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模拟试题(3)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民法法系国家在法律分类中,有( )的划分。
A.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B.成文法与习惯法
C.公法与私法 D.特别法与一般法
2.普通法法系国家在法律分类中,一般有( )的划分。
A.普通法与衡平法 B.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C.宪法与普通法 D.公法与私法
3.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是按照法律的( )
A.制定和表现的形式 B.适用范围
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 D.阶级本质和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
4.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到1999年为止全国人大对1982年宪法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共有( )修正案。
A.17条 B.21条 C.19条 D.15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主集中制 C.单一制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6.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特别需要,行政机关可以在限制条件下,采取没有法律依据和或者同法律抵触的措施。这体现行政法的行政( )
A.应急性原则 B.合法性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自由裁量原则
7.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 )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A.应当 B.可以 C.不必 D.不可以
8.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由法定人数的股东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为( )
A.有限责任公司 B.无限责任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合伙公司
9.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中外合营企业的形式为( )公司。
A.有限责任 B.无限责任 C.股份有限 D.两合
10.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中外合营企业是( )法人。
A.外国 B.中国 C.依合同约定 D.依照条约规定
11.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属于劳动者的权利的有( )
A.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B.完成劳动定额
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D遵守劳动纪律
12.属于人身权中的身份权的有( )
A.生命权 B.健康权 C.姓名权 D.继承权
13.在所有权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14.债发生的最重要、最普遍的根据是( )
A.合同 B.不当得利 C.继承 D.无因管理
15.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这体现合同法的( )原则。
A.当事人自愿 B.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
C.公平 D.合同必须履行
16.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诉讼时效为2年的有( )
A.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 B.身体受到损害要求赔偿的
C.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D.延付或者拒付贷款的
17.王某在银行个人存款5万元,1998年立下遗嘱,身后由其弟继承,并进行了公证;1999年王某又亲笔写下遗书,身后由其子继承。2001年在王某病危期间,在4名同事在场的情况下,口头嘱托遗产由女儿继承。王某死亡后,这5万元遗产的继承人应该是( )
A.弟弟 B.儿子 C.女儿 D.儿子和女儿
18.依法律规定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有( )
A.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B.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
C.动物和植物品种 D.科学发现
19.申请专利权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也为该单位所有的情况为( )
A.非职务发明创造 B. 计算机软件 C.职务发明创造 D.集体作品
20.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 )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精神正常 B.住院治疗 C.一般 D.无人监护
21.依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 )负刑事责任。
A.应当 B.可以 C.酌情 D.根据犯罪时精神状态
22.我国刑法设有规定,对单位犯罪采取( )
A.对单位判处罚金 B.对直接负责人员判处刑罚
C.重罚 D.双罚制
23.我国刑法对于人的效力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B.我国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
C.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刑事责任除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外,其他
人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D.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针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24.人生价值的本质是( )
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个人对社会的能动性
C.社会离不开个人 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5.人生目的的涵义是指( )
A.人为什么活着的观点和主张 B.追求生命的起源
C.人所从事工作的实际目标 D.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26.理想的涵义是指( )
A.与现实有很大距离没有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像
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像
C.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像
D.在实践中形成和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27.道德的核心问题是指( )
A.为人民服务 B.为什么人服务
C.社会多数人接受与否 D.能为多数人接受
28.在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领域可以分为( )
A.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B.生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C.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道德 D.婚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
29.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关系是( )
A.人际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亲属关系
30.人们对美和美的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感动、一种欣赏和评价,是( )
A.审美素质 B.审美教育 C.审美活动 D.审美修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
A.是同我国的国体相符的 B.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
C.便于集中行使国家权力 D.便于体现人民的民主权利
E.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32.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侵犯他人商标权以及其他假冒仿冒行为包括( )
A.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B.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
该知名商品
C.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
知名商品
D.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使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E.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 ,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
虚假表示
33.我国法律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主要表现包括( )
A.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B.披露、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C.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D.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
业秘密
E.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前述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34.根据所违反的法律关系的性质的不同,我国《民法通则》把民事责任分为( )
A.过错责任 B.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C.侵权的民事责任 D.无过错责任
E.缔约过失责任
35.在我国,承担违反合同民事责任的形式包括( )
A.赔偿损失 B.支付违约金
C.继续履行 D.采取补救措施
E.恢复原状
36.我国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有( )
A.行为人要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行为能力
B.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C.行为不得违背法律
D.行为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E.行为人基于合意
37.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正确关系是( )
A.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C.世界观包含人生观
D.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不一定是完全消极的
E.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不一定是完全积极的
38.理想的内容包括( )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生活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
E.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9.家庭美德的内容有( )
A.夫妻和睦 B.男女平等
C.尊老爱幼 D.勤俭持家
E.邻里团结
40.人际吸引因素有( )
A.良好的心理品质 B.正确的人生观
C. 高尚的品德修养 D.敏锐的智慧才能
E.特殊的性格特征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41题6分,42、43题各5分,第44、45题各4分,共24分)
41.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42.人生观在人生中的意义是什么?
