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祭奉孔子的夫子庙 ( 或称孔庙、文庙 ) 在全国分布很广 , 其建制基本相同。南京夫子庙建筑群亦是由夫子庙、学宫、贡院三部分组成 , 但南京夫子庙有其独特魅力。请问 , 南京夫子庙区别于他处孔庙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庙市合一
52 、南京明孝陵作为帝王陵墓 , 开封土形式之先河 , 是为宝城宝顶式。请问下列墓葬采用的是何种封土形式 ?
A 、唐高祖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一一-乾陵B 、秦始皇陵朱楝的长陵C 、明成祖
以山为陵 方上 宝城宝顶
53 、被称为中国古典文言小说顶峰的作品是哪一部小说 ? 聊斋志异
54 、南京煦园太平湖中石舫原名"不系舟",其名由乾隆手书 , 内涵比较丰富。请问湖中"不系舟"寓含什么意思 ?
"水能载舟 , 也能覆舟"
55 、南京朝天宫因何得名 ?
明朝建都南京后 , 朝天宫作为举行祭祀大典前练习朝贺天子礼节的场所
( 答到"练习朝贺皇帝或天子礼节的场所" 即可 )
56 、称为"天下四大丛林"之一的江苏佛教寺庙 , 在何地 ? 寺名 ?南京栖霞寺
57 、中山陵作为民国时期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 , 你能说出它的布局特点吗 ?
中轴对称 , 主要建筑物在中轴线上。 ("中轴对称" 亦可〉
58 、明朝初年 , 国家天文台在哪里 ? 叫什么名称 ? 它比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早多少年 ?
南京鸡笼山上的钦天台 (1385 年 )290 年 ( 格林威治天文台建于1675 年 )或近三百年
59 、" 淮东第一观" 是指什么 ?扬州大明寺
60 、宋时 , 伊教经海上丝瓷之路先行传入中国沿海地区 , 再行北传入内地。 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四大著名清真寺 , 请问四大清真寺分别在何地 ? 名称是什么 ?
广州怀圣寺、泉州麒麟寺、杭州凤凰寺、扬州仙鹤寺
61 、苏州古典园林和扬州古典园林都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 , 都属于写意式山水园林。但由于园主身份的差异 , 从而形成两地园林中彼此不同的一些特点。
请问: 苏州古典园林和扬州古典园林园主的身份主要差别在于:
苏州--官场失意的文人居多 , 扬州--富商 ( 准确地说应是儒商 ) 为多
62 、《资治通鉴》中云: 唐时"扬州富庶甲天下 , 时人称 ’扬一益二’ " 。 请问" 扬一益二 " 是何意思 ?
全国经济上除都城长安外 , 扬州列第一 , 益川 ( 今成都)列第二
63 、扬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始建于春秋时期( 元前486 年 ), 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中原 , 在刊国故地修筑了历史上最早的扬州城。名称叫什么 ? 邗城
64 、园林中的"旱地水作"是一种独特的造园手法 , 扬州何园中的一处景点就是一例。请说出该景点的名称 ? 船厅
65 、扬州"二十四桥 "在历史上多有骚人墨客吟诗作画 , 因而闻名遐迩。这其中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最为著名 , 诗中"二十四桥明月夜 , 玉人何处教吹策"成为千古名句。请问该诗是何时何人所作 ?
唐诗人杜牧
66 、同属于佛教律宗的寺庙 , 江苏有哪两座 ? 句容宝华寺、扬州大明寺。
67 、"视野开阔为苏州园林之不及 , 而相互呼应又较杭州西湖为紧凑"的布局体现了某地区园林的风格。请问是哪个地区的园林 ? 扬州园林
68 、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唐城遗址在哪里 ? 扬州蜀岗中峰( 答 " 蜀岗 " 即可 )
69 、 焦山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 ,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块摩崖石刻 , 曾被宋黄庭坚推崇为大字之祖 , 与北方的汉中《石门铭》并称 "天下二铭", 上书93 字 , 楷隶结合 , 气势磅礁 , 奔放有力 , 是隶书向楷书转化时期的代表作。这一 块摩崖石刻的名称是:《瘗鹤铭》
70 、南朝陵墓石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 镇墓神兽作为陵墓的装饰均有特定含义 , 一般来讲 , 镇墓神兽有三种 ,即"天禄、麒麟、辟邪" 。三种神兽形态基本相似 , 体形高大 , 腹部两侧有双翼 , 四足前后交错作行进状。它们的区别在于:
天禄: 头部有双角: 麒麟: 头部有独角 , 两者用于帝陵前。 辟邪: 头部无角 , 用于诸侯王墓前。
71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称哪本书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作者是谁 ? 哪个朝代 ?
《梦溪笔谈》 沈括 宋朝
72 、私学由先秦始 , 书院发端于唐代 , 宋代繁盛。根据统计 , 全国曾有397家书院 , 其中不乏知名者 , 最著名的有:
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鹿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
( 答其4 个即可〉
73 、1304 年 , 元成宗命38 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 , 主领三山符", 天师名号世袭。正一道最终形成。请问:"三山"是指
江苏茅山、江西龙虎山、江西阖皂山
74 、镇江金山有许多传说 , 你能说出关于金山一些传说的例子吗 ( 以小说为例 , 三部以上〉 ?
《岳传》、《西游记》、《水浒》、《白蛇传》等
( 根据回答的完整度 , 从宽给分〉
75 、南朝时人们为修炼而求长生不老 , 在山林中游览求仙 , 称之为"仙游",最著名的人物有:
葛洪、陆修静、陶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