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学概论笔记-21

语言学概论笔记-21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26

    9.简化了的实物的图形,传统文字学称之为象形字。

    10.会意字:有些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只得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合图形来表示,传统文字学称这些字为会意字。

    11.“六书”的含义: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关于六书的理论:“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2.独体字: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单纯字符称为“独体字”。

    13.合体字:指把复合字符称为合体字。

    14.偏旁:把合体字中的独体字称为“偏旁”;

    15.形旁:表意的偏旁称为“形旁”;

    备注:汉字的形旁跟表意字符的区别:由意符构成的独体字是跟语言中确定的词语相联系的。但合体字中的形旁只表示某个语义类别,不跟语言中的具体词语相联系。

    16.声旁:表音的偏旁称为“声旁”。

    备注:由于汉字字形的变化和简化,声旁和形旁的作用已不那么明显了:由于语音和字形的演变以及社会的发展,到了后代,很多形旁和声旁除了文字学家还能辨认为,普通人都已很难辨认。

    18.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和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表意文字到表音文字到意音文字的过程)

    第四节 文字的创制和改革

    1.文字的创制的含义:

    文字的创制指的是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创制过程。

    2.非洲一些新兴国家创制文字的情况:

    改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斯瓦西里语外,其他国家只得沿用殖民时代宗主国的语言。

    3.新中国为少数民族语言创制文字的情况: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为:侗,苗,瑶,哈尼,纳西等十几个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创制了使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但是除了佤族和傈僳族 外多半民族到后来改用了汉语。

    4.文字改革的类型:

    ① 正字法的改革②字符类型的改革③文字类型的改革

    备注:

    ㈠正字法,是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例子是英文、法文的改革,还有汉字简化

    ㈡字符类型的改革,是文字类型不变,表音文字还是表音文字,但是字符类型变了,从阿拉伯字母变为拉丁字母,最有名的例子是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

    ㈢文字类型的改革是从一种意音文字改成一种表音文字。例子是越南在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意音文字字喃改成使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语言学概论笔记-21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