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项选择题(共40题,题号121~160,每题2分,共80分。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字母涂黑。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不倒扣分;少选但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21.亚当·斯密认为,地租是( )。
A.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 B. 用于改良土地的资本的收益
C.土地所有权的报酬 D. 一种垄断价格
122.关于市场比较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说服力
B.以替代关系为基础
C.计算较简单,因此对估价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较低
D.正确选择比较案例和合理修正交易价格是保证评估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123.采用成本逼近法评估住宅用地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时,其土地成本应包括( )。
A.土地取得费 B.土地开发费
C.投资利息、利润 D.土地增值收益
124.通过对某宗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证的调查,土地估价师可以了解到该宗土地的( )等信息。
A.四至 B.面积 C.用途. D.取得价格
125.应用市场比较法评估承租土地使用权价格时,须进行情况修正,特别应注意( )等对承租土地使用权价格的影响。
A.与政府签订的契约内容 B. 与政府签订的契约的特别规定
C.经过时间和剩余期限 D. 城市规划限制
126.地价的特点是( )。
A.地价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个别性
B.地价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速度通常高于一般商品价格上升速度
C.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其高低由生产成本决定
D.地价高低主要由土地供给决定
127.替代原则可以在( )估价方法中得以应用。
A.路线价法 B.市场比较法
C.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D.收益还原法
128.城市基准地价工作编制完成后,当地人民政府应向社会公布的主要内容有( ).
A.基准地价工作底图 B.基准地价技术报告
C.土地级别或均质区域 D.基准地价表
129.建筑地段地租具有( )的特征。
A.级差地租Ⅱ占有相当比重 B.为获得生产场所和空间必须而支付
C.垄断地租占有显著优势 D.地租高低主要取决于所处位置的优劣
130.建筑物折旧是指随时间的推进,因各种原因造成建筑物价值的损失,估价时一般从( )方面考虑建筑物折旧。
A.物理 B.功能 C.成新 D.经济
131.应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城镇土地分等时,( )因素是分等的必选因素。
A.城镇区位 B.城镇集聚规模
C.城镇基础设施 D.城镇用地投入产出水平
132.编制宗地估价报告时,土地估价师对待估宗地的地价定义应涉及( )等内容。
A.估价基准日 B.;土地现状或规划利用条件
C.设定的土地开发程度 D.法定最高出让年限
133.收益还原法可用于( )。
A.评估土地价格 B.评估房产价格
C.评估不动产价格 D.评估承租土地使用权价格
134.在国有土地租赁过程中,承租人在按规定支付土地租金并完成开发建设后,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或根据租赁合同约定可将承租土地使用权( )。
A.转租 B.出让 C.转让 D.抵押
135.土地供求均衡法则的特点是( )。
A.需求方与供给方都不容易了解何处有供给或需求信息
B.替代性有限
C.土地与一般商品一样根据均衡法则来决定价格
D.土地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
136.下列( )情况适合选择路线价估价法。
A.成片开发的土地 B.城市繁华商业区
C.市场规范且交易实例较多的区域 D.大面积工业用地
137.进行城镇土地定级时,单元划分的方法有( )等。
A.叠置法 B.主导因素判定法 C.动态网格法 D.网格法
138.编制宗地估价时,所考虑的基本事项包括( )等。
A.估价对象 B.估价目的 C.交易日期 D.价格类型
139.进行样点地价修正时,其主要内容包括( )。
A.出让年期修正 B.区域修正 C.交易时间修正 D.容积率修正
140.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地价时,下列( )因素属于区域修正因素。
A.商业繁华程度 B.交通状况
C.宗地内基础设施水平 D.规划限制
141.进行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分值计算时,其计算的原则是( )。
A.作用分值与土地的优劣成正相关
B.分值体系一般采用l—100分的封闭区间
C.作用分值按照因素的重要性确定
D.作用分值只与因素指标的显著作用区间相适应
142.目前我国需建立的地价管理制度主要有( )。
A.地价评估制度 B.土地交易价格申报制度
C.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定期公布制度 D.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计划管理
143.土地价格是土地在( )的价格。
A.某一权利状态下 B.某一时点
C.某一土地利用方式 D.某一经营管理水平下
144.下列费用中,属于土地开发费的有( )。
