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社会评价
一、考试要求与内容辅导
(一)考试要求
1.了解社会评价的特点、作用和范围。
2.熟悉社会评价的内容与步骤。
(二)内容辅导
同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一样,社会评价也是项目评价和选择中的重要一环。但并非任何环境下的任何项目都需要进行社会评价,社会评价有一个适用范围。
本章从社会评价的发展现状人手,介绍了社会评价的特点、评价范围、层次、作用、原则和要求,以及社会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步骤;并建立起了社会评价的结构框架(见教材P231的图9-l"社会评价框架"),对社会评价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学习时,要理解和熟悉这个框架,它为我们提供了社会评价的规范模式,便于我们在社会评价的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操作。
二、复 习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社会评价的步骤。
A.社会调查 B.识别社会因素 C.项目风险分析 D.论证比选方案
2.下列()属于识别社会因素步骤中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因素。
A.对就业的影响 B.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C.对能源节约的影响 D.对人民风俗习惯的影响
3.项目在进行社会评价,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时有如下几个步骤,下列选项中,()的次序是正确的。 ①在可比的基础上按照有无分析法的原则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②合理确定所分析指标的标准 ③在衡量影响重要程度的基础上,对各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和排序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 ②③①
4.下列选项中()不是社会评价的特点。
A.宏观性和长期性 B.目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客观性和专业性 D.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性
5.综合考察项目的社会性,通常采用()。
A.单一指标分析法 B.多目标综合评价法 C.定性分析法 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社会评价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A.项目的受益者是谁 B.受益者的受益面有多大 C.项目的受损者是谁 D.怎样给予合适的补偿 E.脆弱群体的确定
2.项目的社会风险分析表中应反映出()等内容。
A.居民的收人 B.持续时间 C.可能导致的后果 D.措施建议 E.风险因素
3.社会评价中快速评价法的步骤为()。
A.识别主要社会因素 B.确定利益群体 C.估计接受程度 D.列出备选方案 E.为项目实施做准备
4.社会评价中,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项目对所在地区的文化教育的影响,可采用的统 计数据有()。
A.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地区的小学生人学率 B.人均拥有的大学毕业生人数 C.大专院校科研人员人数 D.人均科技图书拥有量 E.人均科研人员拥有量
5.下列选项中()是常用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A.利益相关者分析法 B.头脑风暴法 C.财富排序法 D.德尔菲法 E.排序打分法
(三)判断题
1.项目涉及的社会因素、社会影响和社会风险可以用统一的指标、量纲进行判断和评价。()
2.社会评价通常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参数评价与经验判断相结合,并以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为主的方法。()
3.定量分析一般要有统一的量纲,一定的计算公式和一定的判别标准。()
4.并不是任何环境下的任何项目都需要进行社会评价。()
5.社会评价中,通用评价指标多,专用指标少;定量指标少,定性指标多。()
三、参考答案与难点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C 5.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DE 3.ABC 4.ABCD 5.ACD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二、复 习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A.保障和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B.保证项目的盈利 C.预防团建设项目实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D.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下面是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建设程序对照表,其中正确的对应关系应为()。
A.①—①,②—②,③—③,④—④,⑤—⑤
B.①—③,②—①,③—④,④—⑤,⑤—②
C.①—①,②—③,③—④,④—⑤,⑤—②
D.①—③,②—①,③—⑤,④—②,⑤—④
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A.准备阶段 B.正式工作阶段 C.报告书编制阶段 D.报告书审批阶段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壤环境调查的内容。
A.土壤类型 B.城镇、工矿、交通用地面积 C.人均占有土地面积 D.水土侵蚀面积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评价环境质量变化效益(或费用)的方法。
A.直接法 B.替代市场法 C.环境补偿法 D.快速社会评价法 E.资产价值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的政策依据。
A.实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B.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
C.实行权、责、利明晰的政策
D.实行污染者负担,受益者补偿,开发者恢复的政策
E.实行积极投人、加大力度的政策
2.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作用是()。
A.保证和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B.预防因建设项目实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C.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D.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E.积极培养全民环保意识
3.下列选项中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求的是()。
A.环境影响评价要符合政策
B.环境影响评价要与项目利益相一致
C.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有针对性
D.环境影响评价应具科学性
E.环境影响评价要与经济建设相适应
4.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具有的基本功能是()。
A.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B.为项目避免或减少社会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C.为设计工作制定防治措施
D.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E.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5.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之一的评价适用标准,应包括()。
A.环境质量标准 B.项目产出物质量标准 C.污染物排放标准 D.总量控制指标E.生态平衡标准
6.在对环境影响分析时,我们一般可将环境本身分为()。
A.自然环境 B.生态环境 C.经济环境 D.社会环境 E.美学环境
7.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中,社会环境因素应分析的影响因素包括()。
A.个人环境利益 B.集体环境利益 C.社会相互影响 D.集体福利 E.个人福利
8.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格式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一监制,应包括()。
A.项目基本情况
B.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平面布置示意图
C.周围环境概况和工艺流程与污染流程
D.项目排污情况及环境措施简述
E.项目的建筑标准表
9.在运用环境影响的效益费用评价方法时,根据补偿环境恶化的费用来确定环境价值,通常运用的方法为()。
A.人力资本法 B.防护费用法 C.恢复费用法 D.资产价值法 E.费用累进法
(三)判断题
1.经济建设和资源保护要协调发展,其主要的含义就是"三建设、三同步、三统一";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既可在项目的建设前期开始进行,又可在项目的建设期间分步进行。()
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中,报告书编制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4.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基础,并且贯穿于整个评价工作的全过程。()
5.市场价值法是利用因环境质量变化而引起的产品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评价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果。()
6.人力资本法是一种对于环境质量的变化引起的,使人类健康受损,以至于失于劳动能力,给社会带来负担,从而造成损失的一种估算方法。()
三、参考答案与难点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C 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D 3.ACD 4.ACD 5.ACD 6.ABDE 7.ACDE 8.ABCD 9.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