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
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或是其他的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这种活动不以从访问地获得报酬为目的。
2、游客的概念
游客是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治疗、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驻地)到其他地方(国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3、旅游资源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A、自然旅游资源B、人文旅游资源。
4、旅游业—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服务的所有企业及旅游组织机构组成的综合性产业。
5、中国历史文化小常识
(1)、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6、塞外:“塞”指长城要塞,“塞外”指长城以北今内蒙中西部,又称塞北、漠南、朔北。
7、名号:谥号、庙号、年号、徽号。
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
庙号:是皇帝的神主(灵牌)奉祀于太庙的称号。
徽号:是庆典时加给实奂盎屎蟮淖鸷牛梢月糯渭由希看瓮ǔN帧?br> 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始于西汉汉武帝时。
8、三公九卿:秦汉时期的官制。三公是指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指廷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他们分别掌管刑法、财政和税收等各项事务。
9、三省六部: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其行政长官分别称为: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行政长官分别称为:尚书和侍郎。
10、八旗制度:清朝满族民籍和军队结合的制度分别为:正红、正黄、正蓝、正白、镶红、镶白、镶黄、镶蓝八旗。
11、科举考试:古代官吏的选拔考试共分四级:
(1)院试,考中者称“秀才”。
(2)乡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3)会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考中者称“进士”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2、中国文学艺术
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
姓 名 历 史 时 期 代 表 作 流 派 写作特点
屈 原 战 国 楚 国 《离 骚》 文学 诗人 ————
司 马 迁 西 汉 《史 记》 史 学 家 纪传体通史
李 白 唐 朝 《蜀道难》《行路难》 诗 人 浪漫 主义
杜 甫 唐 朝 《三吏》《三别》 诗 人 现实 主义
白 居 易 唐 朝 《长恨歌》《琵琶行》 诗 人 平实 易懂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等 唐朝中后期到北宋早期 古代文学文章
—————— 唐宋八大家
————— 努力倡导新文体的创作
辛 弃 疾
苏 轼 宋 朝
———— 《西江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 人
———— ————
————
李 清 照
柳 永 南宋时期
———— 《一剪梅》
———— 文学 诗人
———— 婉约派
————
关 汉 卿 元 朝 《窦 娥 冤》 元曲 创作 ————
王 实 甫 元 朝 《西 厢 记》 元曲 创作 ————
罗 贯 中 明 朝 《三 国 演 义》 长篇小说家 ————
施耐庵、吴承恩 明 朝 《水浒传》《西游记》 长篇小说家 ————
曹 雪 芹 清 朝 《红 楼 梦》 长篇小说家 现实 主义
13、中国戏曲分类: 京剧 越剧 评剧 黄梅戏 豫剧 汉剧 川剧 粤剧 秦腔等
14、中国古代重要典籍:
(1)《永乐大典》 明朝永乐年间编纂,是一部包含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的大百科全书。
(2)《古今图书集成》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编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类书。
(3)《四库全书》 清乾隆年间由纪晓岚主编的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
15、中国的绘画艺术:中国画—简称国画,属于东方绘画体系,与西方流行的油画相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艺术特点:(1)形神兼备,以形写神(2)立意在先,构图灵活(3)虚实结合,浓淡相宜(4)诗、书、画、印结合。
16、中国文字与书法:文字的演变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商代最早的汉字—“甲骨文”。周朝的文字以金文、甲骨文为主,称“大篆”。秦朝出现了“小篆”,由于小篆书写较为困难,逐渐演变出了“隶书”,从而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到了三国时期由隶书演变出了“楷书”,继楷书之后不久又出现了“行书”。
17、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1)、以木材为主要材料。(2)、采用框架式的结构(3)、灵活安排空间布局。(4)、实施单体建筑标准化。(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6)、运用斗拱结构方式(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17、中国的宗教
A、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1)佛教可分为: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藏传喇嘛教。
(2)佛教经典大致可分为:经、律、论三部分,称“三藏”。经为教义,律为规章、论为著作。佛教的标志:法轮。
(3)供奉对象:佛、菩萨、罗汉、护法神。
