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一、选择题
1、风险因素的三种类型:1)物质风险因素、2)道德风险因素、3)心理风险因素
2、风险的特点: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2)风险存在的普遍性、3)个别风险发生的偶然性、
4)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5)风险的可变性
3、风险的分类:
1)按风险的损害对象分类(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
2)按风险损失发生的原因分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
3)按风险的性质(纯粹风险、投机风险)
4)按风险涉及的范围(特定风险、基本风险)
4、无过失责任风险也叫绝对责任风险。
5、风险管理程序
1)风险识别、2)风险估测、3)风险管理措施、4)风险管理决策
6、风险识别的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法、2)风险列举法、3)生产流程图法、4)现场检查法
7、风险管理措施的方式
1)避免风险、2)损失控制、3)风险中和、4)风险自留、5)风险转移
8、风险管理对单个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有助于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2)可以减少决策的风险性;3)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4)可以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提高效率。
9、可保风险的构成条件
1)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2)风险必须是使大量标的都有可能遭受损失;
3)风险必须是意外的;4)风险可能导致较大损失。
10、保险的特性:互助性;经济性;法律性;科学性。
11、保险的分类
1)按投保意愿分类(自愿保险、法定保险)
2)按保险标的分类(财产保险、人身保险)
3)按经营政策分类(社会保险、普通保险)
4)按保障的主体分类(团体保险、个人保险)
5)按风险转移方式分类(共同保险、重复保险、原保险、再保险、转分保)
12、保险的派生职能:防灾防损;融资职能。
13.保险险种产生和发展的顺序:海上保险;火灾保险;人身保险
14.公元前800年左右,古希腊率先兴起一种船舶抵押贷款和货物抵押贷款制度(海上保险的雏形)
15.14世纪以后,在佛罗伦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具有现代意义的保单。
16.1871年,英国议会正式通过一项法案,使他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社团组织——劳合社
17、火灾保险起源于冰岛
18、1676年,第一家公营保险公司——(德国)汉堡火灾保险局由46个协会合并宣告成立,开创了公营保险事业的先河。
19、17世纪末,编制了第一张生命表
20、1805年,由经营中国贸易的英国商人率先在广州开设了保险公司。
21.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之间密切相关,共同构成风险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可简单表述为: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
二、名词解释
1.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学术界的其它表述:损失的可能即为风险;风险是指特定时间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为可测定的和不确定的等等。
2.信用风险: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犯罪而使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3.可保风险:保险人承担的风险叫可保风险
4.危险单位:在财产保险中,危险单位是指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它是保险公司确定其能够承担的最高保险责任的计算基础。
5.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损失,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或行为。
6.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三、论述题
1、风险管理的意义(P16)
(一)宏观方面
1)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2)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3)有助于保障人民生活安定
(二)微观方面(风险管理对单个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助于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2)可以减少决策的风险性
3)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4)可以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提高效率
2、保险的职能(P25)
(一)保险的基本职能
1)分散风险
2)损失补偿
3)经济给付
(二)保险的派生职能
1)防灾防损职能
2)融资职能
3.风险,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P17)
1)无风险无保险
2)保险不保全部风险
3)风险的增加是保险发展的条件
4)保险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5)风险管理水平制约保险的经营效益
4.保险的作用
(一)保险的宏观作用
1)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2)有助于财政、信贷收支计划的顺利实现;
3)平衡或增加外汇收入;
4)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5)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
(二)保险的微观作用
1)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
2)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
3)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第二章 保险合同
一、选择题
1、保险合同的特征:保障性;附合性;射幸性;最大诚信性
2、保险合同的单证形式:投保单(也称要保书);暂保单;保险凭证;保险单;
3、保险合同的种类
1)按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意愿分类:自愿保险合同;法定保险合同
2)按承保方式分类:特定式保单;总括式保单;流动式保单;预约保单
3)按保险价值分类:定值保险、不定值保险
4)按保险标的分类:财产保险;人身保险
5)按保障对象分类: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转分保合同
4、流动式保单也称报告式保单
5、权益转让原则包括的两方面内容:代位求偿权;委付
6、保险费包括纯保费和附加保费两部分,纯保费是保险人将自己承保的风险的出险概率、以往的赔付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并科学计算而产生的,用于保险赔偿或给付;附加保险费是保险人将自己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项费用摊入保险费而产生的。
7、保险费的支付办法是指约定的支付时间、支付地点、支付方式、使用货币等。
8、保险合同的终止情况:1)期满终止(最普遍、最基本的终止原因);
2)履约终止;3)协议终止;4)特殊终止
9、保险合同解释应遵循的原则
1)文义解释原则;2)意图解释原则;3)整体性原则;4)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原则
10、按照国际惯例,保险争议或纠纷可以采用什么方式解决: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11、国际性的仲裁机构主要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和国际商会仲裁院
12、伦敦海事仲裁委员会的影响最大
13、保险业务争议的仲裁地点,通常约定在保险公司的所在地
14、多数保险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都规定第一层仲裁人的费用,由各当事人自理。
15.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哪些?
