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历年已考过的大题
简答题:
1.人民军队中实行的三大民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000下)
参考答案:(考点:教材第76页)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他提出在人民军队中要实行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
第一,政治民主,即不论职务高低,官兵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第二,军事民主,即发动士兵参与讨论作战计划,练兵时官兵互教互学;
第三,经济民主,即经济公开,士兵参与部队内部的经济管理。
人民军队中实行的三大民主,调动了广大士兵的积极性,焕发了指战员的革命热情,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2.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的关系是什么?(2001上)
参考答案:(考点:教材第57页)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第二,着重武装斗争,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开展其他形式的斗争,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其他形式的斗争围绕着武装斗争。没有其他形式的斗争配合,武装斗争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3.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改革总路线及土改中应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什么?(2001上)
参考答案:(考点:教材第73页)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
第一,1947年12月,毛泽东指出了土改中应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二是必须坚定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第二,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2002下)
参考答案:(考点:教材第63-64页)
第一,1928年,毛泽东在领导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第二,三者的关系是: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是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第三,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5.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什么?(2003/4)
参考答案:(考点:教材第73页)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6.“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2004/1)
参考答案:(考点:教材第73页)
第一,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的原则。
第二,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提出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
第三,“三湾改编”开始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7.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辨证关系是什么?(2004/4)
参考答案:(考点:教材第63-64页)
第一,1928年,毛泽东在领导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第二,三者的关系是: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是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第三,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8.为什么说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要相互配合?(2004/7)
参考答案:(考点:教材第57页)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第二,着重武装斗争,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开展其他形式的斗争,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其他形式的斗争围绕着武装斗争。没有其他形式的斗争配合,武装斗争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论述题:
1.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2000上;2003/10)
参考答案:(考点:教材第58、59页)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原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地阐述了在中国的国情条件下,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原因: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第二,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对革命进行武装镇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能以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暴力,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第三,敌人力量对比悬殊,帝国主义之间、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伟大意义是什么?(2001下)
参考答案:(教材68页)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历史证明:沿着这条道路前进,革命才能顺利地发展;如果背离了这条道路,中国革命就遭受挫折或失败。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第三,这一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树立了榜样。
第四,这一理论及其实践,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3.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历史意义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迪意义是什么?(2003/1 )
参考答案:(教材68页)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历史证明:沿着这条道路前进,革命才能顺利地发展;如果背离了这条道路,中国革命就遭受挫折或失败。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第三,这一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树立了榜样。
第四,这一理论及其实践,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