(4)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与其道场:观世音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文殊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地藏菩萨,安徽九华山。
(5)佛教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北方多闻天王—手持雨伞、西方广目天王—手持蛇类动物。寓意他们分别掌管风、调、雨、顺,护国安民。
(6)佛教主要节日:我国农历四月初八的“佛诞节”。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
(7)佛教主要思想:“四谛说”、人生是苦,一切皆空。
B、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一般把东汉后期张陵、张鲁在四川创立的五斗米教和张角在河北创立的太平道看作早期道教形式。
(1)道教可份:北方的全真教和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
(2)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道藏》。道教标记:阴阳八卦图。
(3)供奉对象:春秋时期的老子李冉(李耳)。对象大致可分“神”与“仙”;神有:“三清”、“四御”、“三元”、“日月五星”、“四方之神”“民间神坻”等等;仙包括:真人和仙人,是道家追求理想的目标。
(4)道教主要节日:三清节、三元节等
(5)道教名山:四大名山—四川鹤鸣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6)道教主要思想: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C、基督教是产生于中东的巴勒斯坦地区,原为犹太教的一个下层派别,公元一世纪前后与犹太教分离形成基督教。
(1)基督教可份:东派的正教,即“东正教”、西派的公教,即“天主教”。
(2)基督教主要经典:《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二者合称《圣经》。标记:十字架。
(3)基督教信仰对象:上帝耶和华、基督耶苏、圣母玛利亚、圣徒和天使等。
(4)基督教的主要称谓:牧师、神甫、主教、大主教、枢机大主教、教皇。
(5)基督教的节日: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复活节每年3、4月间。
(6)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
(7)基督教思想:人类有罪,依靠耶苏救赎。上帝是全能全知的,必须无条件敬奉上帝。
D、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七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穆罕默德。
(1)伊斯兰教主要经典:《古兰经》和《圣训》。标记:新月。
(2)伊斯兰教的信仰对象和节日:安拉、使者、天使;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
(3)伊斯兰教的主要称谓:阿訇、伊玛目。圣地:麦加城
(4)伊斯兰教思想: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的使者安拉。
18、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1)、台基(2)、木头圆柱(3)、开间(4)、梁(5)、斗拱(6)、彩画(7)、屋顶。
19、中国宫殿建筑布局:(1)、中轴对称(2)、左祖又社(3)、三朝五门(4)、前朝后寝
20、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1)、北京故宫(紫禁城)。(2)、沈阳故宫(奉天行宫)。
21、中国古代礼制建筑:(1)、太学与辟雍(2)、坛庙(3)、祠(4)、祠堂。
22、中国古代坛庙建筑:(1)、天坛(2)、太庙(3)、社稷坛(4)、孔庙。
23、中国古代名祠:(1)、四川成都武侯祠。(2)、安徽合肥包公祠。
24、中国古代著名宗祠:(1)、安徽绩溪县“龙川胡氏宗祠”。(2)、广州“陈家祠堂”。
25、陵墓景观包括:(1)、陵墓建筑(2)、陵墓绘画、雕刻、文化艺术(3)、陵墓殉葬品。
26、中国古代帝陵封土形式的演化:(1)、“覆斗方上”式结构(2)、“因山为陵”式结构(3)、“宝城宝顶”式结构。
27、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建筑布局:(1)、祭祀建筑(2)、墓冢建筑(3)、神道、石生像、墓表(4)、护陵监。
28、中国现存著名帝陵:(1)、陕西临潼郦山“秦始皇陵”(2)、陕西兴平县“汉茂陵”(3)、陕西乾县梁山“唐乾陵”(4)、内蒙古“成吉思汗陵”(5)、北京寿山“明十三陵”(6)、河北易县“清西陵”(7)、河北遵化“清东陵”。
29、中国古代著名的城防建筑:(1)、山西平遥古城(2)、云南丽江古城(3)、明南京城墙(4)、陕西西安城墙。
30、中国古代六大古都:(1)、陕西西安(2)、北京(3)、河南洛阳(4)、河南开封(5)、江苏南京(6)、浙江杭州。
31、中国古代长城:(1)、秦长城(2)、汉长城(3)、明长城。
32、明长城的基本结构:(1)、墙(2)、台(敌楼)(3)、关口(4)、城楼(5)、烽火台。
33、明长城的著名城段:(1)、八达岭长城(2)、山海关长城(3)、嘉峪关长城(4)、慕田峪长城(5)、司马台长城(6)、金山岭长城。
34、我国古代著名楼阁:(1)、湖北武昌“黄鹤楼”(2)、湖南岳阳“岳阳楼”(3)、江西南昌“滕王阁”。
35、中国古代古塔结构样式:(1)、楼阁式塔(2)、密檐式塔(3)、喇嘛教式塔(4)、金刚宝座式塔。
36、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2)、分隔空间,容于自然(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37、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按身份分):(1)、皇家园林(2)、私家园林(3)、宗教园林(4)、公共园林。(按风格分):(1)、北方园林(2)、江南园林(3)、岭南园林(4)、 少数民族园林。
38、中国古典园林构成的基本要素:(1)、山(2)、水(3)、花木(4)、动物(5)、建筑(6)、匾额、楹联、石刻。
39、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1)、厅堂(2)、书房馆斋(3)、亭(4)、台(5)、楼阁(6)、榭(7)、舫(8)、廊(9)、桥(10)、园墙。
40、中国古典园林构景的基本手法:(1)、对景(2)、借景(3)、添景(4)、框景(5)、抑景(6)、漏景(7)、夹景(8)、移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