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代部分 乐逍遥制作
01.王禹偁《村行》,著有《小畜集》《待漏院记》。
02.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渔家傲》,其词善写塞上风光。
03.张先,字子野,有《安陆词》,《天仙子》。
04.晏殊,有《珠玉词》,《浣溪沙》。诗属西昆体,词承南唐遗风,近于冯延巳。所作多写闲情逸致。
05.梅尧臣,宛陵人,世称宛陵先生。有《宛陵先生集》,《汝坟贫女》。以平淡的诗风反对“西昆派”讲究词藻华丽的诗风,所作多反映民生疾苦。
06.苏舜钦,建沧浪亭寄情山水《苏舜钦集》《初晴游沧浪亭》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07.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与宋祁合修《新唐书》,有《新五代史》《六一词》《欧阳文忠公集》,《戏答元珍》《踏莎行》《五代史伶官传序》《秋声赋》,词多写恋情离思。《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有桔,冻雷惊笋
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踏莎行》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09.柳永,有《乐章集》,《望海潮》《雨铃霖》《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0.曾巩,南丰人,南丰先生,有《元丰类稿》,《墨池记》。
1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歌曲》,《明妃曲》《桂枝香》(金陵怀古)
12.晏几道,号小山,《小山词》,《临江仙》,所作多感伤之辞。
1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乌台诗案”遭贬《东坡乐府》《游金山寺》《江城子》《卜算子》《定风波》《方山子传》
14.苏辙zhe,号颖ying滨遗老,《栾luan城集》,《上书密韩太尉书》。 8.苏询号老泉,有《嘉佑集》《六国论》。
15.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fu翁。书法列入宋四大家,《山谷全集》,《登快阁》《题竹石牧牛》
16.陈师道,号后山居士,追求格律,“闭门觅句”,《后山集》,《春怀示邻里》
17.秦观,字少游、太虚,号邗han沟居士,称淮海先生,《淮海词》,《踏莎行》(郴州旅舍)《鹊桥仙》
18.周邦彦,清真居士,上承温庭筠、柳永之风,下开吴文英、史达祖一派,《片玉集》@清真集,《苏幕遮》《兰陵王》
19.贺铸,庆湖遗老,《东山词》,《青玉案》。
20.李清照,易安居士,《漱玉词》《金石录后序》,《醉花荫》《声声慢》,论词有“别是一家”之说。
21.张元幹,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芦川词》,《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词风激昂悲愤,开南宋爱国词先声。
22.张孝祥,于湖居士,其词气势豪迈,淋漓痛快,上继东坡,下开稼轩,有《于湖集》《于湖词》,《念奴娇》(过洞庭)
23.陈与义,号简斋,《简斋集》,《伤春》
24.杨万里,号诚斋,作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自成一家,世号“诚斋体”。精七绝,以写景咏物见长。有《诚斋集》,其中诗歌部分按年代分编为《江湖集》、《荆溪集》等十种。《初入淮河》、《闲居初夏午睡起》
25.范成大,号石湖居士,其田园诗独创一格,《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南宋四大家:范成大尤袤、杨万里陆游。《四时田园杂兴》、《峨眉山行记》。
26.胡铨,号澹dan庵an《澹庵文集》,《戍午上高宗封事》
27.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关山月》《书愤》《沈园》《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众芳妒du。冷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8.辛弃疾,稼轩居士《稼轩长短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青玉案》(元夕)《清平乐》《永遇乐》
29.陈亮,世称龙川先生,词风近于辛弃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念奴娇》((登多景楼)
30.朱熹,号晦庵、紫阳,南宋著名理学家,《朱文公文集》,《送郭拱辰序》
31.刘过,号龙洲道人,《龙洲集》《龙洲词》,《西江月》(贺词)
32.姜夔,号百石道人,为词清空峭拔,词集《白石道人歌曲》,《诗说》,《扬州慢》《点绛唇》
33.史达祖,号梅溪,《梅溪词》,《双双燕》(咏燕)
34.刘克庄,号后村居士,为江湖派重要代表,《后村先生大全集》,《贺新郎》(北望神州路)
35.吴文英,号梦窗、觉翁,南宋风雅词派主要代表,有《梦窗词》甲乙丙丁四稿。《八声甘州》
36.翁卷,永嘉四灵:翁卷徐照徐玑赵师秀,有《苇碧轩集》,《乡村四月》
37.赵师秀,号灵秀、天乐,《清苑斋集》,《约客》-黄梅时节家价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碁子落灯花。
38.周密,号草窗、蘋洲、弁biàn阳老人,《蘋洲渔笛谱》《东齐野语》《武林旧事》《浩然斋雅谈》,《观潮》
39.王沂孙,号碧山、中仙、玉笥sì山人,《碧山乐府》(《花外集》),《眉妩》(新月)
40.张炎,号玉田、乐笑翁,,所撰《词源》为论述词律的专书,《山中白云词》,《解连环》(孤雁)
41.文天祥,号文山,《文山先生全集》,《过零丁洋》《指南序后序》
42.谢翱,号晞发子,《晞发集》,《登西台恸tòng哭记》
