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概论复习资料
单 选
1.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MZD思想。
1.2、1943年7月,在《中国GCD与中国民族解放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MZD思想这个概念的是王稼祥。
1.3、把MZD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七大”
1.4、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产业工人已达到200万
1.5、下列著作中,被认为是中国GCD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反对本本主义》
1.6、MZD思想基本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
1.7、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
1.8、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思想政治工作
1.9、MZD在他的建党学说中,着重强调党的思想建设
1.10、MZD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1.11、中国GCD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路线
1.12、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到群众中去
1.1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独立自主
1.14、1941年3月,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次使用了“MZD同志的思想”这一概念的党的理论工作者是张如心
1.15、在党的“七大”上,对MZD思想作了科学的概括和全面的概述的是刘少奇。
1.16、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的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1.17、中国工人阶级独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1.18、MZD思想产生和形成于20世纪前中期,当时时代的主要特点是战争与革命。
1.19、MZD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1.20、MZD在1941年对实事求是作了具体的解释的文章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2.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2、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2.3、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的是《南京条约》的签订。
2.4、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的入侵。
2.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2.6、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7、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势力。
2.8、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9、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2.10、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同盟会。
2.11、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中共二大。
2.12、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
2.13、MZD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的对象之一是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2.14、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的领导。
2.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2.16、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2.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2.18、MZD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1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2.20、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3.1、中国GCD创建初期,其主要精力是放在:发动工人运动。
3.2、中国GCD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南昌起义。
3.3、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它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3.4、“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土地革命。
3.5、MZD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6、MZD在下述哪篇文章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观点:《反对本本主义》。
3.7、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遵义会议后。
3.8、MZD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的根据是:中国在较长时期内敌强我弱的特点。
3.9、MZD提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由城市领导的时期”是在:七届二中全会。
3.10、中国GCD一向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3.11、中国GCD第一次提出要“解决农民的困苦,根本是要行‘耕地农有’的办法,就是谁耕种的田地归谁自己所有的”主张是在:1925年中共中央发表的《告农民书》中。
3.12、中国GCD领导农民实行土地改革的第一次尝试的标志性文件是:《井冈山土地法》。
3.13、《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所作出的一个重大的原则性修改是: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3.14、提出“抽多补少”原则的文件是: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3.15、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五四指示》。
3.16、MZD提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在:晋绥干部会议。
3.17、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党指挥枪的原则。
3.18、人民军队区别于古今中外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最根本的标志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19、MZD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积极防御的思想。
3.20、我军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与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4.1、革命战争的胜利要依靠正确的政策,除了孤立和瓦解敌人的政策外,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团结和壮大自己的问题。
4.2、列宁强调,民主革命彻底胜利以及统一战线取得成功的决定性条件是:无产阶级领导权。
4.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4.4、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
4.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统一战线的基本特点是:民众的大联合。
4.6、中国GCD初步提出自己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4.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新三民主义。
4.8、1927年后,中国GCD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表现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上。
4.9、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国GCD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GCD的合法地位。
4.10、中国GC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4.11、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
4.12、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是:工农联盟。
4.13、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4.14、党在政治上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最主要的是依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4.15、无产阶级在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主要是指中国GCD对于全国人民和各革命阶级的:政治领导。
4.16、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统一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17、建国后,中国GCD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4.18、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党派有:11个。
4.19、正式提出了GCD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