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蜀道难》的艺术特点:结构上以入蜀险阻组织全篇;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奇奔放,极具浪漫色彩;语言抑扬顿挫,变化无穷。
15、《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思想内容:此诗通过作者个人的身世遭际,路途和回家后的见闻感受,抒写了往昔抱负的感叹和对未来的忧虑,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社会危机四伏的政治形势。
16、《登高》艺术特点:前半写景、后半抒情,情景互用,构成苍凉悲壮意境;结构谨严、章法井然;诗律精工,对仗整严。
17、《琵琶行》的主题思想:作品通过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也抒发了自己无辜遭贬的失意。
1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写作特点:比喻新颖贴切,精妙传神;写法变化,摇曳多姿;抒情委婉深切,哀怨缠绵。
19、《送李愿归盘谷序》的写作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似松散而实谨严;文章善用对比,使主题鲜明深刻;多用排偶句式,声韵谐婉。
20、《小石潭记》的艺术特点:寓物于情景之中,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主观感情。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写景状物,生动传神。
21、《三戒》的写作特点:以动物为主体寄托讽刺之意,篇幅短小,构思巧妙。笔调诙谐幽默,含蕴讽刺。描写生动,饶有趣味,结尾点题,发人深醒。
五、宋金文学
1、西昆体:宋初主要诗文流派。以杨亿《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主要作家是杨亿,刘筠、钱推演等。写诗注重音节词彩,喜用典故,内容狭小。
2、唐宋八大家:指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名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询、苏辙、曾巩、王安石。
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无咎。
4、江西诗派:北宋后期以黄庭坚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标举杜甫,刻意于诗歌的章法造句,喜好用典,注重摹拟。因其中不少作家是江西人,故称。吕本中有《江西诗社宗派留》,江西诗名称从此成立。
5、中兴四大诗人:指南宋前期四位著名诗人:尤袤,构万里,范成大,陆游。
6、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写作了大量的反映都市生活和羁旅行役之感的词,拓展了词的表现领域;善用铺叙、情景交融等手法,在词的艺术结构上有所创新;大力写作慢词,扩大了词的体制;以俗语,口语入词,且工于音律,提高了词的表现技巧。
7、《登快阁》的艺术特点:以“快”字为线索组织篇章,结构严谨;格律严整,格调明快;善于用典;语言纯净,意境开阔疏朗。
8、范成大田园诗的贡献:传统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和闲适情趣为表现内容,范成大田园诗除此之外,还描写了农村的劳动生活,赞美农民淳朴的美德,尤其是揭露了农村的剥削和压迫,扩大了田园诗的领地,赋予田园诗新的生命力。
9、《关山月》的写作特点:首先,四句一节,每节一个画面,概括了投降政策下不同阶层的不同生活;其次,融悲痛的感情和愤激的议论于描写中,声调随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抑扬顿挫;再次,意境苍凉空旷,杳远深沉。
10、《书愤》的主题思想:此诗追述了诗人早年渴望恢复中原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成空的悲愤,表现了对投降政策的不满,充满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11、《踏莎行》“侯馆梅残”的艺术特点:构思新颖,抒情深婉;意境浅丽,比喻生动;巧用反衬手法,旧典善翻新意。
12、《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羁旅游行役词,叙写了其与恋人分手时依依难舍的离别之情,隐含着作者仕途失意、江湖沦落的悲慨。
13、苏拭对词的贡献:将生活感受政治追求自身遭际等内容纳于词中,扩大了词的领域;提高了婉约词的品格,并创作了大量豪放词,对后世豪放词派有深远影响;突破了词中音律的限制,使词进一步诗化。
14、《念奴桥》“大江东去”的艺术特点:风格豪放,雄奇壮观;写景、抒情、怀古巧妙结合;虚实相间,多种手法运用巧妙。
15、《声声慢》“寻寻觅觅”的特点:用白描手法进行层层铺叙,将感情推向高潮;善用叠字,富有音乐美;语言朴素明白,有一种本色美。
16、《钦头凤》“红酥手”的艺术特点:抒情真切,委婉,曲笔与直笔结合;语言自然不加雕琢;韵转谐合,叙情周备。
17、《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的特色;于豪放之中蕴沉郁之情;善于收纵转折,章法结构巧妙;多种手法抒情言志,用典贴切,含而不露。
18、《摸鱼儿》“更能消”的艺术特点:比兴寄托手法的运用;写情缠绵婉转,沉郁顿挫,寄托深沉的政治感慨。
19、《破阵子》“醉里挑灯”的主题:此词追叙了当年的军旅生活,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和对功业的向往,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20、《永遇乐》“千古江山”用典如何:此篇主要用了以下几个典故:三国时孙权割据江东;南朝时宋文帝刘义降北伐中原;北魏太武帝建佛理词;战国时廉颇善饭。
21、《扬州慢》“淮左各都”的主题:此词通过历史名城扬州经金人侵扰后破败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山河破碎的“黍离之悲”,表达了对侵略者的痛恶之情。
22、《岳阳楼记》的写作特点:在构思上,题为记而不以记为主,借题发挥进行抒情议论。语言骄散结合,整齐严谨,华美流畅。善于通过典型形象描景状物,以气氛感染人心。
23、《醉翁亭记》的思想及艺术:作品通过醉翁亭周围山景水色的描绘,抒写了自己贬谪生涯中放情山水的闲适安乐,也隐约表现了他受政治打击后的抑郁情怀。文章采用逐层剥落的手法,从大至小推出醉翁亭,构思极其巧妙。全文以“乐”字为线索,形散神不散,用笔活泼,音韵和畅。虚字运用巧妙,“也”字二十一用,流利畅达,摇曳多姿。
24、晏殊、晏几道、柳永等词集名:晏殊《珠玉词》,晏几道《小山词》、柳永《乐章集》、秦观《淮海词》、周邦彦《片玉词》、李清照《漱玉词》、辛弃疾《稼轩居士长短句》。
六、元代文学
1、元曲知识简介:元曲又称北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元杂剧体制一般是一本四折一个楔子。元杂剧剧本主要由曲词和宾白两部分组成。剧本根据角色分旦本和末本两大类。角色有末、旦、净、杂四大类。马致远的散曲或就居全元之首。
2、元曲六大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乔吉。
3、重要代表作家作品:关汉卿《窦娥冤》、《单刀会》、《救风尘》、《望江亭》。王实甫《西厢记》。康进之《李逵负荆》。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墙头马上》。纪君祥《赵氏孤儿》。郑光祖《情女离魂》。乔吉《两世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