检查。每一跨应从右侧开始依次检查每一片梁和每一构件。检查同时要填写好相应的检查表格。 (5)检查防护工程 (6)检查河床病害 (7)检查过程中应在损坏较为严重的部位,标上带颜色的涂料、拍照。 (8)在有养护工程师的情况下,由他们给出各构件及部位的印象评分和养护维修对策建议。 3.3各构件的检测表格及填写要求 本系统按上述构件的分类,对各类构件都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检测表格。每一种表格的检测内容、范围均不相同,它们分别为相应的动态数据库提供数据。 系统同时也对不同的缺损状况加以定义,力求桥梁检测工作即方便可行,又规范具体。 3.4小结 桥梁技术状况监测体系的合理性,是桥梁管理系统的重要基础。本研究提出了以基本构件为单元的桥梁检测方法,解决了由于桥梁结构的复杂性,而造成的桥梁损伤类型多样,缺损部位难以描述等问题。 系统制定了从检测方法、人员设备要求到检查步骤以及各构件检查内容等一系列完整系统的桥梁监测规程,不仅能用于完善《上海市桥梁管理系统》中的动态信息数据库,也同时为非系统使用者的桥梁检查工作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规程和依据。 本系统每一张检测表格中的调查数据项,损坏程度划分级别都分别与相应的动态数据库、各构件的评价模型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这样就使得检测目的更加明确,评价结果也更为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