43.什么是职业和职业道德?
44.竞争与合作中要正确处理的关系是什么?
45.什么是慎独?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6.集体主义为什么是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
47.试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D 6.A 7.A 8.A 9.A 10.B
11.A 12.D 13.D 14.A 15.D 16.D 17.A 18.B 19.C 20.A
21.A 22.D 23.D 24.D 25.A 26.D 27.B 28.A 29.A 30.C
二、多项选择题
31.BCE 32.ABCDE 33.ABCDE 34.BC 35.ABCD
36.ABCD 37.BCDE 38.ABCDE 39.ABCDE 40.ABCD
三、简答题
4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尚不够刑事处罚,而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42.(1)人生观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是做一个为人民幸福、社会发展、国家兴旺做出贡献,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还是做一个只为自己、家庭和蝇头小利而活着的人。
(2)人生观是把握人生方向、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性质和水平,帮助人们辨别方向,识别善恶,朝着既定的人生目标前进。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积极向上,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创造巨大的人生价值。
此外,人生观对于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有着重要意义。
43.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某种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自从有了社会分工,形成了各种职业,人类就总要在一定的职业中生活,总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来谋取自己的利益,来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职业道德是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社会上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职业道德。各种职业道德,也就是人们在社会分工中所承担的一定职责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的道德要求。
44.在竞争与合作中要正确处理的关系有:第一,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第二,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第三,处理好主角和配角的关系。
45.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是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古代先贤把“慎独”作为完善道德的一种方式,特别强调一个人自觉实践道德行为的意义,强调修养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强调即使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言行一致,才是对人的道德水平的真正考验。现代社会,人们赋予“慎独”以新的时代内容,但仍是自我修养的重要方法。坚持慎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管是群居还是独处,不管是有人监督还是无人监督,都自重、自爱、自律,自觉按照正确的理论观点和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
四、论述题
46.集体主义之所以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原因:
(1)集体主义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必然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这是社会本质的必然要求。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确立的价值目标。社会规定着人的本质,因此,个人与社会不是同质的,社会较之个人更根本。从社会和个人互为依存中,社会高于个体,没有社会就没有单个的“人”。社会不是无数个体的数学集合,而是每一个个体的存在方式,这样,它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规定性。如果确认人类社会的本质在于社会的规定性,那么,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正因为是以社会为本位,人类社会才得以延续和发展。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主义原则,可以说是社会本质的必然选择和要求。
(2)集体主义是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它反映的最基本的利益关系是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维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维护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反映这个基础的道德观念,必然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
(3)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便能正确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证。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集体利益和集体力量,就没有无产阶级的个人利益和个人解放;个人正当利益的不断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要依靠无产阶级的集体事业的发展;只有通过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联合力量,才能获得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在我国,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实现,要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前提,同时,国家和集体又为个人才能的发挥提供条件,为个人利益提供保证。因此,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要求把这二者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47.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的,有区别的。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不能把理想当成现实。如果理想就是现实,理想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之,现实也不等于理想,要是现实就是理想,人们就没有奋斗目标了。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还存在着某些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官僚主义、丧失国格人格等丑恶现象,这些也正是理想所要改变的状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区别、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种矛盾推动人们去改造现实,实现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存在着内在联系。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好的理想是建立在现实努力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现实的努力,不屑于干平凡小事,即使他的理想再壮丽,也只能是徒有绚丽色彩的肥皂泡。所以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但理想作为明天的现实,还不等于直接的今天的现实,要把它变为直接的现实,需要我们几代人的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