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企业管理学自学笔记-第十六章设备管理

企业管理学自学笔记-第十六章设备管理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6
第十六章设备管理
  第一节设备的使用
  一、设备的使用方针
  设备的使用方针是:爱护使用,包括坚决制止设备使用中的蛮干和防止设备的闲置不用。
  二、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技术经济措施6点P370:
  1.针对设备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制定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
  2.为各类设备配备合格的操作人员,实行凭操作证使用设备的制度;
  3.合理安排生产任务,使每台设备做到合理负荷、安全运转;
  4.创造良好的使用环境和条件;
  5.合理规定设备使用限额;
  6.把操作工人组织到设备管理中来。
  第二节设备的维护与修理
  一、设备的维护与修理
  主要包括例行保养(一级和二级保养)、设备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设备的监测工作(诊断技术)。
  二、设备的修理3种制度P372
  1.计划预防修理制度,简称计划预修制度,基础是设备的磨损理论与规律,主要包括日常维护、定期检查、计划修理、项目修理(具有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能做到在节省维修费的条件下,有效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的特点。);主要特点P373:通过计划来实现修理的预防性,包括2个P373基本手段:
  1)计划修理方法,包括标准修理法、定期修理法、检查后修理法。
  2)修理的定额标准,主要包括5点P373-374:
  (1)修理周期及其结构
  (2)修理复杂系数(用来表示不同机器设备修理复杂程度,计算修理工作量的假定单位)。
  (3)修理劳动量定额;
  (4)修理费用定额;
  (5)修理停歇时间定额。
  2.保养修理制度
  由一定类别的保养和一定类别的修理所组成的设备修理制度,特点:A打破分工绝对化的界限,由操作工人承担设备的保养,把操作工人参加设备的修理具体化、制度化;B进一步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方针。
  3.预防维修制度(PM),主要包括5点P374-375:
  (1)日常维修;(2)事后维修;(3)预防维修(目的是在节约维修费用的前提下,保证生产需要,泛指一种设备管理与维修体制,如: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TPM);(3)改善维修(目的是提高设备的性能、效率、精度、节能等);(4)预防维修(指在进行新设备设计、制造时,考虑到提高设备的可靠度、维修度与经济性);(5)预知维修(又称为预测维修、预报维修,是在设备监测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设备维修方式)。
  三、设备的磨损与故障规律
  1.设备的磨损规律,包括3个阶段P375:
  1)初期磨损——(磨损速度快,但时间较短)
  2)正常磨损阶段——(设备处于最佳技术状态,设备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最有保证)。
  3)剧烈磨损阶段——(设备的性能、精度迅速降低)。
  2.设备的磨损是客观必然,可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1)设备的正常磨损阶段是设备处于最佳技术状态,应尽量延长设备的最佳技术状态的延续时间,保证优质、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2)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及时进行修理,防止影响生产。
  3)研究、掌握各类零件的磨损规律,进行预防性的计划修理。
  3.设备的故障规律,形成三个时期,形状犹如一个澡盆,又称为“澡盆理论”,具体包括P376:
  1)初期故障(重点工作是细致地研究操作方法,并将设计、制造中的缺陷反馈给设备制造商)。
  2)偶发故障期(重点工作是加强操作管理,做好日常维护保养)。
  3)磨损故障期(重点工作是进行预防性维修和改善维修)。
  四、设备维修与设备劣化
  1.设备劣化产生的原因和类型P377:包括技术劣化(原因:耗损、损坏污损——即使用劣化、自然劣化、灾害劣化)和经济劣化(原因:贬值)。
  2.设备物质技术劣化的经济损失6种P378:减产损失、产品质量下降损失、成本增加损失、恢复生产的损失、安全以及操作工人劳动情绪下降损失。
  3.设备劣化和维修费的综合平衡,是追求维修经济性的重要课题2种情况P378:
  1)维修费大于设备劣化损失和停机损失之和,是过剩维修。
  2)维修费用小于设备劣化和停机损失之和,是维修欠帐。
  五、设备维修与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
  1.设备管理应取得的成果:A设备的技术最佳状态;B维修与管理费的最经济。
  2.设备技术状态指标:
  设备的完好率=完好设备的总台数/设备总台数×100%
  故障率=故障停机时间/生产运转时间×100%
  3.设备维修经济指标:
  生产单位产品维修费=维修费用/产品总产量
  维修费用率=维修费用/总生产费用×100%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企业管理学自学笔记-第十六章设备管理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