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经济学试题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经济学试题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6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消费经济学从微观角度研究消费者行为采用的方法是(    ) 
A.实证分析法       B.总量分析法 
C.平衡分析法       D.规范分析法 
2.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     B.消费需求与总需求 
C.消费与经济增长      D.宏观消费问题与微观消费问题 
3.消费者将其个人可支配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进行分配属于(    ) 
A.消费者资源的初次分配     B.消费者资源的再分配 
C.消费者的资源消费      D.消费者的选择消费 
4.站在购买者和消费者立场上进行的活动和行为是(    ) 
A.决策者行为       B.生产者行为 
C.销售者行为       D.消费者行为 
5.关于需求价格弹性,说法正确的是(    ) 
A.需求价格弹性等于0时,需求量的变化等于价格的变化 
B.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价格变动不会引起总收益变化 
C.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说明弹性充足 
D.需求价格弹性等于时,说明完全无弹性 
 6.利息率的提高使人们认为未来可获更多利息,从而增加当期消费,减少储蓄,这种效应属于(    ) 
 A.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 
 C.利率效应        D.风险效应 
 7.居民为了应付子女教育费用支出增加而进行储蓄,这种储蓄的动机是(    ) 
 A.生命周期储蓄动机      B.谨慎储蓄动机 
 C.预防性储蓄动机      D.目标储蓄动机 
 8.国家在公民患病、年老、意外事故等情况下,对公民受到的损失或生活处境的困难给予物质帮助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的制度是(    ) 
 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保障 
 9.以下关于风险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按照风险可否避免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B.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 
C.所有人都爱好风险 
D.收益与风险成正比 
10.在居民可以选择的有关金融资产中,按风险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 
A.政府证券、公司债券、公司股票    B.公司股票、政府债券、公司债券 
C.公司股票、银行存款、政府证券    D.政府证券、公司股票、基金 
11.无差异曲线(    ) 
A.反映消费者的预算约束 
B.显示可以为某个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所有商品组合 
C.与消费者收入有关 
D.与商品价格有关 
12.消费信贷是(    ) 
A.个人金融业务形式       B.家庭金融业务形式 
C.集体金融业务形式       D.社会金融业务形式 
13.消费信贷中,消费者贷款的利率弹性表现为(    ) 
A.弹性较高         B.弹性较低 
C.单位弹性         D.无限弹性 
14.在经济起飞过程中的高速增长阶段,三大产业的变化特征是(    ) 
A.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 
C.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D.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一、三产业比重上升 :



22.为了刺激经济,政府决定增拨10亿元来修筑机场,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政府支出与消费支出的变动是(不考虑挤出效应)(    )
A.政府支出与消费支出各增加10亿元
B.政府支出大于10亿元,消费支出增加10亿元
C.政府支出增加10亿元,消费支出增加大于10亿元
D.政府支出和消费支出总计增加10亿美元
23.工资增加后,如果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工人的消费行为会表现为(    )
A.减少闲暇时间,增加工作时间 
B.减少工作时间,增加闲暇
C.同时减少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  
D.同时增加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
24.假定政府没有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
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
C.政府支出持平        D.政府税收减小
25.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经济萧条但减少了政府债务  
D.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少了政府债务
26.恩格尔定律指的是(    )
A.食品支出比重与收入水平的提高持平  
B.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C.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D.食品支出比重与收入水平提高没有关系
27.下述不属于消费方式的是(    )
A.消费需求的满足方式  
B.消费供给的满足方式
C.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的结合方式  
D.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结合的实现途径:


28.商品性消费的初级阶段是(    )
A.公共产品的商品化      B.全部产品的商品化
C.生产性产品的商品化     D.消费品的商品化
29.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物质基础是(    )
A.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     B.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
C.社会服务行业价格水平的下降   D.消费者时间价值观念的增强
30.经济的负外部性针对的是(    )
A.未被市场交易包括在内的额外成本  
B.包括在市场交易中的附加费用
C.已追加到产品成本中的部分  
D.已追加到商品成本中的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从消费的社会实现途径角度,消费方式可以划分为(      )
A.个人消费       B.集团消费
C.半自给性消费      D.自给性消费
E.商品性消费
32.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原因有(      )
A.收入水平大幅增加     B.实际正利率  
C.风险预期增加    D.商品短缺
E.节俭的传统文化
33.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时,面临的风险主要有(      )
A.资产流动性风险
B.利率风险
C.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D.抵押物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
E.抵押物产权风险
34.下列关于投资乘数表述不正确的有(      )
A.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50%,则投资乘数为5
B.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50%,则投资乘数为2 
C.边际消费倾向为0时,投资乘数为1
D.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投资乘数越高
E.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投资乘数越低
35.消费者决定不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原因包括(      )
A.对非劳动时间的偏好较强   B.对收入的偏好较弱
C.缺乏劳动能力      D.天生懒惰
E.工资低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12分)
 36.今有两种一年期债券,面值均为1000元。A券年利率为10%,购买价格1005元。B券年利率为8%,购买价格950元。若A券为免税债券,B券为纳税债券。当利息所得税税率为20%时,比较两种债券的收益情况,做出投资选择。(要求写出文字公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7.联系实际说明社会阶层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38.简述影响宏观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
39.概述持久收入假定的基本内容。
40.简述消费者行为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6分)
 41.七十年代,人们感叹“搞导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九十年代,社会出现了“知本家”阶层,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社会的“文凭热”持续升温。请用消费经济学的理论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解释。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经济学试题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