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资料第二章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资料第二章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6
第二章 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第一节  领导
  领导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领导的属性:属性:就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领导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2、领导活动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尤其还具有社会属性。
  为什么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领导的本质?1、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的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决定领导活动中主导要素得以形成。3、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的相互关系。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本质。
  领导的特征:1、领导认识的特征(原则性、超前性、综合性、创造性、系统性)2、领导实践的特征(依附性、目标性、组织性、协调性、超脱性)
  (二)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
  领导的本质: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与掌握生产资料的阶级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
  搞好领导服务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学者和学生的关系。
  第二节 领导者
  (一)领导者的含义
  领导者的概念:领导者是指在社会共同活动中, 在一定的职位体系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体。
  领导者的本质:领导者与其他社会实践主体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是领导者内在的固有属性。领导者的本质是由其在社会活动中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地位所决定,并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
  领导者的特征:1、拥有职权;2、负有责任(政治责任;工作责任;法律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
  (二)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地位: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体是认识和实践对象活动的发动者、实施者和责任承担者。主体性可概括为:自然性;主动性;主观性;创造性,领导活动的主体只能是领导者,领导活动的主客体关系只能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作用:首先,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其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再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第三节  被领导者
  被领导者的概念:是指在领导者的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为实现组织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体。领导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领导;二是相对领导。
  被领导者的本质:是指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它是由被领导者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决定着。
  被领导者的特征:1、服务性;2、受动性;3、对象性;4、源泉性;5、不担任职务或担任较低职务。
  (二)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怎么才能做一个好的被领导者?1、服从领导;2、支持领导;3、监督领导。
  第四节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的内涵: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内涵非常丰富,贯穿于领导科学的每一个范畴。从性质上说,二者的关系也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协调统一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二者的冲突。
  社会主义社会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正确关系的表现:1、相互信任的关系;2、相互促进的关系;3、相互支持的关系;4、相互转化的关系;5、相互监督的关系。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资料第二章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