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自考“学前心理学”2007年4月试题

自考“学前心理学”2007年4月试题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23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贝贝是一个8个月大的婴儿,当你用物体轻轻地触及他的脚掌时,他仍旧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5个脚趾形成扇形。这种现象说明( )
  A.此婴儿发育正常              B.此婴儿发育不正常
  C.这是一种迈步反射            D.这是一种蜷缩反射
  2.“红点子实验”说明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的时间是在( )
  A.5~8月                      B.9~12月
  C.12~15月                    D.15个月以后
  3.问一个3岁的女孩:“你有姐妹吗”?答:“有”。问:“她叫什么名字?”答:“叫琪恩”。问:“琪恩有姐妹吗?”答:“没有”。这说明,该儿童的思维具有( )
  A.守恒性                      B.不守恒性
  C.可逆性                      D.不可逆性
  4.有两排数量一样多的珠子,其中一排排列紧密,另一排排列松散。儿童会认为前者少,后者多。请问,此儿童的思维处于( )
  A.直觉思维阶段                B.自我中心思维阶段
  C.感知运动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5.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是( )
  A.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
  B.幼儿的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C.语词记忆占优势,形象记忆逐渐发展
  D.意义记忆占优势,机械记忆逐渐发展
  6.下面关于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双生子研究通常用于遗传研究中
  B.即使是遗传的特质也有可能改变
  C.环境对遗传因素没有影响
  D.遗传提供了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7.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广电总局叫停黄金时段的暴力情节电视剧的播放,这是为了预防未成年人受到( )
  A.惩罚的影响                  B.榜样的影响
  C.强化的影响                  D.挫折的影响
  8.在著名的“陌生情景”研究中,当母亲回到房间时,忽视母亲的儿童是属于( )
  A.安全型依恋                  B.反抗型依恋
  C.回避型依恋                  D.不安静型依恋
  9.帮助孩子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发展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可以通过( )
  A.移情训练                    B.合作训练
  C.同伴交往训练                D.分享训练
  10.问一个5岁的孩子:“如果一个男孩穿上一个女孩的衣服,他会是一个女孩吗?”他常常回答“会的”。这说明该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属于( )
  A.掌握了性别角色知识          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D.形成了性别角色概念
  11.幼儿游戏中社会性水平最高的是( )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系性游戏                  D.合作性游戏
  12.盖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影响学习技能的是( )
  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教育
  13.下面属于特殊能力的是( )
  A.观察能力                    B.想象能力
  C.思维能力                    D.音乐能力
  14.下面不属于气质特征的是( )
  A.可变性                      B.稳定性
  C.遗传性                      D.天赋性
  15.如果一个孩子曾经因为攻击行为而被体罚,那么他以后会比其他孩子更具攻击性。这表面上看来好像相互矛盾,但如果我们考察前人的研究就会发现,体罚孩子的攻击行为的父母,实际上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行为的榜样。所以,当父母惩罚孩子不当行为时,儿童可能不仅仅学到了什么是不该有的行为,他们还学到了( )
  A.如何变得有礼貌              B.不去惩罚别人
  C.如何惩罚别人                D.如何逃避惩罚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最近发展区
  17.选择性注意
  18.延迟模仿
  19.自我控制
  20.亲社会行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请说明如何用儿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考察幼儿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22.举例说明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不同水平。
  23.简述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
  24.我们发现,幼儿在玩积木的游戏中,常常自己对自己说话。试分析此现象并说明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试述如何利用幼儿(3-6岁)注意的发展特点来组织教学。
  26.联系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
  27.案例:有一位母亲带着自己6岁的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她怀疑她的孩子在数学能力上是否有问题。她抱怨说她教了孩子无数次如何数数,但她的孩子在数数的时候,还总是想掰自己的手指头,怎么也纠正不过来。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母亲很焦急。
  请你根据上述情况,用皮亚杰思维发展的理论来分析一下这一现象,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自考“学前心理学”2007年4月试题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