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遇到强光,马上就会闭上眼睛;手被火烧一下,立即就会缩回来,这些都反映了脑的( )
A.思维活动 B.情感活动
C.知觉活动 D.反射活动
2.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开始仅有少数人使用,后来由于这些人的带动作用使用的人越来越多。这表现了意识的( )
A.主观选择性 B.自觉能动性
C.计划目的性 D.社会制约性
3.由人本身的活动状态或内部变化所引起的感觉动作是( )
A.感到自己运动 B.尝到滋味
C.嗅到气味 D.听到声音
4.思维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概括性和( )
A.直接性 B.完整性
C.意念性 D.间接性
5.以下不属于情感特征的是( )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目的性 D.两极性
6.“喜新厌旧”、“见异思迁”,这是( )
A.情感倾向性不同的表现 B.情感肤浅的表现
C.情感不稳定的表现 D.情感缺乏效能的表现
7.意志行动的特征不包括( )
A.意志行动有预先自觉确定的目的 B.意志行动与抽象思维是分不开的
C.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D.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8.意志行动的初始阶段是( )
A.执行决定 B.采取决定
C.选择方法 D.制订方案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的行为的共同特征的是( )
A.自发性 B.选择性
C.目的性 D.持久性
10.动机产生的内部条件是( )
A.理想 B.兴趣
C.需要 D.信仰
11.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动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可称为( )
A.气质 B.性格
C.爱好 D.兴趣
12.表现在情绪的速度、强度、稳定和主导心境等方面的性格特征是性格的( )
A.意志特征 B.情绪特征
C.智力特征 D.态度特征
13.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是( )
A.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B.内部的、稳定因素
C.外部的、不稳定因素 D.外部的、稳定因素
14.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往往给人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此现象可称为(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
15.农民向推广人员请教咨询,并不是想一般化地得到一些知识,而是为了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 )
A.经济规律问题 B.普遍矛盾问题
C.具体实际问题 D.理论基础问题
16.喜欢“短、平、快”技术和购买廉价商品的农民,其科技购买行为属于( )
A.冲动型 B.经济型
C.情感型 D.不定型
17.农民的经济行为有( )
A.竞争行为 协作行为 B.高产行为 销售行为
C.市场行为 消费行为 D.参与行为 交往行为
18.老年推广人员的心理特点只包括( )
A.科技成才的紧迫感 B.强烈自尊心和自尊感
C.积极进取精神 D.注重审美
19.不属于发散性思维的特点的是(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聚合性 D.独特性
20.农业推广沟通常用媒介不包括( )
A.大众传播媒介 B.声像宣传媒介
C.会议传播媒介 D.语言传播媒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防止遗忘的方法有( )
A.艾宾浩斯曲线 B.正确地组织复习
C.排除材料本身的干扰 D.提高识记效果
E.过度学习
22.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
A.零散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理解性
E.恒常性
2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精神的需要包括( )
A.生理需要 B.社交需要
C.安全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24.当前我国多数农民的心理特点有( )
A.渴求心理 B.农本心理
C.惧怕风险心理 D.直观现实心理
E.守旧心理
25.社会知觉的内容包括( )
A.人的认知 B.人际知觉
C.角色知觉 D.风俗习惯
E.组织行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6.记忆
27.错觉
28.农民购买行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9.农民的社会行为有哪些?
30.简述农业推广人员应培养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31.农民在哪些情形下容易接受新技术?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2.试述中度发达地区农民的心理特点。
33.试述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