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叶挺、朱德、贺龙、刘伯承等人发动了南昌起义。它发生的背景,是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南昌起义在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以实际行动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认识的实际体现.同时也是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2.八七会议:为了彻底清算并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决定新的路线和政策,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指出它一味妥协退让,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八七会议为党指明了革命斗争新的出路。
3.3.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后,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929年底,党在全国各地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大部分失败了,但这些起义都保存了—‘部分武装,为创建并壮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创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说:“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这个时期是我们党彻底地认识军队的重要性的极端紧要的时期。”
3.4.“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在回答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不建立强大的红军和没有红军战争的胜利,土地革命就没有保障,农村革命根据地也不能存在和发展。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只有实行土地革命,才有可能把农民主力军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红军和红军战争才能得到广大农民支持,根据地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革命根据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实行土地革命的依托。没有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是流寇主义。没有根据地,土地革命就无法开展。因此,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上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个重要的思想。
3.5.《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毛泽东写厂《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并积极提倡“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表明,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并把这一道路的理论建立在坚实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
3.6.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即地租一般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一般地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实行了这个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土地革命的条件日渐成熟。1945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3.7.三湾改编: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后,由于进攻敌人力量集中的中心城市长沙遭到挫败,便改向敌人力量较薄弱的农村前进。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领导军队行至江西永新三湾,对部队进行整编。在三湾改编中,毛泽东提出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这就开始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3.8.古田会议: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的中共红四军九大,被称为古田会议。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强调了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批评了“司令部对外”等脱离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古田会议决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解决了长期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
3.9.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毛泽东把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逐步系统地完善起来?形成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个基本原则:第一、官兵一致的原则,这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律,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因此,全军是团结一致的。第二、军民一致的原则,这就是秋毫无犯的民众纪律,宣传、组织和武装民众,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打击危害民众的汉奸卖国贼,因此,军民团结一致,到处得到人民的欢迎。第三、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我军独具的光荣传统,也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3.10.人民军队的三大民主:为了调动全体指战员的积极性,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他提出在军队中要实行政治、军事和经济三大民主。政治民主,即不论职务高低,官兵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军事民主,即战时发动士兵讨论作战计划,练兵时官兵互教;经济民主,即经济公开,士兵参与经济管理。三大民主的实行,从根本上调动了广大官兵的积极性,焕发了全体指战员最大的革命热情,军队战斗力也获得极大提高。
3.11.新民主主义革命土改总路线: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路线、政策的制定,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从人力和物力上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3.12.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开展人民战争,必须要有正确的战略和战术。毛泽东在观察和分析敌我力量对比时,总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事物的本质,从斗争的全局,从发展的观点来确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毛泽东提出了在战略上,十分藐视敌人;在战术上,主张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又十分重视敌人。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点。他强调革命者必须在战略上,在全体上,藐视敌人,敢于同他们斗争,敢于夺取胜利;同时又要在战术上,在策略上,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斗争问题上,重视敌人,采取谨慎态度,讲究斗争艺术,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采取适当的斗争形式,以便一步一步地孤立敌人和消灭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