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2005年10月全国自考“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

2005年10月全国自考“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28
课程代码:001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     ) 
A.土地          B.劳动力 
C.农机具          D.资金 
2.我国农业合作化改革进行的时间是在(     ) 
A.土地改革之后进行的          B.土地改革之前进行的 
C.集体所有制之前进行的          D.公社化之前进行的 
3.下列哪类国家选择的是劳动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     ) 
A.日本          B.美国 
C.法国、德国          D.加拿大 
4.哪一种类型不属于农业中的集体经济? (     ) 
A.人民公社化后的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经济实体 
B.股份制经济 
C.乡镇企业 
D.一些服务性的经济实体(如供销社、信用社) 
5.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执行机构是(     ) 
A.监察机构          B.理事会 
C.监理会          D.董事会 
6.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     ) 
A.适应性          B.可塑性 
C.独立性          D.依赖性 
7.以下资源中,往往决定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作物布局,有时成为农业丰歉的关键因素是 
(     ) 
A.土地          B.气候 
C.水          D.生物 
8.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很多,但不包括(     ) 
A.土地辽阔,类型多样          B.山地丘陵面积小,平地面积多 
C.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          D.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大 
9.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化国家的关键是提高农业(     ) 
A.劳动力利用率          B.劳动力出勤率 
C.劳动生产率          D.劳动者素质 
10.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     ) 
A.农业科技推广          B.治理大江大河 
C.购买农机具          D.购买化肥和农药 
1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     ) 
A.知识体系          B.生产体系 
C.规则体系          D.世界观 
12.1988~1994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较高,得利最大的是(     ) 
A.农资生产企业          B.商业性农资公司 
C.农民          D.国家 
13.以下各组产品中,属于互补品的是(     ) 
A.牛奶和食糖          B.猪肉和牛肉 
C.小麦和大米          D.苹果和香蕉 
14.流通渠道的长度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     ) 
A.所经过的距离          B.所需周转的环节的多少 
C.所经过的距离和所经过环节的多少          D.所经过时间的长短 
15.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比价调节的中心是(     ) 
A.棉花价格          B.生猪价格 
C.粮食价格          D.经济作物价格 
16.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办法是(     ) 
A.降低农产品成本          B.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C.提高土地生产率          D.提高劳动生产率 
17.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以下哪个领域进行的分配? (    )     
A.物质生产领域          B.非物质生产领域 
C.工业和农业          D.全社会范围 
18.“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每年的(     ) 
A.6月25日          B.10月31日 
C.9月10日          D.3月15日 
19.我国主管农村金融业务的专业银行是(     ) 
A.中国农业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人民银行          D.农村信用社 
20.形成农业生产能力的载体和基础是(     ) 
A.自然资源          B.农业生产要素 
C.生态环境          D.市场需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为(       ) 
A.提供食品和原料          B.积累生产要素 
C.争取外汇          D.为工业品提供销售市场 
E.为人类生存提供优美环境 
22.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走(       ) 
A.生物技术现代化和机械技术现代化相结合的道路 
B.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的道路 
C.机械工具以及半机械工具和手工工具相结合的道路 
D.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相结合的道路 
E.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道路 
23.政府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有(       ) 
A.计划        B.市场          C.价格 
D.信贷          E.制度 
24.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说明科技在生产力结构中 
A.起第一位决定性作用          B.放大了生产力各要素         C.缩小了生产力各要素 
D.具有乘数效应          E.降低了劳动者的作用 
25.反映农产品价格水平的指标有(       ) 
A.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B.农产品销售价格指数 
C.农产品批零差率          D.工农产品比价 
E.工农产品比值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农业 
27.经济类型 
28.农用资金 
29.农业税 
30.外延扩大再生产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31.农产品价格应该以中等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价值为基础。(     ) 
32.比值剪刀差的实质是反映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差。(     ) 
33.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必须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4.为什么说农业人口不断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5.提高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有哪些重要途径? 
36.简述农产品流通的特点。 
37.提高土地生产率有哪些具体措施?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8.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 
39.试述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05年10月全国自考“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