A.耕地开垦费 B.小区开发配套费
C.基础设施配套费 D.造地费
145.基准地价是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权的区域平均价格,其作用主要是( )。
A.为土地抵押贷款提供依据
B.反映土地市场中的地价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为地价管理提供依据
C.为国家征收土地使用税提供依据
D.引导土地合理利用和流转
146.除作为土地估价的基本方法之一外,剩余法一般还可以应用于( )。
A.预测项目开发利润
B.测算项目建设成本控制标准
C.测算项目资金合理的利息率
D.测算项目建设周期
147.在城镇土地分等中,( )因素是与土地质量呈正相关的因素。
A.城镇区位 B.城镇集聚规模
C.城镇基础设施 D.城镇用地投入产出水平因素
148.在1929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美国的地价急剧下降,从1925年高峰值直线下跌,1933年跌至最低点;直至世界经济复苏之后,地价才回升,对于这个现象,下列( )的说法是正确的。
A.随着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地产市场的地区性与个别性的表现,愈来愈多地受世界经济秩序的影响
B.1929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是一个特殊因素,作为特殊因素显然是影响地价的个别因素
C.在经济危机中,地价下跌速度一般比经济水平下跌速度还要快
D.1299年至1933年的美国地价暴跌,主要是由于政府投放市场的土地过多造成的
149.某评估公司接受委托评估一幢8层商住楼的底层商铺土地价格。该商住楼建于1999年6月,使用良好。公司派出估价人员收集附近类似商铺买卖价格后决定采用剩余法评估,则估价人员应做的工作包括( )。
A.确定土地最佳利用方式
B.估算评估对象房地产总价
C.计算建筑费、专业费、利息、利润及相关税费
D.计算(剥离)土地价格
150.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途径包括( )。
A.以土地定级为基础,用市场交易价格等资料评估基准地价
B.以影响地价的土地条件和因素划分均值区域为基础,用市场交易价格等资料评估基准地价
C.以土地定级为基础,土地收益为依据,市场交易资料为参考评估基准地价
D.以影响地价的土地条件和因素划分均值区域为基础,土地收益为依据,市场交易资料为参考评估基准地价
151.确定土地分等因素权重的方法有( )。
A.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B.层次分析法
C.级差收益测算法 D.因素成对比较法
152.政府在进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前,须根据宗地的( )等具体条件,确定土地出让金额。
A.位置 B.用途
C.地块条件 D.使用年期和市场状况
153.采用剩余法评估地价时,一般可采用( )对开发完成后的不动产价格进行评估。
A.市场比较法 B.成本逼近法 C.假设开发法 D.收益还原法
154.基准地价具有( )的特点。
A.有限期 B.全域性 C.平均性 D.时效性
155.下列交易行为中,需要进行交易情况修正的有( )。
A.以地抵债 B.母公司将土地作价转让给子公司
C.外籍华人购买先辈曾居住过的房屋 D.公司将单位职工宿舍作价出售给职工
156.采用收益还原法进行地价评估时,房地产总收益的来源主要包括( )。
A.土地租金 B.房地出租的租金
C.房屋折旧费 D.企业经营收益
157.不动产开发的预付资本通常主要包括( )。
A.地价款 B.建安工程费 C.专业费用 D.利息
158.确定建筑物折旧的方法中,( )属于加速折旧的方法。
A.新旧程度折旧法 B.定率法
C.年数合计法 D.偿还基金法
159.关于土地收益与地租的关系,下列( )说法是正确的。
A.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土地所有权而得到的土地收益
B.地租与土地收益二者在量上具有一致性,只不过由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而形成不同的概念
C.地租与土地收益二者在量上具有不一致性,两个概念因土地权利状态而加以区别
D.地租与土地收益二者在量上具有不一致性,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
160.采用成本逼近法中进行地价评估,确定投资利润率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
A.土地用途 B.开发周期 C.同期银行利率 D.区域经济环境
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单项选择题
21.B 22.D 23.A 24.C 25.B 26.D 27.C 28.B 29.C 30.A
31.A 32.C 33.C 34.D 35.C 36.D 37.B 38.C 39.C 40.C
41.D 42.A 43.A 44.C 45.B 46.D 47.C 48.B 49.D 50.D
51.B 52.C 53.B 54.C 55.C 56.B 57.B 58.C 59.C 60.C
61.B 62.A 63.C 64.B 65.A 66.A 67.A 68.B 69.B 70.C
71.A 72.D 73.C 74.D 75.A 76.C 77.A 78.A 79.B 80.D
81.D 82.B 83.C 84.C 85.D 86.C 87.D 88.B 89.C 90.A
91.B 92.C 93.D 94.D 95.D 96.C 97.B 98.C 99.C 100.A
101.A 102.C 103.D 104.C 105.D 106.C 107.B 108.C 109.D 110.B
111.C 112.D 113.D 114.D 115.A 116.B 117.D 118.D 119.B 1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