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企业形象与策划》考试试题总结第三章

《企业形象与策划》考试试题总结第三章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30
第三章 CIS历史沿革与现状
  29.CIS最早产生于美国随后传播到欧美日各国,经过日本的发展和完善,CIS变得更为系统和完整。我国于80年代导入CIS。
  30.世界各国企业都将CIS作为(树立形象)、(开展竞争)的有效手段。
  31.企业识别(CI)理论50年代在欧美萌芽,60年代进一步发展,70年代传入日本及韩国等国,并发展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即CIS。
  32、CIS为什么先在美国兴起?
  CIS首先在美国兴起,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文化因素和社会经济环境。
  (1)企业多角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需要;
  (2)车辆文化的社会背景;
  (3)为了提高广告感染力和冲击力;
  (4)工业设计学的兴起。
  33.美国CIS模式有何特点?
  在美国,其民族文化具有移民文化的特征,整个社会崇尚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在这种文化下的CIS具有鲜明的美国特色和美国风格。
  (1)美国的CIS主要是对公司形象加以包装的宣传战略。
  (2)美国的CIS偏重于企业理性管理制度的建设上。
  (3)美国的CIS具有便于操作的优势。
  34.日本人在吸收外国先进经验时,不会全盘接受,只是吸取其合理的部分,并力图在原有的基础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使之符合(国情)。
  35、简述日本的CIS特点。
  (1)日本的企业形象策划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日本导入的CIS不仅重视视觉符号设计,而且更重视理念和行为识别系统的设计,尤其注重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传达和培养。
  (2)由于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培养,因而,日本式的企业形象设计贯穿人性管理的思想,整个企业形象设计规划偏重于以人为本。这与偏重于理性制度条规的美国型CIS形成的鲜明的对比。
  (3)日本式的CIS注重前置性的企业实际调查研究。以及企业开发经营与发展等未来趋势的策略制定,因而企业形象策划耗费的时间较长。
  36、CIS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迫切需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开发设计出名牌产品打入市场。
  (2)。消费者识别的需要。由于市场管理法规的不健全,市场中存在严重的假冒伪劣现象,为了让消费者能辨明真伪,维护企业及其产品的信誉,企业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识别系统。
  (3)。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行为正从“量的消费”逐步过渡到“质的消费”,对企业的广告、包装、形状设计等的审美能力日益增强。
  (4)。我国面临着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将面临经营国际化、世界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
  (5)。我国企业处于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在这个时期,企业多角化、集团化经营逐渐成为大潮,很多企业正进行股份制改革,用CIS去创建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不失为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的有力武器。
  37.树立企业形象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创造名牌的需要。
  38、论述CIS在中国兴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指出日前我国企业在导入CIS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必然性:
  ①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消费者识别的需要;
  ③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④我国面临着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
  ⑤我国企业处于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时期。
  (2)问题:
  ①部分拥有专营权的国有企业缺乏CIS意识;
  ②企业不能整体引进CIS,往往顾此失彼;
  ③我国的部分外贸公司没有竞争意识,缺乏优良的企业形象和名牌产品;
  ④我国的部分上市公司不重视形象设计;
  ⑤我国大多流通企业对CIS认识肤浅;
  ⑥我国的旅游业、餐饮连锁业也忽视塑造自己的形象;
  ⑦一些企业在进行企业形象策划时,缺乏个性,缺乏差异性。
  (3)措施:
  ①我国的企业形象设计应当以人为本,以人带物;
  ②我国的企业形象设计重在建设企业理念;
  ③CIS实施应重在企业管理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企业形象与策划》考试试题总结第三章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