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B)
A.根本保证
B.必要条件
C.依靠力量
D.决定因素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各民主党派的性质是(D)
A.新民主主义政党
B.各阶级的联盟
C.资产阶级政党
D.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联盟
3.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全国最高组织形式是(A)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座谈会
D.最高国务会议
多项选择题
1.新中国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ABCDE)
A.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E.和平共处
非选择题
简答题:
1.革命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的内容是什么?(2000上、2001下)
参考答案:(教材93-94页)
第一,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第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第二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前者是在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劳动阶级的联盟,是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主体;后者是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的联盟,这一联盟造成了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复杂性。
第二,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个联盟是非基本的,但又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002上、2004/1)
参考答案:(教材111-112页)
第一,广泛的代表性。在选定政协代表时,既注意“严肃性”,更注意“广泛性”代表性的精神,并一直体现在我国历届政协代表的人员之中。
第二,存在时间的长期性。人民政协是各革命阶级和一切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它不会随形势的变化而消失,它是一个长期性的组织。
第三,政治上的独特地位。在活跃国家政治生活、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多党合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什么是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2003/1)
参考答案:(教材95页)
第一,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实行的一项重要的策略方针原则。
第二,所谓独立自主,就是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第三,独立自主原则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要讲统一性。为结成联盟必须具有的共同的东西,统一战线中的各方都必须遵守,不得随意违背和破坏。这就是坚持统一性。另一方面,要讲独立性。如果只讲统一性,不讲独立性,那就谈不上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是既统一,又独立。
4.统一战线中怎样正确处理劳动者联盟与非劳动者联盟的关系?
参考答案:(教材93-94页)
第一,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第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第二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第二,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个联盟是非基本的,但又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要正确地领导革命统一战线,就必须正确地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既不能为了第二个联盟而削弱第一个联盟,也不能在强调工农联盟的同时,反对和放弃第二个联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两个联盟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对统一战线的巩固、对革命事业的发展,关系极大。:
论述题:
1.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实现对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2000下)
参考答案:(教材99-100页)
第一,要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和路线,集中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共同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第二,要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在政治上把同盟者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党的政治教育和理论宣传是实现领导的重要途径。
第三,率领同盟者同敌人作斗争并取得胜利。斗争的胜利会坚定同盟者的信心,提高党的威信,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权。
第四,照顾同盟者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这是党实现领导权的一条重要原则。
第五,要不断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保持党在思想政治上的一致性,发挥每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同盟者去共同奋斗,实现党的领导作用。
2.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是什么?怎样正确处理这两个联盟的关系?(2002下、2003/4 )
参考答案:(教材93-94页)
第一,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第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第二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前者是在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劳动阶级的联盟,是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主体;后者是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的联盟,这一联盟造成了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复杂性。
第二,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个联盟是非基本的,但又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第三,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要正确地领导革命统一战线,就必须正确地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既不能为了第二个联盟而削弱第一个联盟,也不能在强调工农联盟的同时,反对和放弃第二个联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两个联盟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对统一战线的巩固、对革命事业的发展,关系极大。
3.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可能性是什么?(2003/10)
参考答案:(教材86-87页)
第一,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看: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其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在中国分别支持各派,使中国统治阶级四分五裂,呈现出各种政治派别的矛盾。
这在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第二,从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看: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
中国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但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而且革命要求强烈,是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另一方面,这个阶级又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个阶级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努力争取的力量,是革命的动力之一;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但其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由于他们的各集团依附于不同的帝国主义,当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激化,革命的锋芒主要对着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以其他帝国主义为后台的集团,便有了参加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暂时同盟者。
因此,在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建立广泛统一战线具有现实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