43.话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以诉诸听觉为特征的文学形式,它在宋元时渐趋成熟。“小说”是说话中影响最大的一家,其作品多就现实生活中取材,形式短小精悍,内容新鲜活泼。现存“小说”话本中,爱情、公案俩类作品最多,成就也最高。明代洪楩pián编辑《六十家小说》收录部分宋元话本小说,已残缺,所存现编为《清平山堂话本》明末时著名通俗小说家冯梦龙也有意搜集、整理、编辑宋元话本小说,在《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保存了一部分。《快嘴李翠莲记》选自<I>&#</I>61513;《清平山堂话本》;《错斩崔宁》选自<I>&#</I>61513;《醒世恒言》。
二.金元部分 乐逍遥制作
01.邓牧,号三教外人、九锁山人,世称文行先生,著有《洞霄图志》、《伯牙琴》,《吏道》选自《伯牙琴》。
02.元好问,号逸山山人,世称元遗山,有《遗山先生集》,《歧阳》-(凤翔)。是金代最杰出的诗人。
03.董解元,以作《西厢记诸宫调》而著名。解元为金元时对读书人的敬称。《白马解围》节选自《董西厢》卷三
《西厢记诸宫调》金代董解元作,取材于唐人元稹zhěn的《莺莺传》,为别于后来的王实甫杂剧《西厢记》,又称《董西厢》
诸宫调――宋、金讲唱文艺的一种新形式,有说有唱,以唱为主,说用散文,唱用宫调,相传为北宋民间艺人孔三传所创。它打破了说唱限于一个宫调的格律,用若干个宫调唱奏一个故事,名为诸宫调。
04.关汉卿,号已斋叟,元杂剧的奠基人,元初剧坛的领袖人物,,以《窦娥冤》《单刀会》最为著名。教材节选《窦》(第三折)
05.王实甫,其代表作是《西厢记》,另有《丽春堂》《破窑记》,教材节选《草桥店梦莺莺》(第三折)
06.马致远,号东篱,是元贞书会的中坚人物,有“曲状元”之称,有《汉宫秋》《岳阳楼》《青衫泪》《陈抟tuán高卧》,近人辑为《东篱乐府》,其剧作以神仙道化内容为多。《夜行船》(秋思)、《汉宫秋》(第三折)。顶真手法的应用。
07.元曲四大家―――后世把元代作家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08.张养浩,号云庄,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中吕】(宫调名)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点旨结句:兴,百姓苦;亡
09.睢suī景臣,【般步调】哨遍高祖还乡
10.张可久,号小山,《小山乐府》是作品传世最多的元散曲作家,【中吕】山坡羊。闺思
11.贯云石,号酸斋、芦花道人,曲与徐再思(甜斋)齐名,后人合辑为《酸甜乐府》,【中吕】红绣鞋――顶真、重叠
12.无名氏,【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脚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kū脂油,亏老先生下手!≈这首小令运用极度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贪利者无微不至的搜刮,形容尽致。博喻、诡喻,是曲中运用比喻的特点。博喻是广搜博采,反复渲染;诡喻是设想奇诡,出人意表。
13.高明,号菜根道人,《琵琶记》《柔克斋集》,《糟糠自厌》选自《琵琶记》。
14.刘因,号静修,有《静修集》,元世祖称之为“不召之臣”,《观梅有感》。
15.赵孟頫fǔ,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有《松雪斋文集》,元代大书法家。《岳鄂王墓》。
16.萨都刺,蒙古人,有《雁门集》,《上京即事》
17.杨维桢,号铁崖、东维子、铁笛道人,诗称“铁崖体”,有《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题苏武牧羊图》咏史题画
三.明代部分 乐逍遥制作
01.宋濂,元末明初人,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有《宋学士文集》,《秦士录》
02.刘基,字伯温,有《郁离子》《复瓿bù集》,后人合辑为《诚意伯文集》,《卖柑gan者言》。
03.于谦,有《于忠肃集》,《咏煤炭》(咏物诗)。
04.王世贞,号凤洲、弇yǎn州山人,早年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领袖,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登太白楼》
05.归有光, 号震川,反对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有《震川先生集》《项脊轩志》
06.宗臣,散文成就在“后七子”中尤为突出,著有《宗子相集》,《报刘一丈书》。
07.“后七子”――宗臣与李攀龙、王世贞、谢榛zhēn、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齐名,称为“后七子”。
08.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今属湖北),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同为晚明“公安派”代表人物,时称“三袁”。他们竭力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强调文学作品应“独抒灵性,不拘格套”。袁宏道思想上受李贽影响较深。有《袁中郎全集》,《徐文长传》。
09.钟惺,竟陵人(今湖北天门),与谭元春同为竟陵派创始者,反对前、后七子摹拟复古,有《隐秀轩集》《浣花溪记》(游记)
10.张岱,号陶庵、碟庵居士,明末清初散文、小品文大家。《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嫏環文集》《石匮书》,《西湖七月半》《柳敬亭说书》。
11.陈子龙,《陈忠裕公全集》,《小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