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自学考试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三)

自学考试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三)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5
 61.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排列层次,这也是消息主体部分常采用结构形式之一
  62.按逻辑顺序来写作,即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或问题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材料,考虑和安排段落结构,顺着这人脉落下笔,不受时间顺序的约束
  63.按逻辑顺序写作的特点
  采用这种层次结构,有利于反应出事物内部发展规律,提示出事物本质特点与意义,因而会有较强的说服力
  64.以逻辑关系为叙述线索,这种写法较易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阶段明,在非事件性新闻较广泛采用这类结构形式,所谓按逻辑顺序来写,其具体方式也有不同,各部分之间或是因果关系,或是递进关系,或主从关系,或是对比关系,或是并列关系,或是点面关系等。
  65.如何做到结构形式灵活机动
  ① 大体须有
  ② 要突破模式,勇于创新
  66.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求
  ① 要材料集中,观点突出
  ② 层次要分明,分段要恰当
  ③ 要善于自然过渡,并适当注意照应
  ④ 要有点波澜
  67.围绕主题精选材料,便能使观点与材料统一起来,而这正是新闻能否写得鲜明有力的关键。
  68.层次是文章展开的步骤,文章中各层意思的次序。
  69.常见的照应手法有多处互相照应和首尾呼应。
  70.要有点波澜办法之一是适当运用倒台叙插叙,办法之二是有点转折起伏,办法之三是运用多种表述手段来表现事实。
  71.结尾是终结,凝合,收束文章内容而组成之末段落文字,也是结构布局中颇为重要一个环节。
  72.结尾的作用
  结尾收的好,利于深化主题,能帮助读者加深对全文内容理解,或者留有余味,文章的表达交果因而得到增强。
  73.多数消息什么不必有结尾
  ① 文章的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外加的尾巴,因此要不要结尾和怎样结尾必须同整篇文章的结构联系起来通盘考虑。
  ② 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摆正事实,通常也就讲究道理,因而一般不必点题作结
  ③ 从新闻尽可能短的要求来看,很多情况睛也不大容易讲特意添个尾巴
  ④ 读者往往是在比较匆忙情况下读报的,适应这样的情况,导语好坏显然至关重要,而结尾相对地却似乎无关大局,由此扑克来,多数新闻不必有结尾,正是由新闻宣扬基础要求和特点所决定的,似乎可以说是新闻写作中特有的,一种合乎规律性的现象
  74.什么情况下需要结尾
  特写性消息即新闻素描,有结尾的写法很多
  ① 它一般不必采取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写尖,不一定把事情有的结果或高潮放在开头,百是放在消息后头
  ② 它要集中描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象或某一片断,特点是再现,因而不少时候要求开头,中间结尾三者俱全。由此看来没有结尾和要不要结尾,既取决于如何更好地表达内容的需要,同时也受到体裁和结构形式的制约,有些时候还得根据特定情况掌握。
  75.新闻结尾要有新闻个性
  ① 紧扣事实不空泛
  ② 增添信息不重复
  ③ 启发诱导不说教——让事实说话
  76.结尾的意味
  ① 点化主题
  ② 展示前提
  ③ 指明动向
  ④ 留下思索
  77.什么是新闻背景
  ① 是有关新闻事件上的历史和环境的材料
  ② 可以用来衬托和说明新闻事实的因而也有人把它称作衬托性叙述或事实背景
  ③ 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78.新闻背景切用着眼分为三类
  ① 对比性背景材料
  ② 说明性背景材料
  ③ 注释性背景材料
 
 79.什么是对比性背景材料
  是对事物进行前后,左右,正反的对比衬托,以突出新闻事件的意义,或阐明一窍不通主题,表明某种观点的背景材料
  80.对比是证明和说服的一种有力手段,它在新闻写作中广泛运用
  81.以比写法实际上是对新闻事实所作的一种衬托,即所衬,而那用来与主要新闻事实对比的一方,便是对比性背景材料而不是别的什么
  82.什么是说明性背景材料
  是用来说明和解释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条件与环境,人物的行为活动背景材料,其作用在于能使新闻内容容易理解,全面深刻,新闻的意义显得清楚,突出。
  83.能以说明和解释新闻事实,可以是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
  84.历史背景材料既可以用来以比衬托,新闻事实,也往往用来说明和解释新闻事实。
  85.什么是注释性背景材料
  用以帮助读者看懂新闻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的背景材料,它包括产品或其它物品性能等的说明,对导语里的事件进行注释使读者加以理解。
  86.新闻中背景材料的作用
  ① 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具体条件和起因,提示事实的实质,帮助读者全面地正确地理解新闻内容,接受新闻所传播的经验与观点(说明作用)
  ② 对比衬托新闻事实,以显露新闻价值和新闻事件的意义,从而使用权读者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突出深化主题)
  ③ 巧妙地表明记者本人观点,流露作者的政治倾向,传达作者的叫想感情,能代替作者发挥议论从而使新闻显得客观(表明观点)
  ④ 丰富新闻内容使之充实饱满,富有立体感,并增加新闻情趣,新闻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得到加强(增加感染力)
  ⑤ 传播知识,开人眼界,扩大读者知识面,给人以趣味(传播知识)
  87.运用背景材料要求
  ① 交待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
  ② 要紧扣主题,为表达新闻事实服务
  ③ 材料不宜多,文字不宜长
  ④ 要述之有味
  88.左右交待背景祥略的因素
  ① 取决于新闻内容表达的具体需要
  ② 取决于读者的需要情况
  ③ 因写作作者意图不同而有差别
  89.背景的叙述要为表达新闻事实服务要支撑新闻事实,突出新闻主题
  90.如何做到材料不宜多,文字不宜长
  ① 关键问题上交待背景
  ② 选用的背景材料要典型
  ③ 别写冗长的过程
  ④ 别堆砌数字和头衔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自学考试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三)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