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考试内容(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以课程考试大纲为标准。本课程共十三章,分别阐述了质量管理的理念、过程、系统及有关的工具、方法。其重点内容为:
第一章介绍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及质量管理发展的过程。重点是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质量成本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第二章介绍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及现代质量管理的框架。重点是戴明等质量管理大师的主要思想和理念,三大质量奖及其所体现的卓越绩效模式,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构成和作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介绍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寻求顾客满意的途径和方法。重点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的概念,企业实现顾客满意的途径,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环节。
第四章介绍领导与战略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活动过程。重点是组织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的概念,战略计划活动的过程,标高分析的概念、作用及其步骤。
第五章介绍TQM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重点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员工培训的计划和实施,绩效考核的含义和功能,高效团队的特征。
第六章介绍过程管理和系统管理的概念及主要做法。重点是过程与过程管理的含义,过程的类型,过程管理的要求,ISO9000中的系统管理模式,质量机能展开的方法和过程,过程改进的步骤和方法。
第七章介绍质量改进及其组织实施过程和质量改进的方法。重点是质量改进的概念和特征,质量改进的工作流程,六西格码管理的过程,戴明环。
第八章介绍绩效测量与信息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做法。重点是测量与信息管理的含义,绩效测量的内容,绩效测量的步骤。
第九章介绍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做法。重点是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概念,传统采购与现代采购的区别,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原则,供应策略模型,供应商关系的控制,供应商关系改进的内容。
第十章介绍统计的基础知识与常用的统计技术和方法。重点是数据的类型,常用统计参数,变异的来源和类型,统计推断使用的技术,抽样检验的特点和类型,过程能力研究的内容,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控制图的原理、类型及应用程序。
第十一章介绍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重点是因果图的用途和应用时注意的问题,排列图的原理和用途,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散布图的种类,矢线图的构成及其步骤。
第十二章介绍可靠性及其相关的概念和可靠性管理的内容。重点是可靠性的概念、可靠性的度量、可靠性设计、可靠性管理的内容。
第十三章介绍标准化、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的相关概念、基本活动及其实施要求。重点是我国的标准体系和国际标准体系,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标准化的形式,认证制度的含义,认证的分类,政府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