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陶瓷概述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陶瓷概述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23
      在为数众多的器物中,中国瓷器居于独特的地位。至今英语里“瓷器”(CHINA)与“中国”为同一词;阿拉伯语里的瓷器(SINI)亦即“中国的’或“中国人的”之意。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它饮誉世界,与国家共名。目前对瓷器产生的具体年代虽无定论但和欧洲各国相比早一千五百年左右,大体是可靠的。
  古代陶瓷是随着社会前进而不断发展的工艺美术。陶瓷作为工艺美术,它在功能上的实用美与造型、装饰上的形式美是统一的。陶瓷艺术发展兴盛时期,出现了专供陈设的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品的形式美首先表现在它的造型上。陶瓷器物立剖面两侧的曲线处理是否得当,是一件器物的造型美不美的关键。由于陶瓷坯型的可塑性特点,陶瓷造型曲线变化的多样性,构成了千姿百态艺术陶瓷器形,可以让观赏者尽情去饱览那稳健的造型、庄重的造型、粗护的造型、柔美的造型、玲珑的造型、俏丽的造型、典雅的造型、富丽的造型、雍容的造型、丰满的造型、朴实的造型、敦厚的造型、古拙的造型等等。 
  陶瓷艺术品的形式美还表现在它的装饰上。器物的耳和腿、口和流、肩部和腹部都是装饰的重要部位。这方面的装饰手法比造型手法还要丰富。
  纹样和釉色的装饰是陶瓷艺术形式美的极重要的因素。古代瓷器匠师创造出了许多美妙的釉色,有些匠师为了一种釉色的研制耗尽了毕生心血。如红色釉类中的祭红,是一种纯正的红、庄重的红。郎窑红袖好似一团凝血那样浓艳。钧瓷的红釉、红得发紫、紫中泛青。和红袖成为对比的有釉系统中有淡雅的影青,有青中泛绿的粉青。
  黑色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为人们看重,然而瓷器的黑釉中有黑如漆、亮如镜的“乌金釉”,真的可以同金的光泽媲美。由于釉料、火候的因素出现的“油滴釉”、“茶叶末”、“兔毫斑”、“玳泪斑”等等斑色釉使瓷器具有斑烂夺目的色彩。
  在我国陶瓷史上,宋瓷是赫赫有名的。宋瓷的卓越成就表现在它为陶瓷美学开辟市一个新的境界。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好似晚霞般光辉灿烂,其“窑变色釉”釉色变化如行云流水。汝窑的瓷釉显得那么晶莹柔润,犹如一盅凝脂。景德镇青白瓷的釉质和美玉不差上下。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是宋代龙泉窑中上好的青瓷。被美术家誉为“缺陷美”和“瑕疵美”的宋代辞瓷(又名冰裂、断纹)令人玩味无穷。上述“油滴”、“兔毫”、“玳瑁”等结晶釉正是宋人的创举。宋代定窑的印花、耀窑的刻花是瓷器装饰手法的新贡献。唐、五代时期窑工们创造的越窑如冰似玉的“千峰翠色”、“秋色”和邢窑白瓷,已不能同宋瓷争高低了。
  宋代瓷器具有重大革新意义的成就是磁州窑创制的白釉釉下黑花器。它一方面继承了唐代长沙窑青釉釉下彩的传统,一方面开辟了元代白瓷釉下青花器的先河。而元青花在瓷器装饰手法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纵观瓷器发展历史,宋瓷的美学风格具有沉静雅素的特点。为了说明宋瓷的这一特色,不妨同其他时代瓷器略加比较。
  在彩色华丽的釉色中,唐三彩的釉色表现为热烈而华丽,宋瓷中的钧瓷釉色虽然灿烂如晚霞,但是深沉而华丽。明代的斗彩和青花呈现为繁茂而华丽。斗彩的色彩对比较强,青花虽为单色,但线条纹饰繁密。宋瓷的黑系釉中,“油滴”、“兔毫”、“玳瑁”的色彩和斑纹,不象那些浮薄浅露的釉彩使人一览无余
  在单纯的素色釉中,因为宋瓷不仅重视釉色的美观,并且追求釉的质地之美。由于釉料配方的发展,从以前的稀淡的石灰釉改变为粘稠的石灰碱釉,出现了如堆脂凝血的凝重深沉的质感。我们从宋代汝瓷、龙泉青瓷上看到这种效果,钧瓷也是如此、宋代越窑的青瓷在唐代就很有名,被誉为“如冰似玉”的美丽,但是从实物中看,真正取得如冰似玉效果的要算宋代的龙泉青瓷和青白瓷了。
  这一系列的宋瓷艺术特色构成了宋瓷的审美风格。宋瓷的杰出作品不愧是祖国文化的瑰宝,它那优美的形体、沉静的釉色、含蓄的花纹为世人玩味无穷。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陶瓷概述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