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合同的保金
合同的保金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或不增加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损害,允许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或代位权,以保护其债权。合同法规定合同保金的目的在于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合同保金措施的行使应在合同有效成立期间,且已发生了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合同保金的主要方式是代位权或撤销权的行使。所谓代位权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代位权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这是因为代位权涉及到债权人、债务人、债务人的债务三方法律关系,且代位权的行使同时又影响到其他债权人的权利乃至债务人的利益。所谓撤销权是指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与代位权同属合同保金的形式。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同时,它们也不同于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撤销权的行使亦应符合法律规定。本章亦属合同法课程的重点章节。学员学习此章内容,应了解合同保全的概念和特征,理解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概念和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概念,弄清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和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是:(1)基础知识;合同保全的概念及特征;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概念及特点;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概念等。(2)重点及难点问题;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要件;如何理解债权人的代位权的行使及其效力;撤销权与代位权的区别;债权人的撤销权与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的不同;撤销权行使的构成要件;怎样理解撤销权的行使;撤销权的效力如何等。其中,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案例是本章的又一重点问题。
第八章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是在合同履行前或履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特定的情况,合同当事人修改合同内容或将合同权利义务转让给他人享有或履行的行为。狭义的合同变更权指合同内容发生变化。广义的合同变更不仅包括合同内容的变化,也包括合同主体的改变。合同的转让实际上就是合同主体的变更。由于合同是当事人基于特定目的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除了即时清结者我,大多数的合同均是要在合同生效后的一定时期内或相当长的一定时
期内履行。这样就可能由于某种客观情况的变化,导致合同的履行存在一定的困难或通过对合同调整,会使合同的履行效果更好。但对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又往往会影响到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最初目的。甚至其目的不可能达到。因此、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来进行。合同的变更在这里是狭义说,仅指合同内容的改变。当事人变更合同内容应符合法律要求。合同主体的变更乃是合同的转让,它又区分为合同权利的全部或部分转让、合同义务的全部或部分转让。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的全部或部分转让三种情况。但不论哪种转让均须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方式等来进行。同时、由于合同变更和转让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还应当依法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法律责任。本章是合同法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尤其是本章第二节的内容。学员学习本章内容。应了解合同变更的概念和合同转让的概念与特征,理解合同转让的原因和种类。掌握合同变更的条件和法律效力。弄清合同权利、合同义务、合同权利和义务转让的条件和效力。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是;(l)基础知识;合同变更的概念;合同变更的类型:合同变更的效力;合同转让的基本类型。(2)重点及难点问题:合同变更的条件;合同权利转让的概念;合同权利转让的原因;合同权利转让的要件;合同权利转让的效力;合同义务转让的概念;怎样理解合同义务转让中给责的债务承担;债务承担合同成立后,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产生债务承担的效力;合同义务转让中免责的债务承担的效力如何;什么是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的概括转移;合同承受的概念、生效条件及效力;合同权利和义务概括转移的方式如何等。此外,应注意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运用本章和相关章节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