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自考“现代管理学”复习要点(十一)

自考“现代管理学”复习要点(十一)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29
第十二章    计划
2        计划:为实现己定决策目标而对各项具体管理活动及其所需人力、财力、物力作出的设计和谋划。
3        计划的性质:目的性、普遍性、适应性、经济性。
4        计划工作体制:专门履行计划职能的部门及规范这些部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权限划分和工作程序的制度。
5        计划内容四要素:目标、措施、步骤、约束条件。
6        计划种类的划分标准:制定计划的组织层级、计划规划的时间、计划的约束力、计划的对象。
7        高层计划:由高层领导机构制定、并下达到整个组织执行和负责检查的计划。
8        中层计划:中层管理机构制定、下达或颁布到有关基层执行并负责检查的计划。
9        低层计划:基层执行机构制定、颁布和负责检查的计划。
10        长期计划: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是组织在较长时间内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11        中期计划:期限一般在5年以上,来自组织的长期计划、并按照长期计划的执行情况和预测到的具体条件变化而进行编制。
12        短期计划:期限在一年左右,以年度计划为主要形式在中期计划指导下,具体规划组织本年度的工作任务和措施的计划。
13        指令性计划:上级部门下达的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计划。
14        指导性计划: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起导向作用的计划。
15        综合计划:具有多个目标和多方面内容的计划。
16        局部计划:限于指定范围内的计划。
17        项目计划: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制定的计划。
18        统筹原则:在制定计划时全面考虑计划对象系统中各个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考虑计划对象与相关系统的关系,按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行统一筹划。
19        重点原则:在统一筹划、全面把握计划各方面的同时,要分清计划内容的评奖和轻重缓急,抓信计划的关键性问题、关键要素及计划执行中关键环节。
20        弹性原则:计划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21        连续原则:为完成某一决策目标而编制的各项计划,当其有依次递进关系时,彼此之间要前后衔接、相互配套。
22        制定计划应注意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进行科学预测、吸收专家、群众参与与制定计划、计划要勇于创新。
23        定额法:运用经济、统计资料和技术手段测定完成一定任务的资源消耗标准,然后根据这一标准来制定计划的方法。
24        比较法:对同类计划问题在不同时间、空间所呈现不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掌握客观规律,指导现今计划制定的方法。
25        整体综合法: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计划的各个构成部分、各个主要因素进行全面平衡,以求系统整体优化的一种方法。
26        滚动计划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定期修订计划,使计划不断向前移动的方法。
应   用
运用计划方法编制计划?P292                                                                               
领   会
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决策是计划的灵魂,计划是决策的具体化和落实。决策功能的使命是确定未来活动的目标方向和原则,但决策远远没有达到周密设计的程度。计划起决策和决策实施之间桥梁作用。计划功能是使决策方案具体化。计划是决策的延伸,是决策实施的有力保证。
计划在管理中的作用?
有利于管理者进行协调和控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弥补情况变化所造成的损失。
计划工作体制的内容?
计划工作机构隶属于各级管理系统的决策机关,并接受决策机关的领导和制约;
计划工作必须建立严格、科学的论证制度;
计划工作部门制定出来的计划要经过决策机关的批准;
下级计划部门必须接受上级计划部门的指导。
计划目标与决策目标的区别?
决策目标是管理活动的整体目标,规定着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预示着管理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成果。计划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分支目标,是计划的制定者依据管理系统内外的客观情况将整体目标层层分解后所形成的。分支目标从属于整体目标,是整体目标实施的前提、措施和步骤。分支实施的效果能导致整体目标的实现。
计划内容每一要素的基本要求?
目标:明确、具体、不能含糊其词,尽量量化,以便管理者度量和控制。
措施:能够明确责任、检查督促、保证计划的实施;
步骤:对实施的程序和时间合理安排,对参与实施的部门、人员进行协调,最大限度发挥组织的结构功能;
约束条件:包括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惩罚性措施、对可能情况出现时的取舍和处置的规范性标准,保障计划切实付诸实施。
高、中、低层计划的关系?
高是总体性的,是构成整个组织的战略构思和长时期的行动纲领,较为抽象和稳定;
中从属于高层计划,并指导低层计划,具有稳定性和现实性;
低以高、中为依据,保证高中的实现。三者中后者一般是前者分解的结果,前者则是后者的纳和综合。
长、中、短期计划的关系?
在时间上的要求是相对的,在不同单位可能不同。它们之间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前者是后者计划制定的原则和框架,扣者是前者的具体化和实施。
综合、局部、项目计划的关系?
综合为局部计划、项目计划的编制提供标准和依据,局部是综合计划的子计划,项止计划成本是局部计划进一步分解和落实;作为单独设计的项目计划又与综合计划相关。
制定计划的程序?
分解整体目标,确立分支目标;确定实现分支目标的机构和人员;预测分析组织实现目标的资源条件和客观环境;拟订具体行动方案;制定工作规范和行为准则。
每一原则的内涵?
统筹原则、重点原则、弹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的定义
每一注意事项的基本要求?
加强调查研究:注意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防止信息资料支离破碎。
进行科学预测:邀请专家、运用科学方法、预测内容广泛;
吸收专家、群众参与制定计划:走群众路线,实行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方法,集思广益;
勇于创新:制定者思想创新;制定计划的方式、方法创新。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自考“现代管理学”复习要点(十一)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