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自考美学串讲笔记第四章(审美范畴论)2

自考美学串讲笔记第四章(审美范畴论)2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6

三、分析阐释题  

1.举例说明优美的特征。  
(1)基本原理  
  优美,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狭义的美,又称秀美、纤丽美、典雅美等,是与崇高相对的一种美的表现形态,它同崇高、悲剧性、喜剧性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 
  优美展示了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经过矛盾斗争所达到的平衡统一的状态,这种矛盾发展的特定阶段便决定了优美的基本特征,即和谐。优美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和谐共存关系中;从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普通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柔和、精致、轻盈、绚美、安静、秀雅、圆润、舒缓、清新、渐次等品格。在自然、人生和艺术中都有不同的表现。  

(2)分析说明  
  优美与崇高相反,它没有主客斗争历程的痕迹,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达到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交融无间的相对统一,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风和日丽的春天,密林幽径的景致,温柔多情的性格,温文尔雅的举止,都能给人和谐舒适的感觉,体现了其优美所在。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主人公皮肤自然的光泽,柔和流畅的线条是自然境界中优美的再现,而其不假修饰的装束,意味深长的笑所透露的丰富和谐的内在境界与其外在的美相互协调。整幅画色彩浓而不丽,线条流畅而又有所限制,表现出一种古典的、传统的雅丽和谐。它的内在和谐,外在和谐以及两者间的和谐使这幅画成了世界名作,给所有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带来优美的享受。  

2.结合李白《蜀道难》分析崇高的本质及特征。  
(1)崇高的本质: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既有客观存在的宏大现象为前提,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显现。  
(2)崇高的特征:崇高作为美的基本形态,它的对象常常是体积巨大、力量雄伟和气势磅礴的。崇高的东西往往通过令人惊心动魄的途径,刺激我们学习和赶上它,体现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信心,使得人们争奇好胜的心理得到满足,因而引起了一种愉悦感。  
(3)结合李白的《蜀道难》分析:  
  全诗由至难至险的蜀道的描述,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难于上青天"、"不与秦塞通人烟"、"地崩山摧壮士死"等形容和夸张,让人感到对象的形式令人压抑,受到惊骇,但是,正因为它雄放、险绝,才让我们感受到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气魄与艰难,让我们感到人在与自然抗衡过程中所体现的伟大精神力量,人的本质力量在惊险的蜀道开凿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感性显现。蜀道之难,充满了恐怖,更加让人们感受到主体的精神气魄,让人们不屈服于自然的心理获得了满足,从而引起了愉悦感。其险恶的背景在我们充满自信心的人类面前,依然可以从实践上征服,或从精神上征服,从中获得美感。而且从一个角度看,越是惊心动魄,越能调动我们浓烈的兴味。它与恬静的"床前明月光"虽然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同样能以其强烈鲜明的感性形态给我们以美感。从作家创作心态的要求与对艺术的效果的要求看,这种崇高的风格与优美风格是相辅相成的。 
  这类阐释题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本原理,二是具体分析。回答这类问题,首先应明确基本原理,即崇高的本质和特征,再将原理和具体分析结合起来。  

3.举例说明倡导崇高的社会意义。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回答:  
(1)首先应明确崇高对人的作用和意义:当崇高使人的精神得到振奋以后,人能从心理上克服巨大的自然等对象给他所造成的压抑、困难和痛苦,与之抗衡,从而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卓越与高超。这样,人不仅是具有动物本能的人,而且是作为社会的人,作为与对象抗衡的人,并在对崇高的欣赏过程中,使自己的生命力得以提升。  
(2)举例说明:  
  古罗马时代,朗吉诺斯针对当时的拜金主义和庸俗的气息,提倡崇高,以振奋人心。  
  刘勰针对齐梁时代绮靡的风气,倡导文学作品的"风骨"。  
  今天,在官僚主义、拜金主义风气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以权谋私、惟利是图、损人利已等一系列的不良现象,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呼唤崇高精神,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4.举例说明悲剧性的效果。
  回答此题应先明确悲剧性的效果是什么,参照(二)中第3题,可举一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悲剧性的效果:(1)人的内在心理规律,(2)人生境界的成就,(3)社会的发展。也可从这几个方面各举一例来说明悲剧性的效果。 
  例如: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的生存盗取天火,被神缚在山上,让鹰啄他的内脏。当我们观看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时,我们心情沉重、压抑,深感普罗米修斯的正义的精神时,我们不禁为之鼓舞,产生快感。当联想到在有限的人生中可以有普罗米修斯这样的无限的意义时,我们就能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将我们的个人置于历史的长河,想到历史的前进、文明的进步正是无数的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献身的结果。我们一方面满怀壮志,另一方面有坚信社会历史的螺旋式的上升历程。 

5.举例说明喜剧性的效果。 
  所谓喜剧性的效果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  
(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具有社会性内容的心理现象。单纯的生理意义上的笑,不属于审美意义上喜剧性的笑,如搔痒等。喜剧性的笑必须具有社会性的内容。有些自然环境只有在此附社会环境的时候,才觉得是可笑的。如鸭子的走路,步履蹒跚,像老太婆,企鹅像个笨重的大胖子等。  
(2)笑的感情必须与理智作出的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相不相容。  
(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产生的。有时候,某些社会环境和语言文化圈子里的人认为好笑的事情,另一种社会环境,另一种语言文化圈子的人,不一定感到好笑。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变成高老庄的女儿,猪八戒在不知情中背上了重重的孙悟空。这是中国人很熟悉的滑稽场景,大家见了不禁哈哈大笑。大家笑的是人化了的猪八戒,滑稽场面也是社会性场面。这里没有人谴责本性不坏的猪八戒,只是看着他笨拙粗莽的蠢样子才觉得好笑,这里并不含有任何是非判断,也无强烈的憎恶之情。再者,这个故事很容易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引起共鸣式的笑。对于不知道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不知道猪八戒的好色蠢笨的外国人来说,他们只会疑惑,而不会发笑。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自考美学串讲笔记第四章(审美范畴论)2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