1)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保险人,投保人
2)保险合同的关系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3)保险中介人: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
16.保险合同的订立程序:也要经过要约和承诺。要约是一方向另一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在订立保险合同的过程中,一般由投保人向保险从提出投保的要求,承诺又称接受提议,是指受约人在收到要约后对要约人表示愿意订立合同。给予承诺的人可称为承诺人,在保险合同中承诺人通常指保险人。
17.保险合同的有效条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合同主体必须具有保险合同的主体资格。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内容合法
18.保险合同的变更,主要是指合同主体和内容的变动。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包括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变动。保险合同内容变更是指当事人之间享受的权利,承担的义务的变动,表现为保险合同条款泊变更。
二、名词解释
1、保险凭证:是保险人给投保人的一种表明保险契约已经生效的书面证明,它是一种简化了的保险单,与保险人签发的保险单具有同等的效力和作用。
2、特定式保单:是按特定保险标的逐笔予以承保的保险单,所以称为逐笔式保险,简称逐笔保单。
3、总括式保单:又称统保式保单,是保险人对所承保的同一地点、同一所有人的各项财产不分类别,只定出一个总的保险金额的保险单。
4、流动式保单:根据投保人的需要,经双方事先约定,对某些财产,在规定期限和移动区域内,对一定量的货物实行总承保的保险单。
5、预约保单:又称开口保单或敞口保单,主要适用于大量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我国各对外贸易进出口公司,一般都与有关保险公司签订“货物运输预约保险协议书”。这种协议书是一种事先约定承保货物范围、每批运输货物的最高金额、保险费率以及保险费结算办法等的长期保险,所使用的保险单叫做预约保单。
6、定值保险:指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事先对保险标的约定一个价值并载明于保险合同,按照约定价值确定保险金额,以此作为保险人收取保险费和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规定的事故损失时,计算赔款依据的一种保险,故又称为约定价值保险。
7、近因原则:是保险理赔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所谓近因,是指造成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原因,它并非指与损失的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最接近的原因,而是指这种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必然联系。
8、代位求偿权:也称代位追偿,指当保险标的物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由第三者造成的损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履行了损失赔偿的责任后,被保险人必须将其向第三者索赔的权利转让给保险人,并协助保险人向第三者追偿;保险人取代被保险人的地位和权利之前被保险人若从第三者那里已经获得了赔款,赔款则属保险人所有。
9、委付:指在保险标地遭受严重损失,虽然未达到全损程度,但全损的发生不可避免,被保险人要求保险人按推定全损赔偿,并将财产的一切权利和义务转让给保险人的一种法律行为。
10.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其中“保险权利义务关系”主要是指投保人为取得保险保障,与保险人协商约定的在保险合同保障期间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简答题
1.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
1)保险合同必须合法
2)保险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
3)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2.代位求偿权构成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损失必须是第三者因疏忽或过失产生的侵权行为或违法行为所造成,而且第三者对这种损失,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双方在合同中的约定负有赔偿责任。
2)第三者的这种损害或违约行为又是保险合同中订明的保险责任
3.重复保险进行分摊的原则:
1)顺序责任;2)比例责任;3)限额责任
4.简述保险合同的不同承保方式?
1)特定式保单:是按特定保险标的逐笔予以承保的保险单,又称逐笔式保险,简称逐笔保单。
2)总括式保单:又称统保式保单,是保险人对所承保的同一地点,同一所有人的各项财产不分类别,只定出一个总的保险金额的保险单。
3)流动式保单:根据投保人的需要,经双方事先约定,对某些财产,在规定期限和移动区域内,对一定量的货物实行总承保的保险单。又称报告式保单。
4)预约保单:又称开口保单或敞口保单,主要适用于大量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我国各对外贸易进出口公司,一般都与有关保险公司签订“货物运输预约保险书”。这种协议书是一种事先约定承保货物范围,每批运输货物的最高金额,保险费率以及保险费结算办法等的长期保险,所使用的保险单叫做预约保单。
5.简述保险合同争议的仲裁程序?
1)发生争议时,可由合同的任何一方在仲裁开始前一个月内,提交仲裁申请以及各种资料,另一方在收到申请书一个月内提出答辩书。
2)由订约双方各自指定一名仲裁人进行仲裁,双方的异议均应在裁决前的抗辩书中提出。
3)在仲裁之前,往往要求由双方指定的仲裁人再共同推行一名公断人。
4)倘若由两名仲裁人组成的第一仲裁能够达到协议,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双方都应共同遵守所做的结论,否则需交公断人继续仲裁,公断人所做的结论是最终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必须共同遵守。
6.保险合同当事人的义务?
(一)投保人的基本义务
1)按时交付保险费
2)保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保险人并提供有关单证
3)遵守有关保护保险标的安全的规定,接受保险人对安全情况的监督和建议
4)协助保险人执行代位追偿权
(二)保险人的基本义务
1)在保险金额内及时履行赔偿或给付义务
2)及时支付被保险人为防止或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3)为客户保密的义务
四、论述题
1、保险合同订立的原则(P50)
1)保险利益原则
2)最大诚信原则
3)补偿原则
4)近因原则
5)权益转让原则
6)分摊原则
2、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P57)
1)当事人条款
2)保险标的
3)承保范围
4)责任免除
5)保险期
6)保险价值
7)保险金额
8)保险费及其支付办法
9)保险金赔偿或给付
10)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
3、仲裁与诉讼的比较(P68)
1)仲裁是保险双方当事人依据仲裁协议,在发生争议后,如果通过协商或调解仍达不成协议时,双方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是属于双方行为。
诉讼属于单方行为,其原因是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诉讼时,不需要征得另一方同意,可由有管辖权的法院发出传票,传唤双方出庭,另一方必须应诉。
2)仲裁机构是民间性质的组织,没有法定的管辖权
法院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定的管辖权
3)仲裁比诉讼更加灵活,自由,而且由于仲裁人一般都精通保险业务,裁决比较及时,不公开“曝光”,对双方的商业关系和信誉影响也较小
4)仲裁方法手续简便,解决问题迅速,费用低廉,诉讼案件需要时间长,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花费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