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资料-15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资料-15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1-22
三、  几部重要的古代曲籍  
(一)《永乐大典》:始于永乐元年七月(1403年)完成于1404年。是我国古代,也是当时世界上编篡规模最为浩繁、涉及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类书(分门别类的文献汇编),几乎包容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与现代的百科全书颇有相似之处。全书共22937卷,11095册,3亿7 千多万字。清初,〈永乐大典〉原本亡佚,副本则于雍正年间移存东交民巷翰林院。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永乐大典〉大部分被毁,其余则多被列强掠去。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存〈永乐大典〉375册,其中二百余册存于国内。(务必记住)  
(二)〈古今图书集成〉:1725年编成。全书共分6编,三十二典,6190部,一万卷,5000册,另编目录40卷,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类书。(务必记住)  
(三)〈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年间编篡的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从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收入古代至清初官私著作3470种,分 79016卷,36078册。另编〈四库全书总目录提要〉200卷,对所收各书的渊源、版本、作者、内容等作了详尽的考证,是古代重要的目录学著作。(务必记住)  
在编篡过程中,也对很多书中不利于清朝统治的记载作了大量的篡改和销毁。  
四、  绘画艺术  
中国画:简称“国画”,属于东方绘画体系,与西方流行的油画相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务必记住)  
中国画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主要为: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及丝帛等。(务必记住)  
中国画按绘画方法可分:工笔、写意及半工笔半写意三种,其中尤以写意画为主流。(务必记住)  
中国画就其题材而言:则大致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三类作品。其中以人物画产生最早,但后来最为发达、艺术成就最高的则首推山水画,反映出古代中国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民族特性。(务必记住)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以下内容可作问答题或是填空题掌握)  
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形神兼备,以形写神。  
所谓以形写神:指的是无论是画人物、走兽、还是山水、花鸟,不仅外形要画得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外形的描绘表现出其内在的神韵。所以“神似”历来是中国画家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二)立意在先,构图灵活。  
中国画十分强调意境和主题。创作一副中国画,首先要“立意”,即作品将要表现的境界和情调。中国画的构图大多采用“散点透视”即多视点的方法,常常将东西南北、春夏秋冬的各种景像融入一幅画中。这一特点在古今众多的国画精品中多有反映。  
(三)虚实结合,浓淡相宜。  
中国画特别重视笔墨的运用,笔墨浓重的地方为“实”,轻淡的地方为“虚”。一幅好的作品正是通过虚实结合、浓淡对比来增强形像的鲜明性和感染力。用笔反映勾画线条的方法。线条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线条的灵活运用能准确反映出所画物体不同的质感和特色。流畅的线条给人以愉快的感觉,时停时顿的线条则用以表现焦急与忧伤。  
中国历来:有“墨分五色”(浓、淡、干、湿、黑)和“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说法,即用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色彩和明暗。  
(四)诗、书、画、印结合。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不仅要有画家自题的画题、姓名以及作画时间等等,常常还包括诗人或书法家(有时是画家自己)题写的诗文,用以补充和丰富画的主题和意境。印章的使用则往往能起到装饰和平衡画面的作用。  
我国古代的绘画艺术精品:如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皆为希世珍品。(务必记住)  
唐朝的吴道子熔西域画风和汉族传统画法于一炉,笔下的人物生动逼真,极富立体感;他的山水画气势恢宏,笔力雄奇,人称“画圣”,对后代的影响极为深远。(务必记住)  
北宋未年画院画师张择端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以简练、明快的笔法描清明时节京师开封城内外店铺林立、市民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是当时城市经济空前发展的真实写照。(务必记住)  
清代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则以画风清新、不拘成格著称于世。(务必记住)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资料-15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